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区块链网络犯罪服务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3809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区块链网络犯罪服务平台,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其中,区块链网络犯罪服务平台至少包括数据分析管理系统,其被配置为基于对获取的与目标对象相关的电子数据进行模型识别分析所获得的案件研判结果,指示至少一个与之通信的执行主机执行针对目标对象的分析识别或攻击任务,并利用搭建攻击脚本运行所需环境的执行主机执行分析识别或攻击工具的配置,使得执行主机仅在执行针对目标对象的分析识别或攻击任务时才在预设时段内加载与分析识别或攻击工具相关的数据。分析识别或攻击工具相关的数据。分析识别或攻击工具相关的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区块链网络犯罪服务平台
[0001]分案说明
[0002]本分案申请的原始基础是申请号为202211045027.3,申请日为2022年08月30日,专利技术名称为“基于区块链取存证技术的网络犯罪服务平台及应用方法”的专利申请。


[0003]本专利技术涉及区块链
,尤其涉及一种区块链网络犯罪服务平台。

技术介绍

[0004]自区块链技术在国内兴起后,区块链技术成为了互联网领域炙手可热的前沿科技,在互联网创新领域具有非凡的作用。各行各业开始尝试与区块链技术相结合,希望借助高新技术助力行业发展。区块链本身是一种中立性技术,但不法分子以获取非法利益为目的,将区块链广泛应用于非法集资、诈骗、洗钱、赌博、勒索等违法犯罪产业,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危害。由于区块链去中心化、匿名性、跨界性等特征,区块链取证、存证难度大幅增加,执法部门打击区块链犯罪面临极大的挑战。
[0005]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区块链应用热度稳步提高,但碍于区块链独特的安全技术机制:分布式存储、去中心化以及不可篡改,为执法部门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主要体现为取证难、打击难、抓捕难、追脏难。
[0006]传统的存证技术在司法实践中存在中心化单方存证、依赖存储介质、容易导致电子数据丢失、数据易被修改和伪造等问题,且诉讼中出现的电子证据质量参差不齐,在证据认定的过程中,电子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三性”难以保障、认定困难,对于在审案件的事实认定无法起到决定性作用。这一系列问题,导致电子数据证据在实际中采信比例低,不具备可靠性。
[0007]电子数据由于其本身来源途径唯一且不可替换,脆弱无比,且易消逝、易篡改。在管理过程中,传统方法大多以物理介质存储,人工归纳成卷,并移交检察院、法院,存在管理较为繁复且共享难度较大的情况,难以有效实现证据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公安、检察院、法院、鉴定机构等相关部门之间的可靠流转。鉴于现有区块链技术存在的缺陷,需要建设一套针对区块链取证的终端设备,进而协助相关用户针对区块链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0008]在现有电子取证手段中,为了防止网络犯罪嫌疑人对执法取证方的网络打击进行追根溯源,通常会采用匿名防溯技术对执行方进行保护。而现有匿名防溯技术容易引起可能具有犯罪行为的被取证方的警觉甚至发起反击,而且匿名防溯的攻击手段较为单一,且用于执行网络攻击的侦查工具很容易被被侦查方获取破解,很有可能被不法分子另作他用,容易对网络安全环境以及今后网络办案造成不利影响。
[0009]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申请人做出本专利技术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专利技术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专利技术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
技术介绍
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技术实现思路

