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巷道迎头待支护区顶板变形量的检测装置及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检测装置
,涉及一种巷道顶板检测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巷道迎头待支护区顶板变形量的检测装置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煤矿井下巷道迎头掘进作业中,先使用掘进机向前掘进十米左右的距离,产生的矿渣需要先运离,否则其占据了巷道内大量空间会影响支护锚喷;把矿渣装入一列矿车,使用列车运走,如果一次运不完,则需要多次运送,把迎头矿渣清理干净后,再对该区域的顶板进行支护锚喷;掘进和运渣过程中,待支护区顶板没来得及采取任何支护措施,该期间可能会是三四个小时或者七八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如果巷道迎头距离矿渣堆放区域距离较远,则运输一次花费的就会较长;大多数煤矿企业还要使矿渣提升到井上,立井提升耗费的时间比较长,立井罐笼一次装载两列矿车,一列矿车需要多次重复提升才能提升完成;空的一列矿车下降至井下同样也花费很长时间;少数煤矿企业矿渣不提升到井上,而是运输到采空区进行充填,花费的时间相对较短一些。
[0003]掘进要多去除一些矿渣,产生一个比巷道喷锚面的横截面形状稍大一些的拱形的巷道毛面;巷道毛面比较粗糙,借助于激光示廓仪,挖掘出的巷道毛面相比理想的巷道喷锚面的表面要多去除三至五厘米岩石,后期在巷道毛面上打上锚杆,然后使用喷浆机喷混凝土浆料,混凝土浆料凝固后形成规则的、强度比较大的拱形的巷道喷锚面,轻易不会发生冒顶事故发生。
[0004]所述的拱形,由上部的半圆弧形边、左右两侧的竖直边组成。
[0005]然而,在巷道迎头顶板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巷道迎头待支护区顶板变形量的检测装置,包括左检测组件(4)和右检测组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检测组件(4)和右检测组件(5)分别是半个拱形,所述左检测组件(4)的右上端设置有左铰链孔(81),所述右检测组件(5)的左上端设置有右铰链孔(82),左铰链孔(81)和右铰链孔(82)组合组成不限矩铰链(8);所述左检测组件(4)的左下端设置有左检测架(41)和两个左滚轮(42),两个左滚轮(42)分别和左检测架(41)通过转动副相联,两个左滚轮(42)的轴心线分别沿着左右方向设置;所述右检测组件(5)的右下端设置有右检测架(51)和两个右滚轮(52),两个右滚轮(52)分别和右检测架(51)通过转动副相联,两个右滚轮(52)的轴心线分别沿着左右方向设置;左检测组件(4)和右检测组件(5)组成一个拱形,即检测组件拱形,拱形上部的半圆弧形边的半径稍小于巷道毛面(2)上部的半圆弧形边的半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巷道迎头待支护区顶板变形量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五个检测组件;所述五个检测组件分别是指结构相同的第二检测组件(622)、第三检测组件(632)、第四检测组件(642)、第五检测组件(652)和第六检测组件(662);所述第三检测组件(632)包括第三检测缸体(6321)、第三空心双头活塞(6322)、第三检测杆(6323)、第三弹簧(6324)、第三检测齿轮(6325)和第三角度传感器(6326);第三空心双头活塞(6322)包括第三活塞(63221),第三检测缸体(6321)和第三空心双头活塞(6322)组成双头气缸;所述第三检测缸体(6321)和左检测组件(4)联接,所述第三空心双头活塞(6322)的轴心线和检测组件拱形半圆弧轴心线垂直交叉;所述第三空心双头活塞(6322)中间有第三活塞中孔(63222),所述第三检测杆(6323)的外圆柱面和第三活塞中孔(63222)滑动配合,所述第三检测杆(6323)的滑动方向和第三空心双头活塞(6322)的轴心线方向平行;所述第三检测杆(6323)的远离检测组件拱形半圆弧轴心线的一端设有第三检测触头(63231)和第三前突台(63234),另一端设有第三齿轮齿(63232)和第三后突台(63233);所述第三空心双头活塞(6322)的靠近检测组件拱形半圆弧轴心线的一端设有第三齿轮避让槽(63223);所述第三角度传感器(6326)的外壳和第三空心双头活塞(6322)固定联接,所述第三检测齿轮(6325)和第三角度传感器(6326)的输入轴固定联接,所述第三检测齿轮(6325)在第三齿轮避让槽(63223)内,所述第三检测齿轮(6325)和第三齿轮齿(63232)啮合;所述第三弹簧(6324)套在第三检测杆(6323)上,所述第三弹簧(6324)的第一端压紧第三前突台(63234)、第二端压紧第三空心双头活塞(6322)的远离检测组件拱形半圆弧轴心线的一端;五个检测组件分别包括一个角度传感器和一个检测齿轮;同样地,第二检测组件(622)、第四检测组件(642)、第五检测组件(652)和第六检测组件(662)分别包括检测缸体;第二检测组件(622)和第四检测组件(642)的检测缸体分别与左检测组件(4)固定联接,第五检测组件(652)和第六检测组件(662)的检测缸体分别与右检测组件(5)固定联接;所述第二检测组件(622)、第四检测组件(642)、第五检测组件(652)和第六检测组件(662)都包含空心双头活塞,其轴心线全都和检测组件拱形半圆弧轴心线垂直交叉;所述五个检测组件在检测组件拱形的上半圆上均匀分布。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巷道迎头待支护区顶板变形量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检测组件(632)还包括第三检测位置开关(6327),所述第三检测位置开关(6327)安
装在第三检测缸体(6321)上,当第三活塞(63221)移动到远离检测组件拱形半圆弧轴心线的一端时产生电信号;其余四个检测组件也分别包括检测位置开关,所述检测位置开关分别安装在相应的检测缸体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巷道迎头待支护区顶板变形量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检测缸体(6321)和左检测组件(4)联接、第二检测组件(622)和第四检测组件(642)的检测缸体分别与左检测组件(4)联接,第五检测组件(652)和第六检测组件(662)的检测缸体分别与右检测组件(5)联接,是指分别通过一个摆动气缸联接;所述的摆动气缸分别是指第三摆动气缸(633)、第二摆动气缸、第四摆动气缸、第五摆动气缸和第六摆动气缸;所述第三摆动气缸(633)的外壳和左检测组件(4)固定联接,所述第三摆动气缸(633)的输出轴和第三检测缸体(6321)固定联接;第三摆动气缸(633)的输出轴轴心线平行于检测组件拱形半圆弧轴心线;第三摆动气缸(633)的摆动角度是90度,第三摆动气缸(633)驱动第三检测组件(632)在两个位置之间切换,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三空心双头活塞(6322)的轴心线和检测组件拱形半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薄福利,王军,辛光明,毛庆福,刘岩,丁厚刚,韩健勇,董桂锋,吴圣智,赵南南,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建筑大学山东济矿鲁能煤电股份有限公司阳城煤矿山东深博巷道支护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