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4454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1)将垃圾渗滤液与石灰石混合,沉降,得到固体渣和沉降液;(2)将沉降液送至均衡池进行预曝气,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硫化氢;(3)将曝气后的出水与垃圾渗滤液处理剂混合,好氧条件下反应后,在厌氧条件下反应,然后加入稀酸液,进行水解预酸化处理,同时通入臭氧反应,然后磁铁吸附除去垃圾渗滤液处理剂,经沉淀池后排放。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流程简单,处理时间短,净化效果极好,制得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剂通过生物+催化氧化+光催化氧化+吸附固定,起到高效反应的效果,从而加快了垃圾渗滤液处理速度,提高了处理效率和效果。和效果。和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垃圾渗滤液处理是国内外公认的难题,特别是《GB16889

2008》《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新标准的实施,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行业内公认的主流处理工艺为前段采用“生化+MBR”,后段采用“纳滤或反渗透”。前段生化工艺以采用A
²
/O为主,MBR近年来又以外置膜的形式居多;后端“纳滤或反渗透”基本上采用DTRO膜或卷式膜。
[0003]国内现有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能耗大:垃圾渗滤液特点是TN和NH3

N高,A
²
/O生化处理脱氮技术与理论是建立在低浓度TN和NH3

N基础之上的,对于高浓度TN和NH3‑
N采用A
²
/O系统脱氮,缺乏成熟的系统理论,工程上更多是借鉴低浓度TN和NH3‑
N理论。由于垃圾渗滤液中TN和NH3

N浓度高,为了提高处理效率,必须增大供氧量和提高污泥浓度,传统活性污泥法好氧污泥在污泥浓度达到6000mg/L以上时,泥水很难分离。为有效提高污泥浓度,采用膜过滤替代生化二沉池,在垃圾渗滤液生化处理段成为必然。同时根据传统理论脱除1g氮需要3g以上的氧,为此生化系统耗能极高。
[0004](2)运行难度大:A
²
/O技术中A(厌氧反硝化)与O(好氧硝化)单元本身运行条件相差甚远。传统脱氮理论认为A单元以异养菌为主,泥龄较短,而O单元以自养菌为主,泥龄较长。由于A
²
/O技术中无污泥沉淀池,实际运行中,A段微生物会随污水进入O段,而通过MBR(Membrane Bio

Reactor)截留的O段微生物通过回流进入A段,因此现有系统很难各段高效运行。加之在A
²
/O技术中,污水温度、碱度、有机碳浓度及溶解氧浓度都会对系统稳定运行及处理效果造成影响。为此,实际工程中实现生化系统稳定运行难道极大。
[0005](3)需补充碳源:垃圾渗滤液总体而言碳氮比失调。采用A
²
/O实现脱氮,要求碳源与总氮的比例一般达到6

8。如此高的碳氮比,一般仅在垃圾填埋场使用初期勉强达到要求,对于绝大多说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要实现理想的脱氮效果,必须从外界补投碳源。
[0006](4)污染转移:纳滤或反渗透实质上是污染物浓缩过程,经过纳滤或反渗透截留的污染物目前绝大部分采取处置方式是将浓缩液回喷至垃圾填埋场,理论上,残留的污染物并没有得到有效分解。虽然目前有关技术人员在探寻浓缩液彻底处理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其成本及运行方式还存在着一定问题。
[0007](5)膜更换成本高:作为膜分离技术而言,使用一段时间后进行膜的更换是必须的。从目前国内实际工程运行状况看,2

3年需对膜进行一次更换。根据国内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处理设施实际运行状况统计,采用“生化+MBR+纳滤或反渗透”处理工艺真正做到连续稳定运行的低于50%,处理出水达到《GB16889

2008》标准的,数量极少。
[0008]中国专利CN100398470C公开了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包括絮凝池预沉淀处理、部分脱氮处理、厌氧处理、好氧处理、膜生物处理以及纳滤处理六个步骤,从而实现对垃
圾渗滤液的净化作用。中国专利CN101234836B公开了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包括预处理、上流式污泥床反应(实体为UASB厌氧反应器)、硝化反硝化反应(实体为A/O式兼氧好氧曝气池)、泥水分离(实体为沉淀池)、膜处理(实体为陶瓷超滤膜+RO反渗透系统)五部分,来实现垃圾渗滤液的净化。上述专利在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厌氧处理步骤中,主要采用的是一体式厌氧反应器,比如UASB反应器,但是,这种一体式厌氧反应器中由于不稳定的生物降解负荷,造成产酸细菌过多的产生VFA(挥发性脂肪酸),导致厌氧系统PH值下降,影响产甲烷细菌的活性,从而影响整个厌氧系统的去除效率;另外,现有技术厌氧反应处理过程中的氧化还原电位(ORP)比较高,所以其厌氧反应的效果即水解和降解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机物的效果不是理想,尤其是碰到难降解和水解的大分子有机物时,其厌氧反应的效果就会更差,从而不能较好地保障后续的处理效果。
[0009]中国专利CN100398470C的方法中提及的氨氮去除方法为物理处理方法,在垃圾渗滤液碱化后经循环吹脱池和吹脱塔进行部分脱氮,采用吹脱塔的吹脱法虽然具有较高的去除氨氮效率,但是氨氮吹脱塔的投资很大,在运行时,不但需要投加大量的碱剂将渗滤液的PH值调整在9

