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竿表面碳纤维编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9270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鱼竿表面碳纤维编织机,包括编织机构、输送机构;输送机构包括送杆管以及杆体行进组件,杆体行进组件位于所述出杆口的后侧,所述杆体行进组件包括上下对称分布的传送履带,上下两个传送履带之间留有杆体通行间隙,杆体通行间隙对应出杆口;所述传送履带呈梯形,传送履带的短底边朝向杆体通行间隙,所述杆体通行间隙的上下两侧对称设置有气缸,气缸位于传送履带的内部,气缸的活塞杆作用在传送履带的短底边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走马锭中安装了软弹簧,可防止在编织过程中走马锭将碳纤维扯断。输送机构与编织机构同步运行,鱼竿全程直线行走,拉力的方向持续稳定,可保证编织碳纤维的致密程度均一。证编织碳纤维的致密程度均一。证编织碳纤维的致密程度均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鱼竿表面碳纤维编织机


[0001]本技术涉及鱼竿生产制造
,具体为一种鱼竿表面碳纤维编织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增强鱼竿强度的普遍方式是在环氧树脂鱼竿的表面缠绕碳布,碳布通常由碳丝与预浸树脂组合形成,因此鱼竿的质量好坏取决于碳布的质量,而碳布的制作成本较高,制成的鱼竿较重,难以长时间握持。
[0003]申请号为201010560904.1技术名称为鱼竿的制造方法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利用碳纤维原丝制作鱼竿的方法,其公开了直接将碳纤维原丝顺鱼竿长度固化在鱼竿上的技术方案,但是其生产步骤繁琐,加工设备制造复杂,且鱼竿强度增强效果有限。申请号为202020047836.8名称为一种鱼竿握把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将碳纤维缠绕在鱼竿竿节表面的技术方案,可以得知通过在鱼竿表面缠绕碳纤维的方式可使鱼竿不易变形,碳纤维面料固定的可靠性高。但却没有公开通过何种方式或设备将质脆易断的碳纤维缠绕到鱼竿上。
[0004]一般工厂用的编织机都是由多个拨盘在齿轮相互啮合围成一个不可分离的圆环;拨盘的相对旋转带动锭子沿拨盘的8字跑道移动,锭子相互交错形成编织品。然而现有的编织机普遍应用于麻绳相关产品的制作领域中,还未有将编织机结构应用于鱼竿制作领域的相关启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鱼竿表面碳纤维编织机,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鱼竿表面碳纤维编织机,包括编织机构、输送机构以及保证编织结构与输送机构同高度的底座;所述编织结构包括一竖立在所述底座上的编织机箱,在所述编织机箱的后侧面上转动安装有拨盘,拨盘为多个,多个拨盘在所述编织机箱的侧面圆形排列,且每个拨盘可围绕其自身中轴旋转,相邻两个拨盘之间通过凹槽嵌设有走马锭,所述编织机箱上还安装有编织机电机,编织机电机通过传动机构驱动拨盘旋转,进而带动走马锭运行工作;
[0007]所述输送机构包括送杆管以及杆体行进组件;所述送杆管固定在拨盘围成圆形的圆心所在编织机箱上,且送杆管贯穿编织机箱,送杆管在编织机前侧面的端口为进杆口,送杆管在编织机后侧面的端口为出杆口,并且在所述出杆口处固定安装扩线座;
[0008]所述杆体行进组件位于所述出杆口的后侧,所述杆体行进组件包括上下对称分布的传送履带,上下两个传送履带之间留有杆体通行间隙,杆体通行间隙对应出杆口;所述传送履带呈梯形,传送履带的短底边朝向杆体通行间隙,所述杆体通行间隙的上下两侧对称设置有气缸,气缸位于传送履带的内部,气缸的活塞杆作用在传送履带的短底边上。
[0009]进一步地,杆体通行间隙上方的传送履带通过定向轮以及主动轮安装在履带机箱上,主动轮与履带电机传动连接。
[0010]进一步地,杆体通行间隙下方的传送履带通过定向轮安装在履带机箱上,下方的传送履带上对应主动轮位置安装有从动轮,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通过齿轮组传动连接。
[0011]进一步地,一个所述传送履带内侧的定向轮为3个,3个定向轮以及1个主、从动轮均位于梯形传送履带的拐角处。
[0012]进一步地,出杆口与杆体通行间隙之间的履带机箱上安装有导杆环。
[0013]进一步地,走马锭包括锭架以及端座,2个端座分别固定在锭架的两端,使锭架以及端座组成凹字型,2个端座之间夹有碳纤维辊,在碳纤维辊出线方向的锭架上固定有具弧形光滑表面的纤维绕辊,所述纤维绕辊的侧面设置有一号导轮,锭架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安装有二号导轮以及三号导轮,所述一号导轮竖向安装,所述二号导轮以及三号导轮均横向安装。
