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介质阻挡放电灯的点亮设备及点亮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3042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介质阻挡放电灯的点亮设备,在灯1的两端配置的一对的内部电极2a、2b之中,对一施加在大致矩形波的电压Va上重叠正的直流电压Vb得到的第一电压,对另一方施加在大致矩形波的电压Va上重叠负的直流电压-Vb得到的第二电压。这样,在灯1的长边方向大致中央的部分产生的阴暗部不会被察觉,改善了亮度分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外部电极和在灯的两端配置的内部电极的电 介质阻挡放电灯的点亮设备及点亮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液晶技术的发展,液晶显示器被越来越多地作为电视、 监视器等的信息显示设备而使用。液晶显示器,在液晶的背面配置光源 设备(以下称为"背光灯"),具有通过使来自该背光灯的光透过液晶 面板,来进行画面显示的构造。作为该背光灯的主要光源,使用得最多 的是配置多个细管的冷阴极荧光灯的方案。另一方面,期待对背光灯用光源进一步高性能化,对应于此,外部电极型的荧光灯被研究开发出来。电介质阻挡放电灯(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e Lamp),在灯内部不含水银,利用的是稀有气体的发光,具有 对环境友好且再循环性也良好的特长。再有,由于电介质阻挡放电灯因 为不含有水银,几乎没有象以往的冷阴极荧光灯那样的到灯内部的水银 变暖而充分蒸气化为止的光束的时间变化,具有光的上升快这一特长。 作为电介质阻挡放电灯的优选的构成例,如图12所示,有一种包 含在灯1的两端密封的一对内部电极2a及2b、和沿着灯的长边方向配 置的外部电极3的结构(参照专利文献1)。这种灯所对应的点亮设备, 将内部电极2a及2b的任何一方,使用切换开关SW与电源E交替连接。 也就是说,通过切换开关SW内部电极2a与电源E连接时,在内部电 极2a和外部电极3之间产生放电,进行发光(图12 (a)的状态)。相 反,在通过切换开关SW内部电极2b与电源E连接时,在内部电极2b 和外部电极3之间产生放电,进行发光(图ll (b)的状态)。因此, 通过将切换开关SW的连接用给定的频率切换,内部电极2a侧与内部 电极2b侧交替点亮,作为整体能得到平均的发光。专利文献l:特开2004-127540号公报(参照图l) 但是,对上述的图12的构成下点亮灯1的情况,以及内部电极2a 侧和内部电极2b侧始终与电源E连接的状态下点亮灯1的情况的发光 效率进行比较,根据本申请专利技术者的实验的结果可知,最多降低10。% 到20%。另一方面,在内部电极2a侧和内部电极2b侧始终与电源E连接的 状态下点亮灯1的情况下,在灯1的长边方向中的内部电极2a及2b的 大致中间点上,几乎不会发光。其理由是,因为从内部电极2a侧所施 加的电场,和从内部电极2b侧所施加的电场发生冲突,在灯l的中央 部电场大致为0的缘故。因此,在灯l的大致中央部,会产生与其周边 部相比骤然变暗的区域,不只是亮度的均匀度大幅的恶化,还产生该阴 暗部的可见性非常高的缺点。虽然不是在灯1的一端而是在两端设置内部电极2a及2b的结构的 优点,是与只在一端设置内部电极的情况相比效率高,但在这种结构中, 若为了提高发光的均一性,实施图12所示的对内部电极2a及2b的交 替驱动,则又会使发光效率下降。也就是说,高效率与高均匀度的并存 是非常的困难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正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维持 灯的发光效率的同时,不会在灯的长边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分产生明显的 阴暗部,改善发光的均匀度的电介质阻挡放电灯的点亮方法以及点亮设 备。本专利技术中的电介质阻挡放电灯点亮设备,是用于点亮电介质阻挡放 电灯点亮的设备,所述电介质阻挡放电灯具有一对内部电极和外部电 极,其中内部电极位于封入了包含稀有气体的放电介质的透光性容器的两端,外部电极沿着透光性容器的长边方向配置。具有第一驱动电路, 产生在给定的大致矩形波电压上重叠正的直流电压的第一大致矩形波 电压;禾B,第二驱动电路,产生在给定的大致矩形波电压上重叠负的直 流电压的第二大致矩形波电压。第一驱动电路,被以对一对的内部电极的一方和外部电极施加第一大致矩形波电压的方式连接。并且,第二驱 动电路,被以对一对内部电极的另一方和外部电极施加第二大致矩形波 电压的方式连接。再有,优选第一大致矩形波电压和第二大致矩形波电压,为大致相 同的相位。另外,第一驱动电路和第二驱动电路,是通过单一的驱动信 号电路驱动的逆变器电路。