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电致发光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4025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具有当设备不工作的时候,也即,当该设备不发光的时候能够减小外部光反射率的结构。为此,形成于非发光区上的结构部件由深色的黑色基质材料形成。为了具有这种结构,本有机电致发光设备包括形成于玻璃基板上的氧化锡铟(ITO)层;形成于ITO层的非发光区上的绝缘层,每个绝缘层是用深色材料形成的;形成于绝缘层上的多个壁;和在包括这些壁的整个结构上依次形成的有机电致发光层和金属层,该有机电致发光层和金属层通过这些壁与相邻的有机电致发光层和金属层隔开。每个绝缘层是由形成于ITO层上的黑色基质膜以及形成于黑色基质膜且形状为覆盖黑色基质材料层的绝缘膜构成的。与此相反的是,形成于墙壁下方的每个绝缘层是由形成于ITO层上的绝缘层和形成于绝缘膜上的黑色基质膜构成的。另外,在本有机电致发光设备中,可以用黑色基质材料形成这些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设备,且更为具体的说是一种通过用深色黑基质(black matrix)材料在非发光区上形成结构部件而得以增强其对比度的有机电致发光设备。
技术介绍
有机电致发光是这样一种现象通过复合由阳极注入的空穴和由阴极注入的电子,在(低分子或者高分子)有机材料薄膜中形成激子,通过从这样形成的激子获得的能量产生特定波长的光。图1是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设备的平面图,且图2是沿图1中线A-A截取的截面图。这些图示意性地示出应用上述现象的有机电致发光设备的基本结构。有机电致发光设备的基本结构包括玻璃基板1、形成于玻璃基板1上且用作阳极的氧化锡铟层2(以下称之为“ITO层”)、用有机材料形成的有机电致发光层3、和用作阴极的金属层4。具有上述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设备被通过下列工序制造。首先,通过真空沉积法在玻璃基板1上形成ITO层,并且通过光刻法对ITO层制图,以形成ITO电极(层)2。然后,在ITO层2的某些区域上形成绝缘层5a,并且在绝缘层5上形成壁5。然后,在包括壁5的整个结构上依次形成由绝缘层和有机材料层构成的有机电致发光层3和3a、和金属层4和4a。这里,沉积在透明基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设备,其包括:氧化锡铟(ITO)层,其形成于玻璃基板上;绝缘层,其形成于ITO层的非发光区,每个绝缘层由深色材料形成;多个壁,其形成于绝缘层上;和有机电致发光层和金属层,其依次形成于包括这些壁 在内的整个结构上,该有机电致发光层和金属层由这些壁与相邻的有机电致发光层和金属层分隔开。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明姬
申请(专利权)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