[0010]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区块链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防追溯方法及其服务平台,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
[001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区块链网络犯罪服务平台,包括:
[0012]数据分析管理系统,被配置为基于对获取的与目标对象相关的电子数据进行模型识别分析所获得的案件研判结果,指示至少一个与之通信的执行主机执行针对目标对象的分析识别或攻击任务,并利用搭建攻击脚本运行所需环境的执行主机执行分析识别或攻击工具的配置,使得执行主机仅在执行针对目标对象的分析识别或攻击任务时才在预设时段内加载与分析识别或攻击工具相关的数据。
[0013]优选地,数据分析管理系统提供执行主机与其运算能力相符且经授权加密后的分析识别或攻击工具,并使执行主机在执行完相应的分析识别或攻击任务后执行针对分析识别或攻击工具的销毁程序。特别地,仅搭建攻击脚本需要运行环境的执行主机仅在执行分析识别或攻击任务时才在预设时段内加载相应的分析识别或攻击工具及其数据,其执行不依赖于执行主机处的操作人员,而是源自预先配置于本专利技术的网络犯罪服务平台数据库中的指令和数据。其次,数据分析管理系统以加密加壳的措施将攻击工具提供至各执行主机,由此可以避免经加密的分析识别或攻击工具及其数据被攻击节点处的执行主机所泄露,进一步提高网络安全。进一步地,各执行主机在执行完相应的分析识别或攻击任务后便执行销毁程序,由此可使针对疑似网络犯罪的目标对象所用的分析识别或攻击工具停留于虚拟环境内,使用人员无法尽数掌握,从而达成对攻击工具的动用管理。
[0014]优选地,在执行主机执行针对目标对象的电子证据的分析识别或攻击任务之时,数据分析管理系统为执行主机设定针对分析识别或攻击工具的二级防溯等级。特别地,当执行主机经数据分析管理系统法定授权,执行对涉嫌区块链网络犯罪的目标对象的数据采集及攻击识别任务时,通过匿名防溯技术可降低网络犯罪嫌疑人的警觉程度,防止犯罪嫌疑人追溯攻击来源及途径,同时也需避免采用的攻击模式及相应的攻击工具产生预期外的泄漏。
[0015]优选地,数据分析管理系统能够根据相应执行主机的权限等级并结合其部署所在单位的编制实力来设定或调整二级防溯等级的配置。特别地,鉴于针对疑似网络犯罪的目标对象的分析识别或攻击任务动用的工具可能存在的网络危害,数据分析管理系统可根据相应执行主机的权限等级并结合其部署所在单位的编制实力来设定或调整二级防溯等级的配置,以在运行效率和匿名防溯两者间得出最为迅速且安全的方案。
[0016]优选地,在执行主机执行针对目标对象的对应权限或关键数据的获取任务之时,数据分析管理系统根据用于获取目标对象的对应权限或关键数据的工具的危险性来为执行主机和其搭载的工具及其数据设定三级防溯等级。
[0017]优选地,执行主机是以系统权限登录攻击节点主机的,并且针对执行主机所用的分析识别或攻击工具,数据分析管理系统以加密加壳的措施将其提供至至少一个与之通信的执行主机。
[0018]优选地,本专利技术中,数据分析管理系统还被配置为:在执行主机执行针对目标对象的电子证据的采集任务之时,为执行采集任务的执行主机设定针对目标对象的一级防溯等级。
[0019]优选地,在数据分析管理系统通过与其通信的至少一个执行主机执行针对目标对象的分析识别或攻击任务时,数据分析管理系统能够基于目标所需配置的链路的匿名防溯等级而建立能够达到相应隐蔽性和防溯源性的匿名网络链路。
[0020]优选地,数据分析管理系统在相应传输间隔通过改变中继节点的数量和/或位次的方式对建立的匿名网络链路进行调整,中继节点的数量和/或位次的改变方式至少基于相应的匿名防溯等级而确定。特别地,在进行链路传输时,数据分析管理系统可基于匿名防溯等级灵活改变链路的中继节点,以使得针对同一目标的链路传输具有不确定性,从而提高链路的隐蔽性。
[0021]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区块链网络犯罪服务平台还包括:
[0022]电子数据采集系统,配置为执行针对目标对象的电子数据采集之任务;
[00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区块链网络犯罪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数据分析管理系统(3),被配置为基于对获取的与目标对象相关的电子数据进行模型识别分析所获得的案件研判结果,指示至少一个与之通信的执行主机执行针对目标对象的分析识别或攻击任务,并利用搭建攻击脚本运行所需环境的执行主机执行分析识别或攻击工具的配置,使得所述执行主机仅在执行针对目标对象的分析识别或攻击任务时才在预设时段内加载与所述分析识别或攻击工具相关的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块链网络犯罪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析管理系统(3)提供所述执行主机与其运算能力相符且经授权加密后的分析识别或攻击工具,并使所述执行主机在执行完相应的分析识别或攻击任务后执行针对所述分析识别或攻击工具的销毁程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块链网络犯罪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在执行主机执行针对目标对象的电子证据的分析识别或攻击任务之时,所述数据分析管理系统(3)为所述执行主机设定针对分析识别或攻击工具的二级防溯等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区块链网络犯罪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析管理系统(3)能够根据相应执行主机的权限等级并结合其部署所在单位的编制实力来设定或调整所述二级防溯等级的配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块链网络犯罪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在执行主机执行针对目标对象的对应权限或关键数据的获取任务之时,所述数据分析管理系统(3)根据用于获取目标对象的对应权限或关键数据的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华东董鹏亮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安洵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