[0014]进一步地,三号导轮的进线侧和出线侧均安装有纤维导眼,所述三号导轮以及其进线侧纤维导眼均固定在端座反向延伸形成的锭架上;所述三号导轮出线侧安装的纤维导眼通过粗铁丝围成的支架安装在三号导轮上。
[0015]进一步地,走马锭上还设置有张力坠,张力坠的内部设置有软弹簧。
[0016]本技术有益效果: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专门用于鱼竿表面碳纤维编织的编织设备,使鱼竿表面的碳纤维编织工艺简单高效,能够大批量生产。应对质脆易断的碳纤维,本技术的走马锭中安装了软弹簧,对作用力更敏感,可防止在编织过程中走马锭将碳纤维扯断。本技术输送机构根据鱼竿设计结构,与编织机构同步运行,鱼竿全程直线行走,拉力的方向持续稳定,可保证编织碳纤维的致密程度均一。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编织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走马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送杆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底座;2、编织机箱;3、拨盘;4、走马锭;5、编织机电机;6、送杆管;7、进杆口;8、出杆口;9、扩线座;10、传送履带;11、气缸;12、定向轮;13、主动轮;14、从动轮;15、导杆环;16、锭架;17、端座;18、碳纤维辊;19、纤维绕辊;20、一号导轮;21、二号导轮;22、三号导轮;23、纤维导眼;24、履带机箱;25、鱼竿杆体;26、碳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如图1所示的一种鱼竿表面碳纤维编织机,包括编织机构、输送机构以及保证编织结构与输送机构同高度的底座1,底座将编织机垫起使其高度处于便于操作的高度。编织结构包括一竖立在底座1上的编织机箱2,在编织机箱2的后侧面上转动安装有拨盘3,如图2所示,拨盘3为多个,多个拨盘3在编织机箱2的侧面圆形排列,且每个拨盘3可围绕其自身中轴
旋转,相邻两个拨盘3之间通过凹槽嵌设有走马锭4,编织机箱2上还安装有编织机电机5,编织机电机5通过传动机构驱动拨盘3旋转,进而带动走马锭4在拨盘形成的轨道中运行工作,拨盘及走马锭的运动方式与现有结构相同。
[0024]输送机构包括送杆管6以及杆体行进组件。送杆管6固定在拨盘3围成圆形的圆心所在编织机箱2上,且送杆管6贯穿编织机箱2,送杆管6在编织机前侧面的端口为进杆口7,送杆管6在编织机后侧面的端口为出杆口8,并且在出杆口8处固定安装扩线座9。扩线座9的结构如图4所示,扩线座的直径大于送杆管的直径,目的是防止碳纤维缠绕在送杆管上。
[0025]杆体行进组件位于出杆口8的后侧,杆体行进组件包括上下对称分布的传送履带10,上下两个传送履带10之间留有杆体通行间隙,上下两个传送履带对向转动将杆体通行间隙内的鱼竿杆体25向后方传送。杆体通行间隙对应出杆口8,鱼竿杆体25从送杆管的出杆口出来后进入到杆体通行间隙中,在此过程中使杆体通行间隙的高度与出杆口及鱼竿杆体25对应,使鱼竿杆体25保持直线行走,鱼竿杆体25受到的拉力方向始终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竿表面碳纤维编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编织机构、输送机构以及保证编织结构与输送机构同高度的底座;所述编织结构包括一竖立在所述底座上的编织机箱,在所述编织机箱的后侧面上转动安装有拨盘,拨盘为多个,多个拨盘在所述编织机箱的侧面圆形排列,且每个拨盘可围绕其自身中轴旋转,相邻两个拨盘之间通过凹槽嵌设有走马锭,所述编织机箱上还安装有编织机电机,编织机电机通过传动机构驱动拨盘旋转,进而带动走马锭运行工作;所述输送机构包括送杆管以及杆体行进组件;所述送杆管固定在拨盘围成圆形的圆心所在编织机箱上,且送杆管贯穿编织机箱,送杆管在编织机前侧面的端口为进杆口,送杆管在编织机后侧面的端口为出杆口,并且在所述出杆口处固定安装扩线座;所述杆体行进组件位于所述出杆口的后侧,所述杆体行进组件包括上下对称分布的传送履带,上下两个传送履带之间留有杆体通行间隙,杆体通行间隙对应出杆口;所述传送履带呈梯形,传送履带的短底边朝向杆体通行间隙,所述杆体通行间隙的上下两侧对称设置有气缸,气缸位于传送履带的内部,气缸的活塞杆作用在传送履带的短底边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竿表面碳纤维编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通行间隙上方的传送履带通过定向轮以及主动轮安装在履带机箱上,主动轮与履带电机传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鱼竿表面碳纤维编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波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领路人渔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