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脂质纳米颗粒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的脂质纳米颗粒,其脂质成分包含一类新的可电离的阳离子脂质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同位素变体、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本专利技术还涉及所述脂质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含所述脂质纳米颗粒的药物组合物,以及所述脂质纳米颗粒或药物组合物在递送生物活性物质如核酸(例如mRNA、miRNA、siRNA、saRNA、ASO、DNA等)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基因治疗是指将外源基因导入靶细胞,以纠正或补偿细胞内基因缺陷或异常,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在过去几十年中,通过基因治疗手段来治疗临床疾病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近年siRNA相关药物和mRNA疫苗获得FDA批准用于临床治疗,进一步推进了基因治疗领域的研究和相关投入。
[0003]核酸药物由于其性质独特,能够作用于常规小分子化药、蛋白或抗体药物难以作用的不可成药靶点,在肿瘤、感染性疾病和遗传性疾病等疾病治疗或预防领域具有重大应用价值。
[0004]但核酸物质在生物体内很容易在核酸酶的作用下发生降解,并且核酸物质本身带负电荷,很难通过细胞膜从而进入到细胞内。因此,递送技术是核酸药物开发的一个主要难题。
[0005]脂质纳米颗粒(LNP)作为一种核酸递送材料,具有制备简单、生物降解性好、无免疫原性、安全性好等优点,是目前最主要的核酸递送体系之一。Moderna和BioNTech开发的核酸疫苗采用LNP作为递送系统,LNP主要成分包括阳离子脂质分子(Cationic Lipid)、胆固醇、中性脂质和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纳米颗粒组合物,其中,包含脂质组分,以及任选地包含荷载;其中,所述脂质组分中包含如下摩尔百分比的组分:可电离阳离子脂质20mol%
‑
85mol%:结构性脂质10mol%
‑
75mol%;中性脂质1.0mol%
‑
30mol%;聚合物脂质0.25mol%
‑
10mol%;其中所述可电离阳离子脂质为式(IV)所示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同位素变体、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其中,M1和M2独立地选自
‑
C(O)O
‑
、
‑
O
‑
、
‑
SC(O)O
‑
、
‑
OC(O)NR
a
‑
、
‑
NR
a
C(O)NR
a
‑
、
‑
OC(O)S
‑
、
‑
OC(O)O
‑
、
‑
NR
a
C(O)O
‑
、
‑
OC(O)
‑
、
‑
SC(O)
‑
、
‑
C(O)S
‑
、
‑
NR
a
‑
、
‑
C(O)NR
a
‑
、
‑
NR
a
C(O)
‑
、
‑
NR
a
C(O)S
‑
、
‑
SC(O)NR
a
‑
、
‑
C(O)
‑
、
‑
OC(S)
‑
、
‑
C(S)O
‑
、
‑
OC(S)NR
a
‑
、
‑
NR
a
C(S)O
‑
、
‑
S
‑
S
‑
或
‑
S(O)0‑2‑
;Q选自化学键、
‑
C(O)O
‑
、
‑
O
‑
、
‑
SC(O)O
‑
、
‑
OC(O)NR
b
‑
、
‑
NR
b
C(O)NR
b
‑
、
‑
OC(O)S
‑
、
‑
OC(O)O
‑
、
‑
NR
b
C(O)O
‑
、
‑
OC(O)
‑
、
‑
SC(O)
‑
、
‑
C(O)S
‑
、
‑
NR
b
‑
、
‑
C(O)NR
b
‑
、
‑
NR
b
C(O)
‑
、
‑
NR
b
C(O)S
‑
、
‑
SC(O)NR
b
‑
、
‑
C(O)
‑
、
‑
OC(S)
‑
、
‑
C(S)O
‑
、
‑
OC(S)NR
b
‑
、
‑
NR
b
C(S)O
‑
、
‑
S
‑
S
‑
、
‑
S(O)0‑2‑
