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环芳香族化合物、有机器件用材料、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显示装置及照明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环芳香族化合物、有机器件用材料、使用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有机场效晶体管及有机薄膜太阳电池等有机器件、以及显示装置及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从前,使用进行电致发光的发光元件的显示装置因可实现省电力化或薄型化而得到各种研究,进而,包含有机材料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因容易轻量化或大型化而得到积极研究。特别是,关于具有作为光的三原色之一的蓝色或绿色等的发光特性的有机材料的开发,以及关于包括空穴、电子等的电荷传输能力(具有成为半导体或超导体的可能性)的有机材料的开发,迄今为止,不论是高分子化合物还是低分子化合物均得到积极研究。
[0003]有机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EL)元件具有如下结构,所述结构包括:包含阳极及阴极的一对电极,以及配置于所述一对电极间、且包含有机化合物的一层或多层。在包含有机化合物的层中,有发光层,或传输或注入空穴、电子等的电荷的电荷传输/注入层等,且开发有对于这些层而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环芳香族化合物,具有包含下述式(1)所表示的结构单元中的一个或两个以上的结构;式(1)中,A环、B环及C环分别独立地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芳基环或者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杂芳基环,Y为>B
‑
、>P
‑
、>P(=O)
‑
或>P(=S)
‑
,X为>C(
‑
R
X1
)
‑
、>N
‑
或>Si(
‑
R
X3
)
‑
,R
X1
及R
X3
分别独立地为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芳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杂芳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烷基或者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环烷基,Z为>C(
‑
R
Z1
)2、>N
‑
R
Z2
、>O、>Si(
‑
R
Z3
)2或>S,R
Z1
、R
Z2
及R
Z3
分别独立地为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芳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杂芳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烷基或者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环烷基,或者与所键结的元素以及B环或C环一起形成环,其中,两个R
Z1
可相互键结,以及两个R
Z3
可相互键结,L为将A环与Y连结的最短的原子数为1~4的连结基,L可通过连结基或单键而与所述A环键结,所述结构中的至少一个氢可经氘、氰基或卤素取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环芳香族化合物,其中所述结构包含式(1)所表示的结构单元中的一个。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环芳香族化合物,其中A环、B环及C环均为经取代或者未经取代的苯环。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环芳香族化合物,其中L为>C(
‑
R
L1
)2、>N
‑
R
L2
、>O、>Si(
‑
R
L3
)2、>S、>C=CR
L12
、>C=NR
L2
、>C=O、>C=S、
‑
φ
‑
、
‑
φ
‑
C(
‑
R
L1
)2‑
、
‑
φ
‑
N(
‑
R
L2
)
‑
、
‑
φ
‑
O
‑
、
‑
φ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畠山琢次,王国防,川角亮介,近藤靖宏,
申请(专利权)人:爱思开新材料捷恩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