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铁路轨道监测的棱镜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3096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铁路轨道监测的棱镜固定装置,本固定装置包括棱镜、L形支架、两个夹紧块和两根夹紧螺栓,棱镜设于L形支架垂直臂的顶端,L形支架水平臂通过螺栓设于任一夹紧块的表面,两个夹紧块平行间隔布置并位于铁路轨道两侧,两根夹紧螺栓间隔穿过两个夹紧块通过螺母将两个夹紧块夹持于铁路轨道两侧。本装置克服传统棱镜固定的缺陷,其结构简单,安装操作方便,具有双固定结构,实现棱镜与轨道的紧密结合,确保监测棱镜的稳固性。确保监测棱镜的稳固性。确保监测棱镜的稳固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铁路轨道监测的棱镜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铁路轨道监测的棱镜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铁路运输是一种常规的交通运输形式,大众化的交通工具,为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在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处于骨干地位。而铁路轨道的几何状态的平顺情况会影响列车高速及舒适性能,严重时甚至影响行车安全,造成列车掉道、爬轨、倾覆等危害人员及财产的重大损失。目前对轨道几何状态检查的方法均是定期检查且周期间隔较长,缺乏实时对轨道几何状态检查手段。
[0003]现有的铁路轨道检查手段基本采用道尺及轨道检查车,通过人工上道操作仪器进行检测,这样做既费时费力,也大大增加了作业人员的上道风险,还不能做到实时的自动化监测;在轨道上设置棱镜形成测点,通过全站仪等光学设备检测棱镜位置信息,即可对轨道的几何尺寸进行实时监控。传统棱镜与轨道之间大部分采用单连杆连接固定,随着列车不断对轨道的碾压与振动,单连杆连接不能与轨道紧密结合,造成测点的松动或滑落,不能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及连续有效性,严重影响轨道的实时自动化监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铁路轨道监测的棱镜固定装置,本装置克服传统棱镜固定的缺陷,其结构简单,安装操作方便,具有双固定结构,实现棱镜与轨道的紧密结合,确保监测棱镜的稳固性。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用于铁路轨道监测的棱镜固定装置包括棱镜、L形支架、两个夹紧块和两根夹紧螺栓,所述棱镜设于所述L形支架垂直臂的顶端,所述L形支架水平臂通过螺栓设于任一夹紧块的表面,所述两个夹紧块平行间隔布置并位于铁路轨道两侧,所述两根夹紧螺栓间隔穿过所述两个夹紧块通过螺母将两个夹紧块夹持于铁路轨道两侧。
[0006]进一步,所述两个夹紧块的相向面分别设有凹口,所述凹口卡入铁路轨道的轨底两侧。
[0007]由于本技术用于铁路轨道监测的棱镜固定装置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即本固定装置包括棱镜、L形支架、两个夹紧块和两根夹紧螺栓,棱镜设于L形支架垂直臂的顶端,L形支架水平臂通过螺栓设于任一夹紧块的表面,两个夹紧块平行间隔布置并位于铁路轨道两侧,两根夹紧螺栓间隔穿过两个夹紧块通过螺母将两个夹紧块夹持于铁路轨道两侧。本装置克服传统棱镜固定的缺陷,其结构简单,安装操作方便,具有双固定结构,实现棱镜与轨道的紧密结合,确保监测棱镜的稳固性。
附图说明
[000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用于铁路轨道监测的棱镜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用于铁路轨道监测的棱镜固定装置包括棱镜1、L形支架2、两个夹紧块3和两根夹紧螺栓4,所述棱镜1设于所述L形支架2垂直臂21的顶端,所述L形支架2水平臂22通过螺栓5设于任一夹紧块3的表面,所述两个夹紧块3平行间隔布置并位于铁路轨道6两侧,所述两根夹紧螺栓4间隔穿过所述两个夹紧块3通过螺母7将两个夹紧块3夹持于铁路轨道6两侧。
[0012]优选的,所述两个夹紧块3的相向面分别设有凹口31,所述凹口31卡入铁路轨道6的轨底61两侧。从而提高本固定装置夹持的可靠性。
[0013]本固定装置采用两个夹紧块夹持于轨道两侧,两个夹紧块之间采用双连接夹紧螺栓紧固,从而将棱镜与轨道紧密连接,保证了监测棱镜的稳定性,提高了全站仪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可结合铁路轨道几何结构智能监测系统用于铁路轨道的自动化实时测量。
[0014]本固定装置经实际应用,在列车对轨道碾压与振动的条件下,两个夹紧块在双连接夹紧螺栓的夹持下,仍能保证棱镜与轨道的紧密结合,避免由棱镜构成的测点松动或滑落,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及连续有效性,提高轨道实时自动化监测的可靠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铁路轨道监测的棱镜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本固定装置包括棱镜、L形支架、两个夹紧块和两根夹紧螺栓,所述棱镜设于所述L形支架垂直臂的顶端,所述L形支架水平臂通过螺栓设于任一夹紧块的表面,所述两个夹紧块平行间隔布置并位于铁路轨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怀锋刘云朋王飞刘睿曹文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同济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