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机转子结构和电机,电机转子结构包括:转轴、转子轴套、动平衡盘、第一动平衡件和第二动平衡件,所述转子轴套套设于所述转轴的外周,且所述转子轴套的轴向一端设置有法兰盘,所述动平衡盘设置于所述转子轴套的轴向另一端,且所述法兰盘上以轴向方向延伸地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动平衡孔,所述第一动平衡件能够插入所述第一动平衡孔中,所述动平衡盘上以轴向方向延伸地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动平衡孔,所述第二动平衡件能够插入所述第二动平衡孔中。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不用对电机转子主体结构进行切削而形成减重孔,不会影响转子的重复利用,提高转子主体的通用性,并且能快速调整转子动平衡。子动平衡。子动平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转子结构和电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
,具体涉及一种电机转子结构和电机。
技术介绍
[0002]电机由转子和定子两部分组成,转子的动平衡对电机的性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转子不平衡质量的惯性力或惯性力矩是造成旋转机械产生振动的主要原因之一,要消除或减少电机的振动,首先考虑的主要方法是对转子进行平衡,使得机器的振动限制在允许的范围内。传统的电机转子铁芯通过在两端面减重,减重一般使用切割机切削金属,该方法有着非常大的弊端,具有非常大的安全隐患,而且切削量不易控制,通过切削做动平衡的转子,不可重复利用,可以说是一次性用品,严重浪费资源。
[0003]专利CN 206595790 U提出一种能够进行动平衡校正的转子结构,它的转子轴上设置有转子,转子上均布有多个动平衡孔,动平衡孔与动平衡钉相配合,所述的动平衡孔为通孔;但是通孔对于较长的转子有一定的加工难度,而且其设计动平衡钉是非标件不具有通用性,并且动平衡钉没有螺纹,动平衡钉的轴向位置难以保证,在转子高速运转的情况下有安全隐患。
[0004]专利CN 202840717 U提出了转子总成,在转子铁芯两侧设置铝环,铝环的外表面均布有多个凹槽,通过在铝环上进行径向减重加工,提高转子的动平衡,但是减重需要进行手动减重,其有两个不足,其一不足是切削产生的铁屑极易进入电机转子内部,从而严重威胁转子安全,其二不足是手动切削难以控制,减重量需反复检测,严重浪费时间和人力。
[0005]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电机转子结构通过切削形成减重孔等结构来实现减重和动平衡,导致转子不可重复利用,通用性差,并且通孔对于较长的转子加工难度较大,切削产生的铁屑易进入电机转子内部而影响转子安全,手动切削难以控制减重量等技术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研究设计出一种电机转子结构和电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电机转子结构通过切削形成减重孔等结构来实现减重和动平衡,导致转子不可重复利用,通用性差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电机转子结构和电机。
[0007]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机转子结构,其包括:
[0008]转轴、转子轴套、动平衡盘、第一动平衡件和第二动平衡件,所述转子轴套套设于所述转轴的外周,且所述转子轴套的轴向一端设置有法兰盘,所述动平衡盘设置于所述转子轴套的轴向另一端,且所述法兰盘上以轴向方向延伸地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动平衡孔,所述第一动平衡件能够插入所述第一动平衡孔中,所述动平衡盘上以轴向方向延伸地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动平衡孔,所述第二动平衡件能够插入所述第二动平衡孔中。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子轴套包括轴套主体,所述轴套主体为圆柱筒体结构,所述法兰盘设置于所述轴套主体的轴向一端且与所述轴套主体固定,所述法兰盘的外径大
于所述轴套主体的外径,所述第一动平衡孔从所述法兰盘的轴向一端贯穿至轴向另一端。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平衡盘套设于所述轴套主体的轴向另一端的外周上,且所述动平衡盘的外径大于所述轴套主体的外径,所述第二动平衡孔从所述动平衡盘的轴向一端贯穿至轴向另一端。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轴套主体的外周还套设有转子端环,所述转子端环与所述法兰盘的轴向端面相接,沿着所述转子轴套的径向方向所述第一动平衡孔位于所述轴套主体外周的径向外侧;所述转子端环上沿轴向延伸地设置有第三动平衡孔,所述第三动平衡孔与所述第一动平衡孔相对,使得所述第一动平衡件还能插入所述第三动平衡孔中。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法兰盘的轴向端面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轴套主体相接,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转子端环相接,且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径向外周,所述第一动平衡件能够依次穿设所述第一动平衡孔和所述第三动平衡孔。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轴套主体的外周且位于所述转子端环与所述动平衡盘之间还设置有多个磁钢,在所述磁钢的外周还套设有护套。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平衡盘和所述转子端环均为金属不导磁的材料制成;和/或,所述第一动平衡件和所述第二动平衡件均为螺纹件。
[0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法兰盘上还沿轴向开设有注油孔,所述注油孔沿轴向与所述轴套主体的外周面与内周面之间的位置相对,且所述注油孔从所述法兰盘的远离所述轴套主体的轴向端面延伸至所述轴套主体的内部;
[0016]所述轴套主体的径向内周面还设置有油槽,所述油槽从所述轴套主体的径向内周面朝径向向外的方向凹陷形成,使得所述油槽的径向内侧与所述转轴相接,且所述油槽与所述注油孔连通。
