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温控功能的电镀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3086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温控功能的电镀槽,涉及电镀槽技术领域,包括:电镀槽本体、循环排液管、集液箱、出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镀槽本体上方被出液管贯穿,且出液管与电镀槽本体固定连接,在电镀槽长时间工作时,导致第一过滤网堵住时可以在电镀槽工作时更换第一过滤网,拉动把手,把手带动U型板移动,U型板表面放置的第一过滤网跟随移动,在集液箱内壁设置的导流板可以使电解液在进入集液箱时不会跑偏,在拉动把手时,带动的U型板与第一滤网移动时,在导流板的作用下使得电解液流向中间避免集液箱与U型板的缝隙中流出,当第一滤网更换时,放在U型板表面推动把手,U型板会沿着托杆重新归位在集液箱内。托杆重新归位在集液箱内。托杆重新归位在集液箱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温控功能的电镀槽


[0001]本技术涉及电镀槽
,具体为一种具有温控功能的电镀槽。

技术介绍

[0002]电镀是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上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镀上镀层以后会增强工件的耐磨性、导电性、反光性、抗腐蚀性(硫酸铜等),也有增进美观的作用。
[0003]经检索,公开号为CN210796687U的技术专利公布了一种技术专利,公布的一种具有温控功能的电镀槽,通过电镀槽本体、出液管、集液箱、循环排液管、喷淋管道和加热层的配合使用,当该电镀槽本体内电解液的温度达到设定值时,可使集液箱内已经冷却的电解液排入电镀槽内,从而与内部温度过高的电解液进行溶合,从而达到快速降温的目的,在排放电解液时,电镀槽内温度过高的电解液会从槽内溢出,然后通过出液管流入集液箱内进行冷却,从而可对其进行循环利用,降低了使用成本,且整体操作过程无需人工进行操作,避免占用过多的人力物力。
[0004]但上述装置在使用时,工作人员通过将滤网支架从集液箱内取出,才可对滤网表面上的杂质进行清理,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在工作工程中,滤网出现堵塞,进而造成电解液不能正常通过滤网,影响装置整体的正常运行,需要工作人员暂停装置整体,将滤网去除进行清理,导致整体工作效率降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温控功能的电镀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温控功能的电镀槽,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具有温控功能的电镀槽,包括电镀槽本体、循环排液管、集液箱、出液管,所述电镀槽本体上方被出液管贯穿,且出液管与电镀槽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循环排液管贯穿电镀槽本体右侧,且循环排液管与电镀槽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出液管远离电镀槽本体的一端贯穿集液箱的左侧,且出液管与集液箱固定连接,所述循环排液管远离电镀槽本体的一端贯穿集液箱的底部,且循环排液管与集液箱固定连接,所述集液箱内部设置有更换组件与限位组件,所述更换组件包括:
[0009]T型块,所述T型块固定在集液箱内壁顶部,T型块可以稳定导流,拆卸时移动导流板即可;
[0010]导流板,所述导流板设置有T型凹槽,所述导流板的T型凹槽与T型块滑动连接,导流板可以使得电解液流进集液箱时始终流向中间;
[0011]把手,所述把手设置在集液箱左侧,把手移动时可以带动U型板移动,把手靠近固定块的两端开设有凹槽;
[0012]U型板,所述U型板贯穿集液箱左侧,且U型板左侧与把手右侧固定连接,U型板移动时可以带动第一滤网移动;
[0013]第一滤网,所述第一滤网放置在U型板表面;
[0014]托杆,所述托杆固定在集液箱内壁上,托杆可以稳定U型板,当移动U型板时,不会使U型板产生偏差;
[0015]第二滤网,所述第二滤网两端与集液箱内壁两侧贴合;
[0016]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一端固定在集液箱内壁右侧;
[0017]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一侧与第一弹簧远离集液箱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板,可以稳定第一弹簧与第一卡齿;
[0018]第一卡齿,所述第一卡齿一端与第一固定板远离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卡齿远离第一固定板的一端贯穿集液箱内壁,且第一卡齿与集液箱滑动连接,第一卡齿在被第二滤网顶动时,可以卡进第二滤网的卡槽内。
[0019]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块和第二弹簧,所述固定块右侧固定在集液箱左侧,固定块可以稳定第二弹簧、第二固定板、第二卡齿,所述第二弹簧一端固定在固定块内壁上,所述第二弹簧远离固定块的一端固定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远离第二弹簧的一侧固定有第二卡齿,所述第二卡齿远离第二固定板的一端贯穿固定块且第二卡齿与固定块滑动连接。
[0020]优选的,所述导流板设置有两组且两组导流板均以集液箱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导流板可以使电解液始终流向集液箱的中心。
[0021]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设置有两组均以把手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0022]优选的,所述第二滤网两端开设有卡槽。
[0023]优选的,所述集液箱左侧开设有与第一滤网大小一致的通孔,可以使第一过滤网正常通过。
[0024](三)有益效果
[002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温控功能的电镀槽。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6](1)、该具有温控功能的电镀槽设置有更换组件,在电镀槽长时间工作时,导致第一过滤网堵住时可以在电镀槽工作时更换第一过滤网,拉动把手,把手带动U型板移动,U型板表面放置的第一过滤网跟随移动,在集液箱内壁设置的导流板可以使电解液在进入集液箱时不会跑偏,在拉动把手时,带动的U型板与第一滤网移动时,在导流板的作用下使得电解液流向中间避免集液箱与U型板的缝隙中流出,当第一滤网更换时,放在U型板表面推动把手,U型板会沿着托杆重新归位在集液箱内。
[0027](2)、该具有温控功能的电镀槽设置有限位组件,当把手与集液箱贴合时,在把手两端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固定在集液箱左侧,固定块内部设置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一端固定在固定块内壁上,第二弹簧远离固定块的一端固定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远离第二弹簧的一侧固定有第二卡齿,第二卡齿远离第二固定板的一端贯穿固定块,且第二卡齿与固定块滑动连接,把手靠近卡齿的一侧开设凹槽,在把手与集液箱贴合时,卡齿卡进凹槽内,对把手限位,避免在不小心碰触集液箱时导致把手脱落使得集液箱内壁的电解液漏出。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技术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本技术电镀槽本体、循环排液管、集液箱、出液管、导流板、第一滤网、把手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0031]图4为本技术图2中B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2]图5为本技术图2中A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3]图6为本技术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4]图中:1、电镀槽本体;5、循环排液管;7、集液箱;8、出液管;9、更换组件;90、导流板;91、T型块;92、把手;93、第一滤网;94、U型板;95、托杆;96、第一卡齿;97、第一固定板;98、第一弹簧;99、第二滤网;10、限位组件;101、第二弹簧;102、固定块;103、第二固定板;104、第二卡齿。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6]请参阅图1