、亚苯基或亚吡啶基,其中,所述亚苯基或亚吡啶基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R*取代;G5选自化学键或C1‑8亚烷基,其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R**取代;G
6a
和G
6b
独立地选自化学键或C1‑7亚烷基,其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R**取代;G
6a
和G
6b
的总长度为0、1、2、3、4、5、6或7个碳原子;R9、R
10
和R**独立地选自H、C1‑8烷基、
‑
L
c
‑
OR
c
、
‑
L
c
‑
SR
c
或
‑
L
c
‑
NR
c
R
’
c
;G1、G2、G3和G4独立地选自化学键、C1‑
13
亚烷基、C2‑
13
亚烯基或C2‑
13
亚炔基,其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R
s
取代;G1和G2的总长度为3、4、5、6、7、8、9、10、11、12或13个碳原子;G3和G4的总长度为3、4、5、6、7、8、9、10、11、12或13个碳原子;R3和R4独立地选自H、C1‑
10
烷基、C1‑
10
卤代烷基、C2‑
10
烯基、C2‑
10
炔基、3至14元环烷基、3至14元杂环基、C6‑
10
芳基或5至14元杂芳基,其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R*取代:或者R3、R4与它们连接的N原子一起形成3至14元杂环基,其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R*取代;或者R4、R9与它们连接的原子一起形成3至14元杂环基或5至14元杂芳基,其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R*取代;R*独立地选自H、卤素、氰基、C1‑
10
烷基、C1‑
10
卤代烷基、
‑
L
b
‑
OR
b
、
‑
L
b
‑
SR
b
或
‑
L
b
‑
NR
b
R
’
b
;R5、R6、R7和R8独立地选自C1‑8烷基,所述烷基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R*取代;R1和R2独立地选自C4‑
20
烷基、C4‑
20
烯基或C4‑
20
炔基,其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R取代,以及
其中的一个或多个亚甲基单元任选且独立地被
‑
NR
”‑
替换;R
s
独立地选自H、C1‑
14
烷基、
‑
L
d
‑
OR
d
、
‑
L
d
‑
SR
d
或
‑
L
d
‑
NR
d
R
’
d
;R独立地选自H、C1‑
20
烷基、
‑
L
a
‑
OR
a
、
‑
L
a
‑
SR
a
或
‑
L
a
‑
NR
a
R
’
a
;R”独立地选自H或C1‑
20
烷基;L
a
和L
e
独立地选自化学键或C1‑
20
亚烷基;L
b
和L
f
独立地选自化学键或C1‑
10
亚烷基;L
c
独立地选自化学键或C1‑8亚烷基;L
d
独立地选自化学键或C1‑
14
亚烷基;R
a
和R
’
a
独立地选自H、C1‑
20
烷基、3至14元环烷基、3至14元杂环基,其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如下取代基取代:H、C1‑
20
烷基、
‑
L
e
‑
OR
e
、
‑
L
e
‑
SR
e
或
‑
L
e
‑
NR
e
R
’
e
;R
b
和R
’
b
独立地选自H、C1‑
10
烷基、3至14元环烷基、3至14元杂环基,其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如下取代基取代:H、C1‑
10
烷基、
‑
L
f
‑
OR
f
、
‑
L
f
‑
SR
f
或
‑
L
f
‑
NR
f
R
’
f
;R
c
和R
’
c
独立地选自H或C1‑8烷基;R
d
和R
’
d
独立地选自H或C1‑
14
烷基;R
e
和R
’
e
独立地选自H或C1‑
20
烷基;R
f
和R
’
f
独立地选自H或C1‑
10
烷基。2.权利要求1的纳米颗粒组合物,其中,所述脂质组分中包含如下摩尔百分比的组分:可电离阳离子脂质25mol%
‑
65mol%;结构性脂质25mol%
‑
70mol%;中性脂质1mol%
‑
25mol%;聚合物脂质0.5mol%
‑
8mol%;优选地,所述脂质组分中包含如下摩尔百分比的组分:可电离阳离子脂质30mol%
