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低高碳铬钢轴承套圈热处理变形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热加工工艺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降低高碳铬钢轴承套圈热处理变形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对于高碳铬轴承钢套圈,为了保证其韧性、同时表面的高硬度,常进行马氏体淬回火热处理。高碳铬轴承钢马氏体淬火时,将其加热到奥氏体化温度以上的状态下,进行淬火冷却,以获得合格的马氏体组织和硬度。由于高碳铬轴承钢套圈热处理中受到组织应力和冷却应力的综合影响,会产生很大的热处理变形。
[0003]套圈热处理变形是指套圈零件经热处理后尺寸发生了变化,比如直径变动量、翘曲、锥度变形等,其变形量超过了相关标准或图样公差要求必须修正,否则套圈在磨加工中会加工余量小或产生报废。轴承零件热处理变形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轴承加工制造中热处理套圈变形成本占了整个制造成本的很大部分,热处理零件变形校直工序和特殊工装的成本往往达到热处理总成本的20%~25%。因此控制轴承套圈热处理变形意义重大。
[0004]最容易造成变形的是马氏体组织处理中的淬火过程。现有的控制工件热处理变形的方法有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高碳铬钢轴承套圈热处理变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如下步骤:S1、坯料锻造成型将坯料加热至1020~1050℃并保温8min~15min,然后在压力机或者热辗环机上多道次轧制成轴承套圈锻件;其中,锻造开始温度不低于1020℃,终锻温度控制在770~810℃;S2、锻后冷却与保温轴承套圈锻件在锻造结束后立即放入浓度为18~25%的聚合物水溶液中冷却,以15~25℃/s的降温速率使轴承套圈锻件表面温度降至280~320℃,然后将轴承套圈锻件从聚合物水溶液中取出,再将轴承套圈锻件加热至720℃~750℃并保温4~6h,之后空冷至室温;S3、球化退火将步骤S2冷却后的轴承套圈锻件先加热至760℃~780℃并保温4~6h,然后再以10~15℃/h的降温速率冷却至250~300℃,之后将轴承套圈锻件从炉内取出,空冷至室温;S4、对步骤S3空冷后的轴承套圈锻件进行机加工,得到轴承套圈;S5、淬火及回火对步骤S4得到的轴承套圈进行预热,预热温度为760℃~790℃;将预热后的轴承套圈加热至815℃~825℃进行淬火并保温5~10min,淬火时将碳势控制CP在0.7~1.0%范围内;将轴承套圈淬火冷却至5~10℃,之后置于60~80℃的热水中进行清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扈林庄,王姗姗,王浩,刘传铭,程彬,张朕,王煜哲,马爽,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轴承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