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工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材料加工成型
,特别是涉及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力学性能优异的新材料,具有碳材料的固有本性特征,又兼备纺织纤维的柔软可加工性,是新一代增强纤维,可用作飞机结构材料、电磁屏蔽除电材料、人工韧带等身体代用材料以及用于制造火箭外壳、机动船、工业机器人、汽车板簧和驱动轴等,具有强度高、比重小、耐热性和抗热冲击性高、热膨胀系数低,热容量小、抗腐蚀与辐射性能的优点。
[0003]现有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工件均是采用模压方式一次性成型制作的,制作碳纤维复合材料工件的过程中,需要依次铺设多层碳纤维材料叠加复合,再通过高压压制成型。但是在碳纤维材料和粘结材料在铺设的过程中,接触面容易出现气泡,导致成型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内部存在空腔,降低成型的零件的强度,使零件存在瑕疵。
[0004]因此亟需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工设备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安装有若干导向杆(2),若干所述导向杆(2)的底端之间固接有顶板(3);所述底板(1)顶端安装有下模机构,所述顶板(3)的底端安装有上模机构,所述下模机构与所述上模机构对应设置且可拆卸连接;所述上模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顶板(3)底端的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与所述下模机构可拆卸连接;所述升降组件的底端安装有模压组件,所述模压组件与所述下模机构可拆卸连接;所述下模机构包括固接在所述底板(1)上的下模块(4),所述下模块(4)顶端开设有模压腔(5),所述模压腔(5)与所述模压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升降组件与所述下模块(4)可拆卸连接;所述模压腔(5)内设有真空组件和冷却组件,所述模压腔(5)内设置有覆膜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模压腔(5)侧壁底端的真空腔(6),所述真空腔(6)围绕所述模压腔(5)设置,所述真空腔(6)通过若干连通孔(7)与所述模压腔(5)连通;所述模压腔(5)连通有真空管(8),所述真空管(8)伸出所述下模块(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腔(6)内滑动连接有封板(9),所述封板(9)朝向所述模压腔(5)的一端固接有若干插杆(10),所述插杆(10)与所述连通孔(7)相适配并与可拆卸连接;所述封板(9)远离所述插杆(10)的一端固接有螺杆(11),所述螺杆(11)螺纹连接在调节管(12)的内腔,所述调节管(12)与调节电机(13)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调节电机(13)安装在所述真空腔(6)的内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组件包括两个对称开设在所述模压腔(5)侧壁的安装腔(14),一所述安装腔(14)内安装有进料辊(15),另一所述安装腔(14)内安装有收料辊(16),所述进料辊(15)与所述收料辊(16)之间连接有真空膜(17);所述真空膜(17)的宽度大于所述模压腔(5)的宽度;两所述安装腔(14)对应的两端之间分别连接有让位槽(18),所述真空膜(17)穿过所述让位槽(18)。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14)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让位孔(19),所述让位孔(19)内滑动连接有顶块(20),所述顶块(20)与所述让位孔(19)底端之间固接有安装弹簧(21);所述顶块(20)远离所述安装弹簧(2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接触块(22),所述收料辊(16)的两端分别插入所述让位孔(19)内并与所述接触块(22)可拆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剑磊,王号朋,郑龙辉,吴立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