另外,第一驱动电路具有第一升压变压器,第一升压变压器具有第 一一次绕组和第二一次绕组及第一二次绕组,第二驱动电路具有第二升 压变压器,第二升压变压器具有第三一次绕组和第四一次绕组及第二二 次绕组,第一一次绕组的绕数和第四一次绕组的绕数大致相等,第二一 次绕组和第三一次绕组的绕数大致相等。再有,第一一次绕组的绕数和第二一次绕组的绕数之差,是l匣以 上2匝以下。再有,在第一到第四一次绕组之中,至少对绕数最少的一次绕组串联连接阻抗元件。阻抗元件,是电感为lpH以上5pH以下的电感器。正的直流电压与负的直流电压的绝对值大致相等。该情况下,给定的大致矩形波电压的振幅Va、与正的直流电压及负的直流电压的绝对值Vb之间的关系,满足下面表达式0.025VaSVb^0.10Va。本专利技术中的电介质阻挡放电灯的点亮方法,是使电介质阻挡放电灯 点亮的方法,所述电介质阻挡放电灯,具有一对内部电极和外部电极, 其中内部电极位于封入了包含稀有气体的放电介质的透光性容器的两 端,外部电极沿着透光性容器的长边方向配置。该方法中,对内部电极 之中的一方施加第一大致矩形波电压,所述第一大致矩形波电压,是在 给定的大致矩形波电压上重叠正的直流电压得到的电压,对内部电极之 中的另一方施加第二大致矩形波电压,所述第二大致矩形波电压,是在 给定的大致矩形波电压上重叠负的直流电压得到的电压。本专利技术,能在不损失高发光效率这一在灯的两端具有内部电极的电 介质阻挡放电灯的特长的前提下,大幅降低在灯中央部分产生的阴暗部 的可见性。因此,能使灯的高效率和高均匀度并存。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中的表示电介质阻挡放电灯的点 亮方法的概略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中的为了说明电介质阻挡放电灯 的点亮设备的电源的动作的时序图。图3是表示由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中的电介质阻挡放电灯的点亮 设备得到的灯的亮度的分布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中的电介质阻挡放电灯的点亮设 备的构成的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中的电介质阻挡放电灯的点亮设 备的输出电压波形的概略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中的电介质阻挡放电灯的点亮设 备的输出电压波形的图。图7是表示由使用以往的点亮方法的电介质阻挡放电灯点亮设备 得到的点亮状态的图((a)没有扩散板,(b)有扩散板)。图8 (a)表示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下的电介质阻挡放电灯的 点亮设备得到的点亮状态的图,及(b)表示通过以往的电介质阻挡放 电灯的点亮设备得到的点亮状态的图。图9是表示由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中的电介质阻挡放电灯的点亮 设备和以往的电介质阻挡放电灯的点亮设备得到的亮度分布的比较图。图10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3中的电介质阻挡放电灯的点亮设 备的构成的图。图11是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3中的电介质阻挡放电灯的点亮设备 中,(a)是表示阻抗元件插入前的电源部分的电压及电流波形的图, (b )是表示阻抗元件插入后的电源部分的电压及电流波形的图。图12是表示以往的放电灯点亮设备的构成的图。图中l一灯,2a、 2b—内部电极,3 —外部电极,4一驱动信号电 路,5 —热收縮性管,E0、 El、 E2—电源,Tl、 T2 —升压变压器,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介质阻挡放电灯点亮设备,用于电介质阻挡放电灯点亮,所述电介质阻挡放电灯具有一对内部电极和外部电极,其中内部电极位于封入了包含稀有气体的放电介质的透光性容器的两端,外部电极沿着上述透光性容器的长边方向配置,所述电介质阻挡放电灯点亮设备,具有: 第一驱动电路,产生在给定的大致矩形波电压上重叠正的直流电压的第一大致矩形波电压;和, 第二驱动电路,产生在给定的大致矩形波电压上重叠负的直流电压的第二大致矩形波电压, 上述第一驱动电路,以上述一对内部电极的一方和上 述外部电极施加上述第一大致矩形波电压的方式被连接, 并且,上述第二驱动电路,以对上述一对内部电极的另一方和上述外部电极施加上述第二大致矩形波电压的方式被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仓地敏明小南智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