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温控功能的电镀槽,包括电镀槽本体(1)、循环排液管(5)、集液箱(7)、出液管(8),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镀槽本体(1)上方被出液管(8)贯穿,且出液管(8)与电镀槽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循环排液管(5)贯穿电镀槽本体(1)右侧,且循环排液管(5)与电镀槽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出液管(8)远离电镀槽本体(1)的一端贯穿集液箱(7)的左侧,且出液管(8)与集液箱(7)固定连接,所述循环排液管(5)远离电镀槽本体(1)的一端贯穿集液箱(7)的底部,且循环排液管(5)与集液箱(7)固定连接,所述集液箱(7)内部设置有更换组件(9)与限位组件(10),所述更换组件(9)包括:T型块(91),所述T型块(91)固定在集液箱(7)内壁顶部;导流板(90),所述导流板(90)设置有T型凹槽,所述导流板(90)的T型凹槽与T型块(91)滑动连接;把手(92),所述把手(92)设置在集液箱(7)左侧;U型板(94),所述U型板(94)贯穿集液箱(7)左侧,且U型板(94)左侧与把手(92)右侧固定连接;第一滤网(93),所述第一滤网(93)放置在U型板(94)表面;托杆(95),所述托杆(95)固定在集液箱(7)内壁上;第二滤网(99),所述第二滤网(99)两端与集液箱(7)内壁两侧贴合;第一弹簧(98),所述第一弹簧(98)一端固定在集液箱(7)内壁右侧;第一固定板(97),所述第一固定板(97)一侧与第一弹簧(98)远离集液箱(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文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广惠利士环保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