11,而且其循环吹脱塔也需要较高的气液比(一般在2000:1以上);另外,氨氮物理吹脱对水温的要求极高,尤其是在冬季运行,如果不对循环水进行加热处理,其去除效率将得不到保证,因此氨氮吹脱法不但存在投资运行成本高,控制模式复杂的缺点,而且由于脱氨后的含有大量氨气的尾气难以治理,因此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如果再对吹脱出的氨气进行吸收处理,此部分投资及运行费用也较大。
[0010]中国专利CN101234836B提出的氨氮去除方法为硝化反硝化工艺,它是一种生物处理方法,该生物处理方法虽然可以克服吹脱法存在的一些缺陷,但其在氨氮的去除率以及能耗方面仍然没有达到最理想的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流程简单,处理时间短,净化效果极好,制得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剂通过生物+催化氧化+光催化氧化+吸附固定,多途径对垃圾渗滤液净化,起到高效反应的效果,从而加快了垃圾渗滤液处理速度,提高了处理效率和效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001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Al2O3/TiO2复合多孔中空微球的制备:将致孔剂和亲水乳化剂溶于水中,得到水相;将异丙醇铝、钛酸四丁酯、亲油乳化剂溶于有机溶剂中,得到油相;将水相加入油相中,乳化,搅拌反应,离心,洗涤,煅烧,得到Al2O3/TiO2复合多孔中空微球;优选地,所述亲水乳化剂选自吐温

20、吐温

40、吐温

60、吐温

80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亲油乳化剂选自司盘

20、司盘

40、司盘

60、司盘

80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有机溶剂选自二氯甲烷、氯仿、甲苯、二甲苯、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酸甲酯、乙酸丁酯、环己烷、正己烷中的至少一种。
[0013]S2.磁性微球的制备:将氯化铁、氯化亚铁溶于水中,加入步骤S1制得的Al2O3/TiO2复合多孔中空微球,滴加氨水反应,磁铁分离,洗涤,干燥,得到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Al2O3/TiO2复合多孔中空微球的制备:将致孔剂和亲水乳化剂溶于水中,得到水相;将异丙醇铝、钛酸四丁酯、亲油乳化剂溶于有机溶剂中,得到油相;将水相加入油相中,乳化,搅拌反应,离心,洗涤,煅烧,得到Al2O3/TiO2复合多孔中空微球;S2.磁性微球的制备:将氯化铁、氯化亚铁溶于水中,加入步骤S1制得的Al2O3/TiO2复合多孔中空微球,滴加氨水反应,磁铁分离,洗涤,干燥,得到磁性微球;S3.微生物菌剂的制备:将好氧微生物菌剂、厌氧微生物菌剂分别活化后得到的菌种种子液混合均匀,得到微生物菌剂;S4.富微生物磁性微球的制备:向步骤S3制得的微生物菌剂中加入步骤S2制得的磁性微球,搅拌混合,磁铁分离,洗涤,干燥,得到富微生物磁性微球;S5.聚多巴胺的沉积:将步骤S4制得的富微生物磁性微球加入水中,加入多巴胺盐酸盐和催化剂,加热搅拌反应,磁铁分离,洗涤,干燥,得到聚多巴胺改性富微生物磁性微球;S6.活性炭和粉煤灰的预处理:将活性炭和粉煤灰混合均匀,加入酸溶液中,浸泡处理,得到预处理的活性炭和粉煤灰混合物;S7.垃圾渗滤液处理剂的制备:将步骤S6制得的预处理的活性炭和粉煤灰混合物加入水中,加入步骤S5制得的聚多巴胺改性富微生物磁性微球,搅拌混合,磁铁分离,洗涤,干燥,得到垃圾渗滤液处理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致孔剂包括介孔致孔剂和大孔致孔剂,所述介孔致孔剂选自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氧乙烯

氧丙烯三嵌段共聚物PEO20

PPO70

PEO20、PEO106

PPO70

PEO106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大孔致孔剂选自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质量比为3

5:7,所述致孔剂、亲水乳化剂和水的质量比为3

5:1

2:100,所述异丙醇铝、钛酸四丁酯、亲油乳化剂、有机溶剂的质量比为7

12:10

15:2

3:100,所述水相和油相的质量比为3

5:6

8,所述乳化的条件为12000

15000r/min乳化3

5min,所述搅拌反应的时间为0.5

1h,所述煅烧的温度为300

500℃,时间为2

4h;步骤S2中所述氯化铁、氯化亚铁、Al2O3/TiO2复合多孔中空微球的质量比为27:13:100

150,所述氨水浓度为15

20wt%,所述反应的时间为1

2h。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微生物菌剂中好氧微生物菌剂和厌氧微生物菌剂的质量比为5

10:7,所述好氧微生物菌剂包括枯草芽孢杆菌、硝化杆菌属,质量比为2

4:5

7;所述厌氧微生物菌剂包括反硝化细菌,所述好氧微生物菌剂的活化方法:将好氧微生物菌分别在高氏培养基中划线,氧气的体积分数在25

30%,温度为25

30℃,转速为50

70r/min条件下活化培养1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百炼金峰吴乃成柳根华王存建
申请(专利权)人:纳琦绿能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