一种电磁加热无胶大线圈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4670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磁加热无胶大线圈盘,属于厨房炊具加热线圈技术领域,具有输出、输入接线端的励磁线缠绕其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面同心间隔的置线槽和后端面的导风叶组,且至少置线槽与导风叶组交错相联而构成足以稳固支撑线圈的支架,相邻导风叶之间及导风叶与置线槽之间空隙形成引导空气的通风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磁加热无胶大线圈盘,通过置线槽以及导风叶组构成的支架结构,散热效果明显,制造成本低,而且避免线圈盘线材之间的直接接触而工作安全、可靠稳定,同时由于散热效果好可实现大功率线圈盘,增大锅具的受热面积。(*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厨房用电磁加热
,具体涉及不用胶粘的大线圈盘结构。
技术介绍
电磁加热技术是采用磁场感应涡流原理,它利用高频的电流通过环形线圈,产生无数封闭磁力线,当磁场内磁力线通过导磁锅体(如铁质锅)的底部时,即会产生无数小涡流(一种交变电流,家用电磁加热技术使用的是15-30KHz的高频电流),直接使锅体本身自行高速发热,进而加热锅内食物。电磁加热器具作为第四代炊具,其打破明火烹调方式,具有升温快、热效率高、无烟尘以及有害气体的特点成为现代家庭中的绿色炊具。电磁加热器具节能的效果可直观反映在线圈盘上普通电磁加热线圈盘每箍励磁线只能做到24根,而好的聚能大线圈盘技术可做到102根,线圈盘每箍铜丝数越多越细,节能效果也越明显,同时对电路控制系统的要求也就越高,但是如果电控技术达不到相应要求产品容易出现故障和安全隐患,由于缺乏必要的电控工艺与技术,现有技术中未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聚能大线圈技术。电磁加热器具的工作环境恶劣,工作状态处于三高状态高频率、高温、高电流。“三高”的工作环境易有漏电、漏水以及面板破裂等问题的隐患,由此对线圈盘结构以及电器元件具有高的要求,需要合理的励磁线架结构以改善电磁加热器具的工作环境。在现有的电磁加热器具励磁线架结构的技术研究中,常见的工艺方法是将单股线材经过绕线机绕制成多股,用化学胶将绕线在夹具中制作成板状,送进烤箱烘烤,将励磁线圈作成平板状,再利用各种化学胶体将励磁线圈粘合在具有平板状的线架上,后经过烘烤后附着在线架上。这种结构存在许多缺点,一是通风效果不好,散热风扇不能将热量散发掉;二是,绕线方式密集,材料成本增加;三是此种线架的结构加热面积小,使器具加热的有效面积受到影响。而且,上述结构线圈盘在制作过程中工艺复杂,不利于大生产应用。中国技术专利CN2569495Y“一种新型加热线圈盘”提供一种降低大线圈盘之间短路现象机率的线圈盘结构,其包括绕线支架、漆线包,其中漆线包绕成的若干线圈固定在绕线支架上,其特征是相邻两线圈之间留有间隙或者若干股紧密缠绕的线圈与若干股紧密缠绕的线圈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线圈以胶粘剂粘贴在绕线支架上,因为线圈之间留有间隙的结构,可以降低线圈之间短路现象的机率,有利于锅体大面积的均匀受热,但是上述结构的缺陷在于其线圈盘需要使用胶粘剂粘贴在绕线支架,为了维持工作中线圈面的平整,线圈所附着的绕线支架为一平整的大平面,如果是每箍励磁线丝为24根以上的大线圈,其在工作时仅通过线圈之间留有的间隙无法有效的散热,极易导致电磁加热器具烧机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线圈盘的缺陷,提供一种散热效果明显、制造成本低、工作安全、可靠稳定且实现锅具大的受热面积的电磁加热无胶大线圈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磁加热无胶大线圈盘,包括支架、磁条以及缠绕于支架的具有输出、输入接线端的励磁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由置线架和导风架组成,置线架包括同心间隔的置线槽和呈放射状布设的压条,且置线槽与压条交错相联,导风架由若干间隔同向排列的导风叶组成,导风叶之间的空隙形成为引导空气的通风通道,励磁线绕于置线槽内,平整压于置线架与导风架之间。本技术提供的线圈盘,励磁线绕于置线槽,置线槽由稍宽的条状带环绕中心形成,相邻宽带之间可绕励磁线,所述压条与置线槽交错成栅格,压条的宽度和数量即足以保证置线架的强度,同时之间的空隙能充分的散热。