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深沟槽结构的SiCMPS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3600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沟槽结构的SiC MPS二极管及其制作方法,包括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深沟槽结构的SiC MPS及其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功率半导体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深沟槽结构的SiC MPS二极管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碳化硅(SiC)材料具有禁带宽度大、临界击穿电场强、热导率高及抗辐射性等优点,是制作功率半导体器件的理想材料。与Si相比,SiC基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击穿电压更高、导通压降更低、工作频率更高、体积更小及更可靠的高温稳定性,更适合于电力电子电路。目前,SiC JBS二极管既具有PiN二极管的高击穿电压、低正向压降,又具有SBD的低开启电压、快速开关等优势,因此SiC JBS是最先进入产业化的碳化硅商业产品。
[0003]然而,为了发挥SiC材料的优势,SiC器件被应用于高温、高压和大功率等应用领域,因此可靠性是器件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议题。对于SiC JBS,抗浪涌电流冲击能力是其一个非常重要的设计指标。
[0004]为了提升SiC JBS的抗浪涌能力,研究者们在SiC JBS的基础上,开发出了SiC MPS(Merged PiN Schottky)二极管,在SiC MPS中,除了小尺寸p
+
区外,还有用于提升器件抗浪涌可靠性的大尺寸p
+
区,其中小尺寸p
+
区作用与SiC JBS中的p
+
区相同,大尺寸p
+
区的作用在于提高器件的抗浪涌能力。
[0005]对于SiC MPS,在小电压水平,器件导通与SiC JBS一致,此时压降为正向压降;当器件的正向偏压超过一定数值时,MPS 二极管中的 p
+
区就会导通,并向外延层中注入少数载流子,从而使器件进入双极导通模式,对应的压降为双极正向压降。
[0006]为了获得更好的双极导通性能,降低双极正向压降,提升抗浪涌能力,2006年,德国 Infineon 公司生产了第一款商业化的 600V/4A等级SiC MPS二极管,其采用六角形排布的元胞设计,实现了8~9倍额定电流的浪涌可靠性。
[0007]Rui Liu等人2021年在文章《Low forward voltage of 1.2kV

20A 4H

SiC JBS rectifiers: the impact of thinning process》中报道了具有浅沟槽结构的SiC JBS结构,其中浅沟槽的深度为0.4μm,p
+
区离子注入深度为0.6μm。实验结果发现,该结构拥有更低的正向压降,抗浪涌能力更强且可靠性更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具有深沟槽结构的SiC MPS二极管及其制作方法,降低PN结势垒高度,同时增大有效通流面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抗浪涌能力弱导致器件热失效的问题。
[0009]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深沟槽结构的SiC MPS二极管,包括n
+

SiC衬底,衬底上依次为n

SiC漂移区,n

SiC漂移区上表面具有若干倒锥型沟槽,在沟槽内部填充p
+

SiC区,正面覆盖有阳极电极,衬底背面覆盖阴极电极。
[0010]本专利技术的特点还在于,衬底材料为重掺杂n型SiC,衬底掺杂浓度为5x10
18
cm
‑3~2x10
19
cm
‑3,衬底的厚度为~350μm;n

SiC漂移区的掺杂浓度为5x10
15
cm
‑3~2x10
16
cm
‑3,n

SiC漂移区的厚度为6.6μm~33.0μm;n

SiC上表面的若干倒锥型沟槽,沟槽的表面宽度为2.0μm~3.0μm,沟槽底部的最小宽度为1.0μm,沟槽的垂直深度为1.0μm~3.0μm;在沟槽内部外延生长形成p型SiC,掺杂浓度为5x10
18
cm
‑3~1x10
19
cm
‑3。
[0011]整个芯片正面溅射电极材料为Ti/Ni/Ti,电极厚度为10nm~1000nm;如此,在p
+

