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金纳米颗粒改良的血浆基质及血浆基质膜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3807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纳米颗粒改良的血浆基质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为:在采血管中先加入金纳米颗粒,然后将血液装入采血管中,得到混合溶液,然后离心,离心后得到上层血浆基质;将得到的上层血浆基质进行近红外光照射处理,得到金纳米颗粒改良的血浆基质;还提供金纳米颗粒改良的血浆基质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为:在采血管中先加入金纳米颗粒,然后将血液装入采血管中,得到混合溶液,然后离心,离心后得到上层血浆基质,将得到的上层血浆基质用专用器械盒压制成膜状后,再用近红外光照射,制得金纳米改良的血浆基质膜。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金纳米颗粒改良的血浆基质的凝胶结构更稳定、具有更好的流变性能、降解更慢的特点。降解更慢的特点。降解更慢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纳米颗粒改良的血浆基质及血浆基质膜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血液制品
,具体涉及一种金纳米颗粒改良的血浆基质及血浆基质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血液制品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在过去数十年间发展迅速。作为一种取自患者自体血液的代用品,血浆基质由于具有自体活细胞、蛋白因子等,受到了广泛关注。液态血浆基质可以用于面部美容注射、牙龈注射等,还可以用于混合骨再生材料,或者作为生长因子的载体。虽然液态血浆基质具有诸多优点,但是其缺点也较为明显。液态血浆基质流动性较高,凝固后强度也较低,难以支撑注射部位。并且降解较快,有时候新生组织尚未长入,但注射的液态血浆基质已经完全降解。当与骨再生材料混合使用时,液态血浆基质促进骨再生的能力也有限。
[0003]研究表明加热能够提高液态血浆基质的强度。金纳米颗粒是一种生物安全性高的材料,并且大部分金纳米颗粒都具有光热效应,在光的照射下能够快速升温。还有文献表明,金纳米颗粒能够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等,是一种有潜力的骨再生材料。
[0004]血浆基质制成血浆基质膜在口腔临床实践中,由于牙齿缺失、炎症、疾病、肿瘤等,常导致牙槽骨缺损、软组织缺损等,常需要使用引导骨组织再生术进行治疗。引导骨组织再生术中,血浆基质膜可剪碎后与骨再生材料混合使用,也可作为屏障膜,隔离外界软组织长入骨缺损内部,并且促进口腔粘膜软组织愈合。然而,由于血浆基质膜降解较快、强度较低,并且其促进骨再生效果仍不尽如人意,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其活性和强度。金纳米颗粒在许多研究中都被证实能够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等,是一种有潜力的骨再生材料。并且,金纳米颗粒具有的等离子共振效应,使其能够在光照下,将光能转化为热能。有研究表明,加热能够增加血浆基质膜的强度。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开发一种强度高、促进骨再生的血浆基质及血浆基质膜的制备方法很有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金纳米颗粒改良的血浆基质及血浆基质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的金纳米颗粒改良的液态血浆基质的凝胶结构更稳定、具有更好的流变性能、降解更慢、成骨和成软组织效果更好的特点;制备得到的金纳米颗粒改良的血浆基质膜具有的纤维蛋白结构更为致密、强度更高、降解更慢、成果效果更好的特点,解决了目前固态血浆基质膜强度不足够、降解过快、骨再生活性低等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金纳米颗粒改良的血浆基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S1、在血浆基质采血管内加入金纳米颗粒,然后再加入全血样品,得到混合溶液,
将所述混合溶液离心2min~8min,得到上层血浆基质;
[0009]S2、将S1中得到的上层血浆基质采用近红外光照射处理,得到金纳米颗粒改良的血浆基质。
[0010]优选地,S1中所述全血样品的用量为10mL;所述血浆基质采血管为塑料血浆基质采血管或玻璃血浆基质采血管。
[0011]优选地,加入S1中所述金纳米颗粒的粒径为10nm~150nm。
[0012]优选地,S1中所述混合溶液中金纳米颗粒的浓度为0.005mM~0.5mM。
[0013]优选地,S1中所述离心的离心力为500
