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声器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3697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37
本申请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扬声器及电子设备。扬声器包括基底、壳体、支撑结构和驱动层,基底具有承载面;壳体设置于基底的承载面,壳体与基底的承载面之间形成有空腔,且壳体上设有开口,支撑结构和驱动层均设置在空腔中,支撑结构连接在壳体的第一侧壁上,驱动层包括振膜和换能器,且驱动层连接在支撑结构远离第一侧壁的一端,沿第一方向,振膜的两端均设置有换能器,换能器与支撑结构固定连接,沿第二方向,驱动层的两侧与支撑结构之间均具有第一间隙,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之间呈设定夹角,夹角大于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扬声器及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终端
,尤其涉及到一种扬声器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压电扬声器是采用压电材料作为驱动单元的一种扬声器,结合微机电系统方法可以进一步得到高性能微型扬声器。微型扬声器具有响应频率宽、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是新型扬声器的重要发展方向。
[0003]现有的微型扬声器的有效空气推动面积较小,导致微型扬声器扬声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扬声器,可提高有效空气推动面积,提高扬声器的性能。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扬声器,包括基底、壳体、支撑结构和驱动层,所述基底具有承载面;所述壳体设置于所述基底的承载面,所述壳体与所述基底的承载面之间形成有空腔,且所述壳体上设有开口;所述支撑结构设置于所述空腔中,且所述支撑结构连接于所述基底的承载面上;驱动层包括振膜和换能器,且驱动层连接于所述支撑结构远离所述基底的承载面的一端;其中,沿第一方向,振膜的两端均设置有换能器,所述换能器与所述支撑结构固定连接,沿第二方向,所述驱动层的两侧均与所述支撑结构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之间呈设定夹角,所述夹角大于0
°
小于180
°
。具体的,换能器在音频信号驱动下可以发生弯曲运动,带动振膜可以沿垂直振膜所在的平面方向振动,换能器和振膜作为驱动结构共同推动空气发声,以增加有效空气推动面积,提高扬声器的性能。另外,沿第二方向,振膜和换能器的两侧与支撑结构均存在第一间隙,进而可以增加换能器的自由度,使换能器和振膜在运动时,不受支撑结构的限制,以使换能器的弯曲运动以及振膜的振动幅度增加。
[0006]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扬声器,包括基底、壳体、支撑结构和驱动层,所述基底具有承载面;所述壳体设置于所述基底的承载面,所述壳体与所述基底的承载面之间形成有空腔,且所述壳体上设有开口;支撑结构设置在空腔中,且支撑结构连接在基底的承载面上,驱动层位于支撑结构远离所述基底的承载面的一端,其中,驱动层包括振膜和用于将振膜连接在支撑结构上的多个换能器,其中,位于所述振膜至少一侧的换能器包括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子驱动部和将所述至少两个子驱动部连接的连接层。具体而言,换能器在音频信号的驱动下可以发生弯曲运动,带动振膜可以沿垂直振膜所在的平面方向振动,换能器和振膜共同推动空气发声,以增加有效空气推动面积,提高扬声器的声学性能。另外,将振膜至少一侧的换能器设置成多个的形式,可以有利于振膜该侧的换能器释放应力,提升驱动的位移量。
[0007]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上述任意方面中的技术方案中的扬声器。其中,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蓝牙耳机、音响、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等,其中,可穿戴设备可以是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头显、智能眼镜等,
电子设备中采用该扬声器,可以使电子设备具有较好的音效。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扬声器应用于电子设备中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扬声器的一种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0]图2b为图2a中振膜振动的示意图;
[0011]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扬声器的一种俯视图;
[0012]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扬声器的又一种俯视图;
[0013]图5为图4的侧视图;
[0014]图6a至图6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扬声器中换能器设置于支撑结构上的局部侧视图;
[0015]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扬声器的又一种侧视图;
[0016]图8a至8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扬声器中加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扬声器的又一种俯视图;
[0018]图10为图9的侧视图;
[0019]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扬声器的又一种俯视图;
[0020]图12为图11的侧视图;
[0021]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扬声器的又一种俯视图;
[0022]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俯视图。
[0023]附图标记:
[0024]1‑
基底;101

承载面;10

壳体;11

开口;12

空腔;13

腔体;20

支撑结构;30

驱动层;31

换能器;101

承载面;310

第一电极;311

第一压电材料;312

第二电极;313

连接层;314

第二压电材料;315

第三电极;316

子驱动部;317

连接层;32

振膜;320

折环结构;40

第一间隙;50

弹性密封结构;51

弹性连接件;52

弹性层;60

第二间隙;70

加强结构;71

镂空部;100

外壳;200

扬声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26]目前,扬声器多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以提升电子设备播放声音的效果,比如提高播放音量,优化播放效果等。目前,扬声器的分类较多,但其原理一般是将电信号通过磁场转换成声音信号,以空气为介质传播。扬声器是一种电声转换部件,它将声音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从发展的历史看,曾出现过各种各样的扬声器,例如:电动式扬声器、电磁式扬声器,晶体扬声器、静电扬声器等。
[0027]具有扬声器的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耳机、音响、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折叠终端设备、电视等具有扬声器的其他形态的电子设备。其中,可穿戴设备可以是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头显、智能眼镜等。图1所示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以手机为例进行阐述。
[0028]手机可以包括外壳100和扬声器200,扬声器200设置在外壳100中,在一些实施例
中,扬声器200在发声时,通常利用连接元件将压电执行器位移传递到振膜上,由于连接元件在中心单点推动球顶,对球顶刚度要求高,不利于扬声器200获得高性能。而采用压电悬臂梁同时作为执行器和振膜结构的方案由于压电片发生弯曲变形,中心位移大,固定端位移小,整体位移非平动,有效空气推动面积较小,导致扬声效果欠佳。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结构以实现位移传递效率和有效空气推动面积的提升,从而提高扬声效果。
[0029]为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扬声器,可以提高有效空气推动面积,提升振膜位移量,提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所述基底具有承载面;壳体,所述壳体设置于所述基底的承载面,所述壳体与所述基底的承载面之间形成有空腔,且所述壳体上设有开口;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设置于所述空腔中,且所述支撑结构与所述承载面连接;驱动层,所述驱动层包括振膜和换能器,且所述驱动层连接于所述支撑结构远离所述基底的承载面的一端;其中,沿第一方向,所述振膜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换能器,所述换能器与所述支撑结构固定连接,沿第二方向,所述驱动层的两侧与所述支撑结构之间均具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之间呈设定夹角,所述夹角大于0
°
小于180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密封结构,所述弹性密封结构与所述驱动层沿第三方向排列,且所述支撑结构与所述基底在所述第三方向排列;在所述第三方向,所述弹性密封结构与所述驱动层和/或所述支撑结构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与所述第一间隙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密封结构包括弹性层和至少一个弹性连接件,所述弹性层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弹性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弹性层连接,所述弹性连接件的第二端与所述支撑结构或所述驱动层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层在所述承载面上的投影与所述驱动层在所述承载面上的投影部分重合,所述弹性层在所述承载面上的投影与所述支撑结构在所述承载面上的投影部分重合。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层在所述基底的承载面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一间隙在所述承载面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隙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小于等于10um。7.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间隙的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高度小于等于2um。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膜上具有至少一个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靠近所述驱动层的边缘设置。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结构为折环结构,所述折环结构为波纹状或Z字型折环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磊秦仁轩赵文畅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