导风架的导风叶组平行排列置线架的下方,安装时候将导风叶之间形成的通风槽与电磁加热器具机体内的降温风扇风向相同,引导空气流通过上方的励磁线,及时带走工作中产生的热量。进一步,所述的导风叶呈至少两个扇形布置,扇形边框之间为磁条格,磁条放置于磁条格内,由置线架和导风架压紧。所述的置线架与导风架通过压条边缘的扣卡扣合而成。这样工艺操作简单,而且压条具有足够的宽度将励磁线圈平整压入,进一步避免高温工作中可能的翘线。上述的导风叶的高度依次升高。以利于各导风通道均能分流导足够的冷气流,从而使散热效果均匀。上述的导风叶之间的间隔均匀。本技术的导风架中央和边缘设有穿线孔,以及导风架边缘开有出口槽,由边缘穿线孔穿入、中央穿线孔穿出的励磁线由出口槽伸出后的线的两端焊接绝缘胶套。上述的导风架的周缘可以布设无数个小的通风孔,在不影响支架的强度的同时可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本技术的励磁线圈绕制的结构是这样实现的先将线头从导风架边缘的孔穿入到导风架中央的孔处,然后将励磁线材绕制在置线槽的槽内,绕完后由出口槽处拉出。再将磁条放入磁条条形格内,把置线架扣合在导风架的扣位上,将线头和线尾进行焊锡工艺套上绝缘胶套,焊锡,压好端子,即完成装配。本技术所述电磁加热无胶大线圈盘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1、线圈盘设置具有导风通道的导风架,可以有效的引导空气流动,而且具有与降温风扇风向相同的通风通道结构,增强通风效果,使散热效果显著,且散热均匀。2、由置线架与导风架的扣合而成,采用分体组装形式,工艺性实用性强,易于模具制作与加工。3、励磁线圈压于置线架与导风架两者之间,可保持线圈面在高温工作中的平整性,本技术的绕线方式以及槽绕的线架结构,励磁线在工作过程中不会跷起,始终会保持整个绕线盘的平面度,工作稳定。4、装配简单,置线槽与励磁线之间不用胶粘,励磁线之间也省却了胶粘剂粘接工艺,制造成本低,工艺简单,工作稳定。5、置线槽的结构解决了线圈盘线材之间的直接接触,不会因线材质量问题造成短路,使线圈盘起火或烧机现象的发生。6、可以做成真正意义上安全节能的大功率线圈盘,每箍励磁丝的数量可随槽宽和槽的深度调节,节能效果明显,器具的受热面积增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电磁加热无胶大线圈盘的置线架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电磁加热无胶大线圈盘的导风架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3所示的电磁加热无胶大线圈结构。本技术的电磁加热无胶大线圈分为两部分组装而成,由置线架1和导风架2构成。置线架1包括由一槽线绕制的置线槽3和稍宽的压条4构成,两者交错相联,组成起散热、固定作用的交错删格。如图1或图2中所示,六根压条呈放射状自中心处伸展,中部有一环状宽带加固和支撑。置线架的四面设有足够数量的倒扣41。倒扣41可设在周缘任何位置,也可以设在压条最边缘。置线槽3为同心间隔布置,置线槽为上沿高度均等的槽线按照图1和图2所示顺时针或者逆时针绕转,直到支架的边缘。导风架2周缘设置用于固定在电磁加热器具底座上的三个固定孔位23,可以将线圈盘支架整体固定在电磁加热器具上。导风架2的导风叶组21,各导风叶21a为均匀间隔平行步列,导风架2上的导风叶组21由边框21b分隔为六个扇形。各扇形之间为条形的磁条格22,用以放置磁条。相邻导风叶之间的空隙形成引导空气的通风通道T。导风架2上设有中央穿线孔24a和边缘穿线孔24b,以及导风架边缘开有出口槽24c。励磁线圈的槽制绕线的结构是这样实现的先将线头从导风架边缘的孔24b穿入到导风架中央的孔24a处,然后将励磁线材绕制在置线槽3的槽内,绕完后由出口槽24c处拉出。再将磁条放入磁条条形格22内,把置线架1扣合在导风架2的扣位上,将线头和线尾进行焊锡工艺套上绝缘胶套,焊锡,压好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加热无胶大线圈盘,包括支架、磁条以及缠绕于支架的具有输出、输入接线端的励磁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由置线架和导风架组成,置线架包括同心间隔的置线槽和呈放射状布设的压条,且置线槽与压条交错相联,导风架由若干间隔同向排列的导风叶组成,导风叶之间的空隙形成为引导空气的通风通道,励磁线绕于置线槽内,平整压于置线架与导风架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才德张敬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