×
g~700
×
g。
[0014]优选地,S2中所述近红外光照射处理的波长为808nm,强度为1W/cm2,时间为10min。
[0015]还提供一种金纳米颗粒改良的血浆基质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S1、在玻璃血浆基质采血管内加入金纳米颗粒,然后再加入全血样品,得到混合溶液,将所述混合溶液离心2min~8min,得到上层血浆基质;
[0017]S2、将S1中得到的上层血浆基质用专用器械盒压制成膜状后,再用所述近红外光照射处理,制得金纳米改良的血浆基质膜。
[0018]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9]1、本专利技术通过掺入金纳米颗粒,在近红外光照射条件下,可均匀加热液态血浆基质,使其更快成凝胶,内部纤维蛋白网络形成更为致密,增加血浆基质产物机械强度,延长降解时间。
[0020]2、本专利技术方法通过掺入金纳米颗粒,血浆基质膜中的金纳米颗粒可以起到促进成骨作用,并且在近红外光光照下能够均匀加热血浆基质膜,从而增高其强度,该金纳米颗粒改良的血浆基质膜能够提高引导骨再生效果,拓宽适应症。
[0021]3、本专利技术制备的金纳米颗粒改良的血浆基质膜具有的纤维蛋白结构更为致密、强度更高、降解更慢、成果效果更好的特点,解决了目前固态血浆基质膜强度不足够、降解过快、骨再生活性低等问题。
[0022]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实施例1中金纳米颗粒改良的血浆基质的制备过程。
[0024]图2是实施例1中制得的金纳米颗粒改良的血浆基质凝胶和对比例1制得的普通液态血浆基质凝胶凝固时间图。
[0025]图3是实施例2中金纳米颗粒改良的血浆基质膜的制备过程。
[0026]图4是实施例2中制得的金纳米颗粒改良的血浆基质膜和对比例2制得的普通血浆基质膜的超微结构示意图。
[0027]图5是实施例2中制得的金纳米颗粒改良的血浆基质膜和对比例2制得的普通血浆基质膜的拉伸性能测试图。
[0028]图6是实施例2中制得的金纳米颗粒改良的血浆基质膜和对比例2制得的普通血浆基质膜的降解速度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实施例1
[0030]本实施例金纳米颗粒改良的血浆基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1]S1、在塑料血浆基质采血管内采用喷涂方式加入粒径为100nm的金纳米颗粒,然后再加入10mL全血样品,得到混合溶液,将所述混合溶液迅速放入水平离心机中在离心力为500
×
g的条件下离心8min,得到上层液态血浆基质;
[0032]所述全血样品于志愿者肘窝处采集;所述塑料血浆基质采血管购于普莱美盾;所述混合溶液中金纳米颗粒的浓度为0.1mM;所述全血样品中血小板的含量为100
×
109/升~300
×
109/升;
[0033]S2、将S1中得到的上层液态血浆基质用注射器收集后,采用近红外光照射处理10min,所述近红外光照射处理的波长为808nm,强度为1W/cm2,得到金纳米颗粒改良的血浆基质。
[0034]本专利技术选取2000~3000个志愿者的全血样品进行本实施例S1

S2处理,得到的金纳米颗粒改良的血浆基质均具有凝胶结构更稳定、具有更好的流变性能、降解更慢、成骨和成软组织效果更好的特点。
[0035]对比例1
[0036]本对比例制备普通液态血浆基质的方法于实施例1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对比例在塑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纳米颗粒改良的血浆基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血浆基质采血管内加入金纳米颗粒,然后再加入全血样品,得到混合溶液,将所述混合溶液离心2min~8min,得到上层血浆基质;S2、将S1中得到的上层血浆基质采用近红外光照射处理,得到金纳米颗粒改良的血浆基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纳米颗粒改良的血浆基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全血样品的用量为10mL;所述血浆基质采血管为塑料血浆基质采血管或玻璃血浆基质采血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纳米颗粒改良的血浆基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入S1中所述金纳米颗粒的粒径为10nm~150n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纳米颗粒改良的血浆基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混合溶液中金纳米颗粒的浓度为0.005mM~0.5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峰魏焱王宇蓝张晓欣邱韵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