‑
60mol%;结构性脂质27.5mol%
‑
66mol%;中性脂质1.5mol%
‑
20mol%;聚合物脂质1mol%
‑
5mol%;优选地,所述脂质组分中包含如下摩尔百分比的组分:可电离阳离子脂质30mol%
‑
50mol%;结构性脂质30.5mol%
‑
66mol%;中性脂质1.5mol%
‑
20mol%;聚合物脂质1mol%
‑
5mol%。3.权利要求1或2的纳米颗粒组合物,其中所述式(IV)化合物具有式(V)所示结构:其中,Q选自
‑
C(O)O
‑
、
‑
O
‑
、
‑
SC(O)O
‑
、
‑
OC(O)NR
b
‑
、
‑
NR
b
C(O)NR
b
‑
、
‑
OC(O)S
‑
、
‑
OC(O)O
‑
、
‑
NR
b
C
(O)O
‑
、
‑
OC(O)
‑
、
‑
SC(O)
‑
、
‑
C(O)S
‑
、
‑
NR
b
‑
、
‑
C(O)NR
b
‑
、
‑
NR
b
C(O)
‑
、
‑
NR
b
C(O)S
‑
、
‑
SC(O)NR
b
‑
、
‑
C(O)
‑
、
‑
OC(S)
‑
、
‑
C(S)O
‑
、
‑
OC(S)NR
b
‑
、
‑
NR
b
C(S)O
‑
、
‑
S
‑
S
‑
、
‑
S(O)0‑2‑
;G
6a
和G
6b
独立地选自化学键或C1‑5亚烷基,其任选地被1、2、3或4个R**取代;G
6a
和G
6b
的总长度为0、1、2、3、4或5个碳原子;R9和R**独立地选自H、C1‑6烷基、
‑
L
c
‑
OR
c
或
‑
L
c
‑
NR
c
R
’
c
;L3和L5之一,或L4和L6之一选自
‑
(CR
s
R
s
’
)2‑
、
‑
CH=CH
‑
、
‑
C≡C
‑
,另一为化学键;G
1a
、G
1b
、G
2a
、G
2b
、G
3a
、G
3b
、G
4a
和G
4b
独立地为化学键或C1‑7亚烷基,其任选地被1、2、3、4或5个R
s
取代;G
1a
、G
1b
、G
2a
和G
2b
的总长度为1、2、3、4、5、6或7个碳原子;G
3a
、G
3b
、G
4a
和G
4b
的总长度为1、2、3、4、5、6或7个碳原子;R3和R4独立地选自H、C1‑6烷基、C1‑6卤代烷基、3至10元环烷基或3至10元杂环基,其任选地被1、2、3、4或5个R*取代;或者R3、R4与它们连接的N原子一起形成3至10元杂环基,其任选地被1、2、3、4或5个R*取代;或者R4、R9与它们连接的原子一起形成3至10元杂环基,其任选地被1、2、3、4或5个R*取代;R*独立地选自H、卤素、氰基、C1‑6烷基、C1‑6卤代烷基、
‑
L
b
‑
OR
b
或
‑
L
b
‑
NR
b
R
’
b
;R5、R6、R7和R8独立地选自C1‑6烷基,所述烷基任选地被1、2、3、4或5个R*取代;Y1和Y2独立地选自O、S或NR
a
;L1和L2独立地选自
‑
(CRR
’
)2‑
、
‑
CH=CH
‑
、
‑
C≡C
‑
或
‑
NR
”‑
;G7、G8、G9和G
10
独立地选自化学键或C1‑
12
亚烷基,其任选地被1、2、3、4、5或6个R取代;G7与G8的总长度为4、5、6、7、8、9、10、11或12个碳原子;G9与G
10
的总长度为4、5、6、7、8、9、10、11或12个碳原子;G7、G8、G9或G
10
中的1、2或3个亚甲基任选且独立地被1个R取代;R
s
和R
s
’
独立地选自H、C1‑
10
烷基、
‑
L
d
‑
OR
d
或
‑
L
d
‑
NR
d
R
’
d
;R和R
’
独立地选自H、C1‑
14
烷基、
‑
L
a
‑
OR
a
或
‑
L
a
‑
NR
a
R
’
a
;R”独立地选自H或C1‑
14
烷基;L
a
独立地选自化学键或C1‑
14
亚烷基;L
b
独立地选自化学键或C1‑6亚烷基;L
c
独立地选自化学键或C1‑6亚烷基;L
d
独立地选自化学键或C1‑
10
亚烷基;R
a
和R
’
a
独立地选自H、C1‑
14
烷基、3至10元环烷基或3至10元杂环基;R
b
和R
’
b
独立地选自H、C1‑6烷基、3至10元环烷基或3至10元杂环基;R
c
和R
’
c
独立地选自H或C1‑6烷基;R
d
和R
’
d
独立地选自H或C1‑
10
烷基。4.权利要求3的纳米颗粒组合物,其中在所述式(V)化合物中,Q选自
‑
C(O)O
‑
、
‑
O
‑
、
‑
SC(O)O
‑
、
‑
OC(O)NH
‑
、
‑
NHC(O)NH
‑
、
‑
OC(O)S
‑
、
‑
OC(O)O
‑
、
‑
NHC(O)O
‑
、
‑
OC(O)
‑
、
‑
SC(O)
‑
、
‑
C(O)S