SiC区上表面形成欧姆接触电极,在沟槽与沟槽之间的n

SiC漂移区上表面形成肖特基接触电极;然后,整个正面溅射厚Al形成阳极Pad,Al的厚度2000nm~4000nm;进一步地,正面淀积无机SiO2和有机PI钝化;将衬底减薄至100μm~180μm,背面溅射的欧姆接触电极材料为Ni,欧姆电极厚度为10nm~1000nm。背面蒸发厚Ag形成阴极Pad,Ag的厚度1000nm~2000nm。
[0012]上述的一种具有深沟槽结构的SiC MPS二极管的制作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n
+

SiC衬底进行清洗处理后,在n
+

SiC衬底上表面向上外延生长n

SiC漂移区;步骤2、在n

SiC漂移区上表面生长一层厚SiO2层,再对SiO2层进行光刻并显影,采用多步干法刻蚀形成若干倒锥型沟槽;步骤3、在经步骤2得到的沟槽内部外延生长形成p
+

SiC区;步骤4、在芯片的正面溅射Ti/Ni/Ti组合金属,因此在p
+

SiC上形成欧姆接触电极;在n

SiC漂移区上表面形成肖特基接触电极;正面溅射厚金属Al形成阳极Pad,并沉积SiO2和PI形成钝化层;步骤5、n
+

SiC衬底进行减薄;减薄n
+

SiC衬底的方法有化学机械抛光法、研磨法、干式抛光法、实发腐蚀法、等离子辅助化学腐蚀法、常压等离子腐蚀法中的一种或多种;步骤6、减薄n
+

SiC衬底后,在n
+

SiC衬底的下表面溅射Ni金属并激光退火形成阴极欧姆接触电极;步骤7、在背面阴极蒸发厚Ag金属形成阴极Pad,得到一种具有深沟槽结构的SiC MPS二极管。
[0013]本专利技术的特点还在于,步骤1中,n
+

SiC衬底为4H

SiC单晶衬底、6H

SiC单晶衬底或者3C

SiC单晶衬底,n
+

SiC衬底的厚度为350μm。
[0014]步骤2中,n

SiC漂移区上表面形成的沟槽的深度为1.0μm~3.0μm,沟槽上表面的宽度为2.0μm~3.0μm,沟槽底部的最小宽度为1.0μm;整个沟槽斜角趋势呈~45
°

[0015]步骤3中,p
+

SiC的浓度为5x10...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深沟槽结构的SiC MPS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n
+

SiC衬底(1),衬底(1)上方为n

SiC漂移区(2),n

SiC漂移区(2)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干法刻蚀形成的倒锥型的沟槽(3),沟槽(3)底部为p
+

SiC区(4),最上方正面覆盖阳极金属电极(5),衬底(1)的下表面覆盖阴极金属电极(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深沟槽结构的SiC MPS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n
+

SiC衬底(1)的掺杂浓度为5x10
18
cm
‑3~2x10
19
cm
‑3,衬底(1)的厚度减薄为100~180μm;n

SiC漂移区(2)的掺杂浓度为5x10
15
cm
‑3~2x10
16
cm
‑3,n

SiC漂移区(2)的厚度为6.6μm~33.0μm;n

SiC漂移区(2)上表面的若干沟槽(3),沟槽(3)的上表面宽度为2.0μm~3.0μm,沟槽(3)的底部最小宽度为1.0μm,沟槽(3)的深度为1.0μm~3.0μm;在沟槽(3)内部外延生长厚度度约1.0μm~3.0μm厚的p
+

SiC区(4),p
+

SiC区(4)掺杂浓度为5x10
18
cm
‑3~1x10
19
cm
‑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深沟槽结构的SiC MPS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金属电极(5)的材料为Ti/Ni/Ti/Al合金,阳极金属电极(5)的厚度为2000nm~4000nm;所述阴极金属电极(6)材料为Ni/Ag合金,阴极金属电极(6)的厚度为2000nm~3000nm。4.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深沟槽结构的SiC MPS二极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n
+

SiC衬底(1)进行清洗处理后,在n
+

SiC衬底(1)上表面向上外延生长n

SiC漂移区(2);步骤2、在n

SiC漂移区(2)上表面生长一层厚SiO2层,再对SiO2层进行光刻并显影,采用多步干法刻蚀形成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青曹琳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龙飞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