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维编织预制体多通道致密化装置及预制体编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三维编织预制体致密化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气缸连杆机构的三维编织预制体致密化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是高
的一种新型的先进复合材料,纤维束在材料内以不同方向交织,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具有优良的抗冲击韧性、抗疲劳性和耐烧蚀性,可制造高温功能结构材料,也可以用于风力发电机叶片等结构中的梁、框、筋、轴、杆等部件。
[0003]目前对三维编织过程中交织纱线的致密化方法都是基于工人手持工具进行致密,任务繁重、耗时长、效率低且难以保证花节均匀性,无法对高厚度、大量纱线进行致密,导致后续预制体在织造过程中纱线产生过度磨损,影响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出现形性失调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基于气缸连杆机构的三维编织预制体致密化装置,使用机器完成这一繁琐任务,提高了三维编织预制体致密化效率,降低人工负担,节约编织时间,同时,也提供一种使用该三维编织预制体致密化装置的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维编织预制体多通道致密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机构(10)、旋转机构(30)、插入机构(20);所述升降机构带动插入机构升降,旋转机构带动插入机构旋转;插入机构包括环状的安装座(204)、围绕安装座一圈安装的若干卡爪机构;每个卡爪机构结构相同,均包括与安装座连接的气缸(205)、与气缸输出端铰接的小臂(201)、铰接于小臂底部的筘片(203)、固定于安装座下方并向外延伸的支撑杆(206);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固定于安装座上,支撑杆的下端与小臂(201)铰接,且支撑杆与小臂的铰接处低于小臂与气缸(205)铰接处形成杠杆结构;所述小臂(201)底部设有弹簧(202),弹簧的一端安装于小臂上,弹簧的另一端安装于筘片(203)上使筘片(203)保持相对小臂向内弯折状态;所述每个气缸输出端同时伸长相同距离或者同时收缩相同距离,当每个气缸输出端同时伸长时,所有的筘片(203)同时向上移动并且向内收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编织预制体多通道致密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10)包括自上向下延伸的滚珠丝杠(102)、连接于滚珠丝杆上端并驱动滚珠丝杆转动的伺服电机(101)、升降台(103);所述升降台安装于滚珠丝杆的丝杆螺母上,且升降台中间为中空的使滚珠丝杆穿过。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维编织预制体多通道致密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30)为中空旋转平台;所述旋转机构(30)安装于升降台(103)底部,滚珠丝杠(102)底部自中空旋转平台中空处穿过。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维编织预制体多通道致密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204)包括固定于中空旋转平台底部的中空的第一安装环、位于第一安装环下方的中空的第二安装环、位于第二安装环下方的中空的第三安装环;所述第一安装环与第二安装环之间、第二安装环与第三安装环环之间均通过连接杆连接;气缸(205)的尾端铰接于第二安装环上,支撑杆固定于第三安装环上并自第三安装环向外倾斜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正,张一帆,朱翔宇,刘越,汪炜昊,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