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抛丸机用的丸渣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3072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抛丸机领域,尤其是一种抛丸机用的丸渣分离装置,针对现有丸渣在分离过程中容易发生堆积,从而造成分离不彻底,且分离速度较慢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连接板、分离外筒、分离内筒、上料组件和控制组件,所述分离外筒设置在连接板的顶部,所述分离内筒设置在分离外筒内,所述控制组件设置在连接板上,所述控制组件与分离外筒相连接,所述上料组件设置在连接板上,所述上料组件与分离外筒相连接,所述上料组件包括固定管、上料管、输送管、螺旋输送杆和伺服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丸渣在分离过程中不会发生堆积,分离效率较高,且可对丸渣持续上料。且可对丸渣持续上料。且可对丸渣持续上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抛丸机用的丸渣分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抛丸机
,尤其涉及一种抛丸机用的丸渣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抛丸机是通过抛丸器将钢砂、钢丸高速抛落冲击在材料物体表面的一种处理技术。钢砂、钢丸高速抛落冲击在材料物体表面,将物体表面的毛刺、铁锈或表面污物清除;
[0003]现有技术中,抛丸机用的丸渣分离装置再对钢丸中掺杂有大小不均的铁锈、氧化皮等污物进行分离时,不能对钢丸本体进行剧烈的震动,针对上述问题申请号为202122469249.5公开了一种抛丸机用的丸渣分离装置,包括:支撑板;震动组件,所述震动组件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板的顶部;烘干组件,所述烘干组件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板的一侧;接料盒,所述接料盒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顶部,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丸渣在分离过程中容易发生堆积,从而造成分离不彻底,且分离速度较慢。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抛丸机用的丸渣分离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抛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抛丸机用的丸渣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板(1)、分离外筒(2)、分离内筒(3)、上料组件和控制组件,所述分离外筒(2)设置在连接板(1)的顶部,所述分离内筒(3)设置在分离外筒(2)内,所述控制组件设置在连接板(1)上,所述控制组件与分离外筒(2)相连接,所述上料组件设置在连接板(1)上,所述上料组件与分离外筒(2)相连接,所述上料组件包括固定管(4)、上料管(5)、输送管(6)、螺旋输送杆(7)和伺服电机(8),所述连接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上料管(5),所述上料管(5)内固定安装有螺旋输送杆(7),所述连接板(1)上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8),所述伺服电机(8)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在螺旋输送杆(7)上,上料管(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进料斗(9),所述上料管(5)的一侧滑动安装有输送管(6),所述分离外筒(2)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转动安装有固定管(4),所述分离内筒(3)的内壁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固定管(4)固定安装在安装孔内,所述输送管(6)设置在固定管(4)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丸机用的丸渣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两个移动控制座(10),两个转动调节板(11)、两个安装座(12)、两个丝杆(13)、两个驱动齿轮(14)和步进电机(20),所述分离外筒(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安装座(12),两个安装座(12)上均转动安装有转动调节板(11),所述连接板(1)的顶部开设有两个移动槽,两个移动槽内均滑动安装有移动控制座(10),所述转动调节板(11)转动安装在对应的移动控制座(10)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抛丸机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学建洪苏宝贾凯陆军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弥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