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基有机发光二极管微显示器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3486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硅基有机发光二极管微显示器,包括驱动电路衬底、设置于所述驱动电路衬底上的凸面层和设置于凸面层上的阳极,凸面层的表面为圆弧面,阳极为朝向驱动电路衬底外侧凸出且与凸面层的表面为同轴设置的圆弧形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硅基有机发光二极管微显示器,使用凸面型的阳极结构,可以提高Micro OLED微显示器的亮度和视角。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硅基有机发光二极管微显示器的制备方法。种硅基有机发光二极管微显示器的制备方法。种硅基有机发光二极管微显示器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硅基有机发光二极管微显示器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二极管
,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硅基有机发光二极管微显示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等近眼显示市场的发展,微显技术也在进一步发展,包括Micro OLED,Micro LED,高分辨率LCD,硅基液晶(LCOS)和数字光处理(DLP)等。和其它微显技术相比,硅基有机发光二极管微显示器(Micro OLED)因为高分辨率、高色域、高对比度、高刷新率、低功耗、低发热、结构简单体积小、便携性好等优点,在近眼显示领域具备很大竞争力。一般OLED显示器尺寸5

8英寸,分辨率300

500PPI,像素尺寸20

50um,但是由于微显示芯片≤1英寸,分辨率≥3000PPI,芯片面积更小,像素数量更多导致像素面积很小,只有2

3um,发光面积变小,所以Micro OLED亮度比较低。Eye box代表近眼显示光学模组与眼球之间的一块锥形区域,也是显示内容最清晰的区域,超出该区域可能会出现图像扭曲、显色错误,甚至不显示内容等问题。Eye box最小尺寸是人眼瞳孔尺寸(大约4mm),但对于近眼显示器,观看者的眼睛可以自由移动。为了支持这种眼睛运动,eye box需要在每个方向增加至少数毫米。同时不同人有着不同的瞳距(IPD),为了支持这种差异化,eye box需要进一步增加至少10mm,理想情况下是20mm。所以要求微显示器有较大的视角,保证人眼移动过程中,和对不同瞳间距的人,不会发生亮度衰减太大、偏色、显示异常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硅基有机发光二极管微显示器,目的是提高亮度和视角。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硅基有机发光二极管微显示器,包括驱动电路衬底、设置于所述驱动电路衬底上的凸面层和设置于凸面层上的阳极,凸面层的表面为圆弧面,阳极为朝向驱动电路衬底外侧凸出且与凸面层的表面为同轴设置的圆弧形结构。
[0005]所述的硅基有机发光二极管微显示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驱动电路衬底上的像素定义层以及覆盖像素定义层和所述阳极的有机发光层。
[0006]所述有机发光层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平坦部和第一圆弧部,第一平坦部覆盖所述像素定义层,第一圆弧部覆盖所述阳极且第一圆弧部与阳极为同轴设置。
[0007]所述第一平坦部和所述第一圆弧部均设置多个,各个第一圆弧部分别位于每相邻的两个第一平坦部之间。
[0008]所述的硅基有机发光二极管微显示器还包括阴极,阴极包括相连接的第二平坦部和第二圆弧部,第二平坦部覆盖所述第一平坦部,第二圆弧部覆盖所述第一圆弧部。
[0009]所述第二平坦部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平坦部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二圆弧部的数量与
所述第一圆弧部的数量相同。
[0010]所述的硅基有机发光二极管微显示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阴极上的封装层。
[0011]所述凸面层的表面的弧度不大于180度。
[00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硅基有机发光二极管微显示器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0013]S1、制备驱动电路衬底;
[0014]S2、制备凸面层;
[0015]S3、制备阳极;
[0016]S4、制备像素定义层;
[0017]S5、制备有机发光层;
[0018]S6、制备阴极;
[0019]S7、制备封装层。
[0020]所述凸面层的材质为光刻胶或无机材料。
[0021]本专利技术的硅基有机发光二极管微显示器,使用凸面型的阳极结构,可以提高Micro OLED微显示器的亮度和视角;Micro OLED微显示器的亮度可以提高1.2

1.5倍,出光更发散,不同视角下都能接收到较强的光,亮度衰减更慢,
±
50
°
时亮度依然保持在70%。
附图说明
[0022]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硅基有机发光二极管微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专利技术硅基有机发光二极管微显示器的视角改善原理图;
[0025]图3是凸面层SEM图;
[0026]图4是现有硅基有机发光二极管微显示器与本专利技术硅基有机发光二极管微显示器不同视角亮度对比图;
[0027]图5a

图5h为实施例一的硅基有机发光二极管微显示器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0028]图6a

图6i为实施例二的硅基有机发光二极管微显示器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0029]图中标记为:1、驱动电路衬底;2、凸面层;3、阳极;4、像素定义层;5、有机发光层;501、第一平坦部;502、第一圆弧部;6、封装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0031]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述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一”和“第二”并不代表结构和/或功能上的绝对区分关系,也不代表先后的执行顺序,而仅仅是为了描述的方便。
[0032]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硅基有机发光二极管微显示器,包括驱动电路衬底1、设置于驱动电路衬底1上的凸面层2和设置于凸面层2上的阳极3,凸面层2的表面为圆弧面,阳极3为朝向驱动电路衬底1外侧凸出且与凸面层2的表面为同轴设置的圆弧形结构。
[0033]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通过开发凸面阳极工艺,使用凸面型的阳极结构,制备高亮度、大视角Micro OLED微显示器。亮度提高到1.2

1.5倍,出光更发散,不同视角下都能接收到
较强的光,亮度衰减更慢,
±
50
°
时亮度依然保持在70%,解决了传统Micro OLED亮度低,视角小的问题,拓展了Micro OLED应用。
[0034]如图1和图3所示,因为凸面型阳极是立体的,相同线宽下,发光面积是平面阳极的1.2

1.5倍,亮度会提高到1.2

1.5倍。不同视角亮度对比如图4所示,平面阳极OLED只有正视角才有较强的光,随着视角变化,亮度衰减很快,
±
50
°
亮度衰减到约30%,而凸面型阳极的出光更发散,不同视角下都能接收到较强的光,亮度衰减更慢,
±
50
°
时亮度依然保持在70%。本专利技术中的Micro OLED采用凸面阳极结构,解决了传统Micro OLED亮度低,视角小的问题,拓展了Micro OLED应用。
[0035]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硅基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硅基有机发光二极管微显示器,包括驱动电路衬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驱动电路衬底上的凸面层和设置于凸面层上的阳极,凸面层的表面为圆弧面,阳极为朝向驱动电路衬底外侧凸出且与凸面层的表面为同轴设置的圆弧形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基有机发光二极管微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驱动电路衬底上的像素定义层以及覆盖像素定义层和所述阳极的有机发光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硅基有机发光二极管微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发光层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平坦部和第一圆弧部,第一平坦部覆盖所述像素定义层,第一圆弧部覆盖所述阳极且第一圆弧部与阳极为同轴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硅基有机发光二极管微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坦部和所述第一圆弧部均设置多个,各个第一圆弧部分别位于每相邻的两个第一平坦部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硅基有机发光二极管微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阴极,阴极包括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迅尹立平徐瑞祖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熙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