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广义成本阻抗的港口集疏运系统评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运输工程
,尤其是一种基于广义成本阻抗的港口集疏运系统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港口作为交通运输系统中海向与陆向交汇的关键节点,承担着人员、货物等的集散功能,对区域经济发展发挥着引导与汇聚的作用。港口对于区域经济的积极作用一方面源于港口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经济基础等社会基础条件,另一方面需要高效的港口集疏运系统作为实现港口与腹地经济良性互动的保障。多式联运作为现代交通运输体系建设重要内容,在提高交通运输效率、降低货物运输成本、实现交通运输系统节能减排等方面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从目前各国港口的具体实践来看,多式联运也是提高港口集疏运系统效率的有效方案之一。然而多式联运情景下的港口集疏运系统涉及到多种运输方式、多种运输通道的组合,因此,建立更加科学、全面的评价方法对于港口的集疏运系统的评价与优化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0003]目前针对多式联运情景下港口集疏运系统的评价,主要采用构建指标体系的方法,具体技术路线为:首先分析影响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广义成本阻抗的港口集疏运系统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构建层次分析模型;步骤2、构建适站量和适站量系数,结合已知物流总量,进行各物流站点物流量测算;步骤3、确定广义成本阻抗函数计算集疏运系统的广义成本及可达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广义成本阻抗的港口集疏运系统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构建层次分析模型,具体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如下:目标层:将总集装箱物流量分摊到区域的各个区域,即求得区域集装箱集聚指数;准则层:一级指标层,物流入驻各个区域时的最关心因素,即区域发达性、交通便利性和运输经济性;递阶层:影响一级指标层的各种因素;其中区域发达性考虑的要素包括:区域资源禀赋、区域平均GDP、区域产业结构、区域人口密度和区域空间满足率;交通便利性考虑的要素包括:物流路网密度、交通基础设施水平、运输组织度、区域运输管理水平;运输经济性考虑的要素包括:运输成本和货运周转系数。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广义成本阻抗的港口集疏运系统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适站量是指进入运输枢纽区域内,并由其进行处理的货物吞吐量;适站量系数是指划定区域内的物流量占其所在大区域内货运总量的比例;物流总量、适站量和适站量系数的关系如下:W
适
=γ
×
W
总
优选的,目标区域的区域适站量系数具体确定方法如下:γ=W1×
a1+W2×
a2+W3×
a3其中,γ为目标区域的区域适站量系数;W1、W2、W3分别表示为区域发达性、交通便利性、运输经济性三个指标的权重值;a1、a2、a3表示目标区域分别在区域发达性、交通便利性、运输经济性三个对应指标中相较于其他区域的权重值,W
总
表示物流总量,W
适
表示适站量。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广义成本阻抗的港口集疏运系统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广义成本阻抗函数是指综合考虑了物流成本、时间成本和环境成本,通过物理关系将其构建为重力模型的阻抗函数。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广义成本阻抗的港口集疏运系统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通过量化指标反应集疏运系统的经济性,即物流成本因子,具体确定方法如下:其中,物流成本因子是运输距离的体现,反映了港口集疏运系统中货物运输的空间距离对于运输成本的影响,即单位运输距离的运输成本;受不同运输方式的影响,将港口的集疏运系统中的单个运输过程根据运输方式不同划分为若干个路段k,对各路段k分别根据其运输方式计算其物流成本,各物流成本因子计算公式如下:其中,分别为路段k上基础公路、铁路、水路物流成本;dk为第k条路段的长度;f
car
为公路运输单价,f
rail
为铁路运输单价,f
ship
为水运单价,q
k
为路段k上货流量。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广义成本阻抗的港口集疏运系统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通过量化指标反应集疏运系统的时效性,即时间成本因子,具体确定方法如下:
其中,时间成本因子是港口集疏运系统中货物运输时效性的反应,交通基础设施的容量和运输方式的种类是影响时间成本的关键要素;受不同运输方式影响,各运输方式时间阻抗公式如下:(1)公路运输时间阻抗其中,t
k
为货物的运输时间,单位为小时;为路段k的自由流行驶时间,等于路段长度和自由流速度的比值;q
k
为路段k上的货流量;F
k
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广生,鱼童,邓夕贵,吕威,杨彦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