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制剂指标成分的筛选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3841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药制剂指标成分的筛选方法,对中药制剂干预相关疾病大鼠的血清进行前处理后,进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筛选中药制剂的潜在活性成分;基于网络药理学与相关研究从潜在活性成分中筛选出主要药效活性成分;检测主要药效活性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筛选得到关键入血成分;分析关键入血成分与内源性代谢物的相关性,筛选得到中药制剂的关键药效活性成分;将关键药效活性成分及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确定中药制剂的指标成分。通过对中药制剂这些指标性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可以更准确地实现对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有助于完善中药制剂的质量评价体系。于完善中药制剂的质量评价体系。于完善中药制剂的质量评价体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药制剂指标成分的筛选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成分分析
,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制剂指标成分的筛选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中药质量是临床疗效的保障,中药及其制剂的指标成分筛选对其质量控制至关重要。大多数药物的有效成分多经吸收入血后发挥疗效,因此王喜军等学者提出“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概念,通过分析鉴定血中移行成分,快速、准确地研究中药药效物质基础。
[0003]由于中药成分复杂,对药效作用的影响多样,网络药理学技术应运而生。网络药理学以系统生物学为基础,结合药理学、生物信息学等,通过化学组分数据库、疾病数据库、靶点通路数据库等,预测可能的药效物质,并可从“多成分

多靶点

多通路”角度去阐述中药的药效及作用机制,常用于中药、中成药活性成分筛选、作用靶点预测和作用机制研究等方面。代谢组学技术以血液和尿液等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现代谱学技术,对给药前后体内小分子内源性代谢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分析其变化情况,经过多元统计分析、代谢物鉴定及生物信息解析,发现疾病生物标记物,并阐明药物的作用机制。分子对接技术是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方法之一,主要目的为明确药物分子与靶点蛋白之间的相互结合作用,可用于优化先导化合物,目前,也用于针对特定生物靶点合理筛选对应化合物。2016年刘昌孝院士提出的中药质量标志物(Q

marker)新概念,从中药的原药材、饮片、制剂、体内过程及中医的配伍理论等特点出发,整合多学科知识,密切关联中药的有效性、物质基础和质量控制标志性成分,着眼于全过程中成分的专属性、差异性和动态变化,建立起中药、中成药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溯源体系。如周靖惟等人基于血清药物化学和网络药理学技术,预测四妙勇安汤的潜在质量标志物(指标成分)。然而,目前针对中药制剂的指标成分的筛选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全面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制剂指标成分的筛选方法。
[0005]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包括如下。
[0006]一种中药制剂指标成分的筛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1)、对中药制剂干预相关疾病大鼠的血清进行前处理后,进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筛选中药制剂的潜在活性成分;
[0008](2)、基于网络药理学与相关研究从潜在活性成分中筛选出主要药效活性成分;
[0009](3)、检测主要药效活性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筛选得到关键入血成分;
[0010](4)、分析关键入血成分与内源性代谢物的相关性,筛选得到中药制剂的关键药效活性成分;
[0011](5)、将中药制剂的关键药效活性成分及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确定中药制剂的指标成分。
[0012]在本专利技术中,基于血清药物化学理论、网络药理学分析筛选出潜在的药效活性成分;基于药代动力学结果,筛选出体内高暴露量的关键入血成分;结合关键入血成分与内源性代谢物的相关性,进一步明确关键药效活性成分;最后通过分子对接技术,在计算化学的角度上确定中药制剂防治相关疾病的药效物质

靶点相互作用的理论基础,用于佐证上述结果;最终通过上述系列方法的结合应用,筛选确定中药制剂的指标成分。对这些指标性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可以更准确地实现对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有助于完善中药制剂的质量评价体系。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消炎利胆片入血成分的TIC图。
[0014]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消炎利胆片潜在有效成分干预胆汁淤积性肝炎疾病的靶点图。
[0015]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正常组与模型组大鼠口服消炎利胆片后的血药浓度

时间曲线(n=8)。
[0016]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消炎利胆片血清成分与内源性代谢物的相关性分析图(PCMS)。
[0017]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消炎利胆片活性化合物与蛋白靶点FXR的分子对接示意图。
[0018]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消炎利胆片活性化合物与蛋白靶点NF

κB的分子对接示意图。
[0019]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消炎利胆片活性化合物与蛋白靶点TNF的分子对接示意图。
[0020]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消炎利胆片活性化合物与蛋白靶点ICAM1的分子对接示意图。
[0021]其中,图5~8中,A:穿心莲内酯;B:脱水穿心莲内酯;C:芹菜素
‑7‑
O

β

D葡萄醛酸苷;D:诺多星;E:延命素;F:毛果青茶菜素;G:苦木碱F;H:苦木碱B。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23]除非另有定义,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4]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例如Green和Sambrook等人,分子克隆实验指南(Molecular Cloning:A Laboratory Manual,2013)中所述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实施例中所用到的各种常用化学试剂,均为市售产品。
[0025]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中药制剂指标成分的筛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6](1)、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中药制剂的化学成分;
[0027](2)、对中药制剂干预相关疾病大鼠的血清进行前处理后,进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筛选中药材制剂的潜在活性成分;
[0028](3)、基于网络药理学与相关研究从潜在活性成分中筛选出主要药效活性成分;
[0029](4)、检测主要药效活性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筛选得到关键入血成分;
[0030](5)、分析关键入血成分与内源性代谢物的相关性,筛选得到中药制剂的关键药效活性成分;
[0031](6)、将中药制剂的关键药效活性成分及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确定中药制剂的指标成分。
[0032]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步骤(2)中所述血清的前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大鼠血清,加甲醇,震荡离心取上清液,氮气吹干、甲醇复溶、离心后,再取上清液,即得。
[0033]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步骤(4)中所述药代动力学检测中,与正常大鼠血清相比,体内暴露量高的主要药效活性成分为关键入血成分。
[003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步骤(5)中所述关键药效活性成分为:与内源性代谢轮廓调节作用密切相关的关键入血成分。
[0035]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制剂指标成分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对中药制剂干预相关疾病大鼠的血清进行前处理后,进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筛选中药制剂的潜在活性成分;(2)、基于网络药理学与相关研究从潜在活性成分中筛选出主要药效活性成分;(3)、检测主要药效活性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筛选得到关键入血成分;(4)、分析关键入血成分与内源性代谢物的相关性,筛选得到中药制剂的关键药效活性成分;(5)、将中药制剂的关键药效活性成分及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确定中药制剂的指标成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指标成分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药代动力学检测中,与正常大鼠血清相比,体内暴露量高的主要药效活性成分为关键入血成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材制剂指标成分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关键药效活性成分为:与内源性代谢轮廓调节作用密切相关的关键入血成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材制剂指标成分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关键靶点是基于代谢组学和网络药理学的结果而选取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材制剂指标成分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使用Discovery Studio 2.5软件进行分子对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药材制剂指标成分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对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关键靶点作为对接的受体蛋白,在对接的受体蛋白晶体结构中加入氢原子,并从受体蛋白晶体结构中去除所有的水和配体分子;(2)、利用MMFF2力场和Powell共轭梯度最小化算法对关键药效活性成分结构的能量进行最小化,最小化准则为0.005kcal/mol
·
A;(3)、利用Discovery Studio 2.5软件确定受体蛋白晶体结构的活性位点并计算其对接位点,选取不同构象下关键药效活性成分与受体蛋白晶体结构的相互作用得分最高的位点作为最佳对接位点;(4)、采用lib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玉英李楚源林朝展祝晨蔯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