[00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沿着所述转子轴套的轴向,所述油槽位于所述转子端环与所述动平衡盘之间,所述注油孔延伸至所述轴套主体的内部的一端也位于所述转子端环与所述动平衡盘之间并与所述油槽连通。
[00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油槽为环形油槽;所述注油孔为至少两个,其中至少一个能够从所述法兰盘外引入油并进入至所述油槽中,至少一个注油孔与所述油槽连通能够用于将所述油槽中的油排出。
[001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需要对所述转子轴套与所述转轴拆卸时,将所述油槽中充满油,再将用于排油的注油孔关闭,向用于注油的注油孔中通入气体,以将所述转子轴套与所述转轴进行分离。
[00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注油孔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能够与螺纹件配合以对所述注油孔进行关闭和打开的控制。
[00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油槽沿所述转子轴套的径向方向的深度为1~3mm,所述油槽沿所述转子轴套的轴向的长度为所述转子轴套的轴向长度的一半。
[002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法兰盘为圆环状柱体结构,所述第一动平衡孔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动平衡孔沿着所述法兰盘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动平衡件为至少一个,且所述第一动平衡件能够根据电机转子结构的偏心力而被设置到对应的第一动平衡孔中;
[0023]所述动平衡盘为圆环状柱体结构,所述第二动平衡孔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动平衡孔沿着所述动平衡盘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动平衡件为至少一个,且所述第二动平衡件能够根据电机转子结构的偏心力而被设置到对应的第二动平衡孔中。
[002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机,其包括前述的电机转子结构。
[002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机转子结构和电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6]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电机转轴的外周套设转子轴套,并在转子轴套的轴向一端设置法兰盘,能够在对转子端环进行定位和安装的同时还在法兰盘上开设的第一动平衡孔,能够将第一动平衡件插入第一动平衡孔中以对电机转子结构的轴向一端的动平衡进行调节,在转子轴套的轴向另一端设置动平衡盘,并且在动平衡盘上设置第二动平衡孔,使得第二动平衡件插入第二动平衡孔中以能够有效地对电机转子结构的轴向另一端的动平衡进行调节,本专利技术不用对电机转子主体结构进行切削而形成减重孔,不会影响转子的重复利用,提高转子主体(包括转轴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轴(1)、转子轴套(2)、动平衡盘(3)、第一动平衡件和第二动平衡件,所述转子轴套(2)套设于所述转轴(1)的外周,且所述转子轴套(2)的轴向一端设置有法兰盘(21),所述动平衡盘(3)设置于所述转子轴套(2)的轴向另一端,且所述法兰盘(21)上以轴向方向延伸地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动平衡孔(4),所述第一动平衡件能够插入所述第一动平衡孔(4)中,所述动平衡盘(3)上以轴向方向延伸地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动平衡孔(5),所述第二动平衡件能够插入所述第二动平衡孔(5)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轴套(2)包括轴套主体(22),所述轴套主体(22)为圆柱筒体结构,所述法兰盘(21)设置于所述轴套主体(22)的轴向一端且与所述轴套主体(22)固定,所述法兰盘(21)的外径大于所述轴套主体(22)的外径,所述第一动平衡孔(4)从所述法兰盘(21)的轴向一端贯穿至轴向另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平衡盘(3)套设于所述轴套主体(22)的轴向另一端的外周上,且所述动平衡盘(3)的外径大于所述轴套主体(22)的外径,所述第二动平衡孔(5)从所述动平衡盘(3)的轴向一端贯穿至轴向另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轴套主体(22)的外周还套设有转子端环(6),所述转子端环(6)与所述法兰盘(21)的轴向端面相接,沿着所述转子轴套(2)的径向方向所述第一动平衡孔(4)位于所述轴套主体(22)外周的径向外侧;所述转子端环(6)上沿轴向延伸地设置有第三动平衡孔,所述第三动平衡孔与所述第一动平衡孔(4)相对,使得所述第一动平衡件还能插入所述第三动平衡孔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盘(21)的轴向端面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轴套主体(22)相接,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转子端环(6)相接,且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径向外周,所述第一动平衡件能够依次穿设所述第一动平衡孔(4)和所述第三动平衡孔。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主体(22)的外周且位于所述转子端环(6)与所述动平衡盘(3)之间还设置有多个磁钢(7),在所述磁钢(7)的外周还套设有护套(8)。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平衡盘(3)和所述转子端环(6)均为金属不导磁的材料制成;和/或,所述第一动平衡件和所述第二动平衡件均为螺纹件。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盘(21)上还沿轴向开设有注油孔(9),所述注油孔(9)沿轴向与所述轴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圆强,谢芳,刘伟健,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