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S牙齿矫正器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4576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FS牙齿矫正器及其制造方法,FS牙齿矫正器包括第一分体和第二分体。第一分体一端面设有第一咬合槽,且第一咬合槽适配患者上牙列轮廓。第一分体远离第一咬合槽的端面对应患者前牙部分设有安装槽,第二分体可拆卸地固定于该安装槽,第二分体远离安装槽的一侧设有第二咬合槽。第一分体远离第一咬合槽的端面设有第三咬合槽,第二咬合槽与第三咬合槽相连通,且两者侧壁适配患者下牙列轮廓。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了第一分体及第二分体,患者在治疗初期时,仅需穿戴第一分体,待患者颌位稳定且可重复地进行咬合运动后,再同时穿戴第一分体和第二分体,有利于患者颌位的快速稳定,使原先不稳定的下颌有唯一咬合位置,从而迅速地治疗髁突吸收。疗髁突吸收。疗髁突吸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FS牙齿矫正器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指一种FS牙齿矫正器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特发性髁突吸收(idiopathic condylar resorption,ICR)是一种原因不明,发病机制不明,以髁突进行性吸收为特点的颞下颌关节非功能性改建疾病。该病好发于年龄15至35岁的女性,在正畸患者中的发病率为1/5000,其治疗模式多样,如药物治疗、颞下颌关节锚固术、正颌手术结合关节手术以及自体肋软骨移植的髁突置换术等。
[0003]其中,让患者穿戴FS牙齿矫正器(FS,Functional

Spl int,功能性夹板),也是治疗该疾病的可行方法,然而常用的FS牙齿矫正器存在以下问题:
[0004]1)仅根据牙列制作,未考虑牙列所在的颌骨位置,导致患者在穿戴FS牙齿矫正器时,其髁突依然处于错误位置,疗效不佳;
[0005]2)在治疗初期,颌位未稳定之前,需反复调磨患者所穿戴的FS牙齿矫正器,极大地延长了患者颌位稳定的时间,治疗进度较慢。此外,在调磨FS牙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FS牙齿矫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分体和第二分体;所述第一分体一端面设有第一咬合槽,且所述第一咬合槽适配于患者上牙列轮廓,及所述第一分体远离所述第一咬合槽的端面对应患者前牙部分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二分体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安装槽;所述第二分体远离所述安装槽的一侧设有第二咬合槽,及所述第一分体远离所述第一咬合槽的端面设有第三咬合槽,所述第二咬合槽与所述第三咬合槽相连通,且所述第二咬合槽与所述第三咬合槽侧壁适配于患者下牙列轮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FS牙齿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内设有至少一卡合槽,且所述第二分体对应所述卡合槽处设有卡合凸台;所述卡合槽与所述卡合块限位配合,以将所述第二分体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卡合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FS牙齿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咬合槽对应患者后牙牙尖处设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三咬合槽对应患者尖牙牙尖处设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侧壁与切牙牙尖所呈夹角为70
°
,且所述第二凸块侧壁长度小于3mm;及所述第二咬合槽槽底为一光滑的平面。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FS牙齿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咬合槽对应患者切牙切端设有磨点,所述磨点采用低耐磨材料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FS牙齿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咬合槽深度不低于1mm;和/或所述第二咬合槽和所述第三咬合槽深度均不低于1mm。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FS牙齿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FS牙齿矫正器呈U型构造;和/或所述第一咬合槽及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凌勇郑美里何东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