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用刮板输送机用电驱动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驱动系统
,涉及一种矿用刮板输送机用电驱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采煤机功率的不断提升,应用在采煤机系统中的刮板输送机的功率也在逐渐增加,相应的刮板输送机用电驱动系统的功率也在逐渐增加,刮板输送机用电驱动系统由驱动电机与控制器集成组成,由于功率的增加,对电驱动系统的散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电驱动系统在持续工作期间,确保驱动电机与控制器的可靠散热。
[0003]现有电驱动系统的散热方式为机壳上设置冷却水道,转轴上安装冷却风扇,但是此种冷却方式不能有效冷却驱动电机与控制器,导致电驱动系统长时间工作容易出现过热,甚至烧毁电驱动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用刮板输送机用电驱动系统。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矿用刮板输送机用电驱动系统,包括电机与控制器,所述电机包括机壳、定子组件、转子组件、转轴,所述定子组件固定在机壳上,所述转子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用刮板输送机用电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与控制器,所述电机包括机壳、定子组件、转子组件、转轴,所述定子组件固定在机壳上,所述转子组件固定在转轴上,转轴沿轴向可旋转地安装在机壳上,转子组件置于定子组件内,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与定子绕组,所述定子绕组包括多个线圈,每个所述线圈具有两个引线端,所述控制器包括散热板以及驱动电路板,所述散热板固定在机壳的右端,并且在所述散热板与机壳之间形成冷却腔室,所述驱动电路板固定在散热板右端,所有线圈的引线端分别依次贯穿机壳、冷却腔室、散热板及驱动电路板,在所述驱动电路板上设有多个用于夹持引线端的夹持件;所述转子组件包括转子铁芯、右端板、左端板、冷却液引导圈及冷却液喷管,转子铁芯两侧分别固定有左端板与右端板,所述冷却液引导圈固定在左端板上,冷却液喷管自机壳的左端盖贯穿伸入机壳内,冷却液喷管向冷却液引导圈内喷射冷却液,冷却液经转子组件和转轴进入冷却腔室。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用刮板输送机用电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子铁芯上沿轴向贯穿设置有轴向冷却通道,在所述左端板上与所述轴向冷却通道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冷却液进入孔,在所述右端板上沿径向设置有径向冷却通道,所述径向冷却通道的顶端与所述轴向冷却通道相连通,所述转轴沿轴向依次贯穿左端板、转子铁芯及右端板,且所述转轴包括实心体段和空心体段,所述空心体段的左端与径向冷却通道的底端相连通,右端安装有单向导通阀,在所述机壳的左端盖和右端盖上分别设有用于转轴穿过的安装孔,转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安装孔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矿用刮板输送机用电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引导圈包括环形体,环形体的左端面向内延伸形成第一环形凸台,环形体的右端面固定在所述左端板上,所述冷却液引导圈与左端板之间形成一间隔区域,冷却液喷管的喷头伸入所述间隔区域内,向该间隔区域内喷射冷却液,冷却液自冷却液进入孔依次流向轴向冷却通道、径向冷却通道及转轴的空心体段,然后通过单向导通阀进入冷却腔室内。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用刮板输送机用电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的右端盖包括第一圆盘本体,在第一圆盘本体朝向控制器一侧的外缘向右侧延伸形成第二环形凸台,沿第二环形凸台向内周向均匀分布有多个第一U型凸筋,所述散热板包括第二圆盘本体,在第二圆盘本体朝向机壳一侧的外缘向左侧延伸形成第三环形凸台,沿第三环形凸台向内周向均匀分布有多个第二U型凸筋,所述第二U型凸筋的数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昊,朱玉芹,张黎,王雷,杨闯,姜宇,许国峰,王森,闫鸿魁,鲍洁秋,陈楠,冷月妍,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