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式构架翻转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转向架维修和机电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式构架翻转机。
技术介绍
[0002]转向架是列车运行中最易磨损和发生疲劳损坏的零部件之一,为确保列车安全运行,转向架需经常进行检修和探伤。由于转向架的构架结构复杂,体积大,重量大,要想方便地对其进行全方位检修、检测、拆卸或组装零部件,就需要在各检修工位对构架进行支撑,且支撑高度可根据检修需要进行升降。现有技术中,车辆段都采用固定的支撑架进行支撑和固定,构架的高度无法调整,使得检修劳动强度和工作量大大增加,而且检修效率和质量也不理想。
[0003]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方便快捷且安全可靠的构架翻转设备来满足设备检修的需要。
[0004]通过新型电气化技术原理及液压控制的技术日趋成熟,运用在构架升降翻转设备领域,设计一种具有标准、智能化、能够适应各种测试件的产品,杜绝使用安全风险项,提高作业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式构架翻转机,以解决构架无法升降和翻转调整导致检修效率低的问题。
[0006]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移动式构架翻转机,包括:
[0008]移动小车,所述移动小车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移动小车能够沿水平方向移动以相互远离或相互靠近;
[0009]机架,所述机架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机架的底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移动小车上并能够跟随两个所述移动小车相互远离或相互靠近;
[0010]升降组件,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移动式构架翻转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小车(100),所述移动小车(100)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移动小车(100)能够沿水平方向移动以相互远离或相互靠近;机架(200),所述机架(200)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机架(200)的底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移动小车(100)上并能够跟随两个所述移动小车(100)相互远离或相互靠近;升降组件(300),所述升降组件(300)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升降组件(300)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机架(200)上,两个所述升降组件(300)能够沿所述机架(200)的高度方向同步升降;夹头组件(400),所述夹头组件(400)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夹头组件(400)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所述升降组件(300)并能够随所述升降组件(300)进行升降,两个所述夹头组件(400)能够分别夹持构架(500)的两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构架翻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小车(100)包括:底座(101),所述底座(101)固定设置在地面基础上,所述底座(101)上设有沿第一方向的直线导轨(104);支撑板(102),所述支撑板(102)滑动连接于所述直线导轨(104),所述机架(200)的底端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支撑板(102)上方;水平驱动机构(103),所述水平驱动机构(103)被配置为驱动所述支撑板(102)沿所述直线导轨(104)滑动以带动所述机架(200)的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构架翻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300)包括:升降驱动机构(301),所述升降驱动机构(301)设置在所述机架(200)的顶端,所述机架(200)具有沿高度方向的中空腔(201)和滑槽(202),所述滑槽(202)连通所述中空腔(201)和所述机架(200)的外壁;丝杠(302),所述丝杠(302)设于所述中空腔(201)内,所述丝杠(302)的底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架(200)的底端,所述丝杠(302)的顶端连接所述升降驱动机构(301)的输出端,所述升降驱动机构(301)能够驱动所述丝杠(302)转动;升降螺母(303),所述升降螺母(303)与所述丝杠(302)螺纹连接,所述升降螺母(303)被配置为将所述丝杠(302)的转动转换为所述升降螺母(303)的升降运动,所述升降螺母(303)上连接水平撑杆(305),所述水平撑杆(305)背离所述升降螺母(303)的一端穿设在所述滑槽(202)内,且所述水平撑杆(305)与所述滑槽(202)的内壁相抵接以对所述升降螺母(303)进行转动限位;升降板(304),所述升降板(304)设于所述机架(200)外侧且所述升降板(304)连接于所述水平撑杆(305),所述水平撑杆(305)能够带动所述升降板(304)进行升降运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式构架翻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300)还包括保护螺母(306),所述保护螺母(306)螺纹连接于所述丝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莎,徐辉,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黎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