‑
、
‑
NH
‑
、
‑
C(O)NH
‑
、
‑
NHC(O)
‑
、
‑
NHC(O)S
‑
、
‑
SC(O)NH
‑
、
‑
C(O)
‑
、
‑
OC(S)
‑
、
‑
C(S)O
‑
、
‑
OC(S)NH
‑
或
‑
NHC(S)O
‑
;
G
6a
选自化学键或C1‑4亚烷基,其任选地被1、2、3或4个R**取代;G
6b
选自化学键或C1‑2亚烷基,其任选地被1或2个R**取代;G
6a
和G
6b
的总长度为0、1、2、3或4个碳原子;R9和R**独立地选自H或C1‑6烷基;L3和L5之一,或L4和L6之一选自
‑
(CHR
s
)2‑
、
‑
CH=CH
‑
或
‑
C≡C
‑
,另一为化学键;G
1a
和G
3a
独立地选自化学键或C1‑7亚烷基;G
1b
和G
3b
独立地选自化学键或C1‑3亚烷基;G
2a
和G
4a
独立地选自化学键或C1‑3亚烷基;G
2b
和G
4b
独立地选自化学键或C1‑4亚烷基;G
1a
、G
1b
、G
2a
和G
2b
的总长度为1、2、3、4、5、6或7个碳原子;G
3a
、G
3b
、G
4a
和G
4b
的总长度为1、2、3、4、5、6或7个碳原子;R3和R4独立地选自H、C1‑6烷基、C1‑6卤代烷基、3至7元环烷基或3至7元杂环基,其任选地被1、2、3、4或5个R*取代;或者R3、R4与它们连接的N原子一起形成3至7元杂环基,其任选地被1、2、3、4或5个R*取代;或者R4、R9与它们连接的原子一起形成3至7元杂环基,其任选地被1、2、3、4或5个R*取代;R*独立地选自H、卤素、氰基、C1‑6烷基、C1‑6卤代烷基、
‑
L
b
‑
OR
b
或
‑
L
b
‑
NR
b
R
’
b
;R5、R6、R7和R8独立地选自C1‑6烷基;Y1和Y2独立地选自O、S或NR
a
;L1和L2独立地选自
‑
(CHR)2‑
、
‑
CH=CH
‑
、
‑
C≡C
‑
或
‑
NR
”‑
;G7和G9独立地选自化学键或C1‑6亚烷基;G8和G
10
独立地选自C1‑
10
亚烷基;G7与G8的总长度为4、5、6、7、8、9或10个碳原子;G9与G
10
的总长度为4、5、6、7、8、9或10个碳原子;G7、G8、G9或G
10
中的1、2或3个亚甲基任选且独立地被1个R取代;R
s
独立地选自H或C1‑6烷基;R独立地选自H或C1‑
10
烷基;R”独立地选自H或C1‑
10
烷基;L
b
独立地选自化学键或C1‑6亚烷基;R
a
独立地选自H或C1‑
10
烷基;R
b
和R
’
b
独立地选自H或C1‑6烷基;优选地,独立地选自如下基团:
‑
(CH2)3‑
C(CH3)2‑
、
‑
(CH2)4‑
C(CH3)2‑
、
‑
(CH2)5‑
C(CH3)2‑
、
‑
(CH2)6‑
C(CH3)2‑
、
‑
(CH2)7‑
C(CH3)2‑
、
‑
(CH2)8‑
C(CH3)2‑
、
‑
(CH2)3‑
CH=CH
‑
C(CH3)2‑
、
‑
(CH2)3‑
C≡C
‑
C(CH3)2‑
、
‑
(CH2)4‑
C(CH3)2‑
CH2‑
、
‑
(CH2)3‑
C(CH3)2‑
(CH2)2‑
、
‑
(CH2)2‑
C(CH3)2‑
(CH2)3‑
、
‑
(CH2)2‑
CH=CH
‑
C(CH3)2‑
CH2‑
、
‑
(CH2)2‑
C(CH3)2‑
C≡C
‑
CH2‑
、
‑
(CH2)2‑
C(CH3)2‑
CH=CH
‑
CH2‑
、
‑
(CH2)2‑
C≡C
‑
C(CH3)2‑
CH2‑
或
‑
(CH2)3‑
C(CH3)2‑
C≡C
‑
;
‑
G7‑
L1‑
G8‑
H或
‑
G9‑
L2‑
G
10
‑
H独立地选自如下基团:
‑
(CH2)5CH3、
‑
(CH2)6CH3、
‑
(CH2)7CH3、
‑
(CH2)8CH3、
‑
(CH2)9CH3、
‑
(CH2)
10
CH3、
‑
(CH2)
11
CH3、
‑
CH2‑
C≡C
‑
(CH2)5CH3、
‑
CH2‑
C≡C
‑
(CH2)6CH3、
‑
(CH2)2‑
C≡C
‑
(CH2)5CH3、
‑
(CH2)4‑
C≡C
‑
(CH2)3CH3、
‑
CH2‑
CH=CH
‑
(CH2)5CH3、
‑
CH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柳,殷乐,刘安东,张林,赖才达,王文首,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剂泰医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