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化冷冻工具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2812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玻璃化冷冻工具,其包括连接体和载杆,还公开一种玻璃化冷冻工具的使用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置入生物材料;S2、添加处理液;S3、排出处理液;S4、玻璃化冷冻和安装套管;S5、冷冻保存。本发明专利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实现预处理和冷冻保存的一体化,操作步骤简化,方便对生物材料进行处理,同时,预处理和冷冻保存的一体化有利于实现批量化和自动化的生物材料管理。降低生物材料在搬运过程中出现损伤和污染的几率,能够起到保护载杆上的生物材料的作用,避免在设备批量处理的过程中被污染,保证实验过程的可靠性。保证实验过程的可靠性。保证实验过程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化冷冻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冷冻工具
,具体涉及一种玻璃化冷冻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玻璃化是对生物材料的冷冻保存技术。玻璃化冷冻法是通过液氮对生物材料进行快速降温,并且抑制冰晶的产生。生物材料玻璃化冷冻后在超低温环境中保存。
[0003]公告号为CN214339670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生物材料处理装置。本技术包括壳体,壳体上端设置有液体交换舱、液体排出舱和若干个导液通道,每个导液通道的两端分别连通液体交换舱和液体排出舱,用以实现液体交换舱和液体排出舱之间的液体交换;所述液体交换舱的下端连通有排出孔,排出孔连通壳体的下端。生物材料在液体交换仓处理后,通过排出孔向下排出到载杆,此时可以将载杆连同其上的胚胎转移进行后续的玻璃化冷冻操作。
[0004]上述生物材料处理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在液体交换仓对生物材料处理后,将生物材料转移到载杆上,再将载有生物材料的载杆搬运到冷冻设备上进行冷冻保存,而生物材料存放在载杆表面不便于批量化和自动化处理,在转移到载杆的过程中需要操作人员检查确认生物材料已经排出到载杆上,难以实现预处理和冷冻的批量化和自动化;2、载杆连同其上的生物材料通过液氮进行玻璃化冷冻处理时,生物材料容易被污染;3、生物材料需要依次经过液体交换仓、排出孔和载杆,反复转移生物材料时容易出现误操作,增加损伤生物材料的几率;4、并且操作步骤繁琐,给生物材料的处理造成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化冷冻工具,其包括连接体和载杆,还提供一种玻璃化冷冻工具的使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置入生物材料;S2、添加处理液;S3、排出处理液;S4、玻璃化冷冻和安装套管;S5、冷冻保存。该玻璃化冷冻工具具有便于实现预处理和冷冻的自动化、能够防止生物材料被污染、能够减少损伤生物材料的几率和操作简便的优点。
[0006]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玻璃化冷冻工具,包括连接体和载杆,所述载杆固定安装在连接体上,所述载杆设有处理槽和液体添加槽,所述载杆设有导液通道,所述导液通道两端分别与处理槽和液体添加槽,所述载杆设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与处理槽连通,所述连接体可拆卸安装有套管,所述连接体设有贯通口,所述连接体固定安装有将贯通口堵住的过滤组件。
[0008]通过这样的设置:实现预处理和冷冻保存的一体化,操作步骤简化,方便对生物材料进行处理,同时,预处理和冷冻保存的一体化有利于实现批量化和自动化的生物材料管理。能够大大降低生物材料在搬运过程中出现损伤和污染的几率,起到保护生物材料的作用。通过套管的设置,能够起到保护载杆上的生物材料的作用,避免在设备批量处理的过程中被污染,保证实验过程的可靠性。在液氮处理和保存时,过滤组件能够对液氮进行双向过
滤。
[0009]作为优选,所述过滤组件采用不锈钢滤膜、高分子材料滤膜和陶瓷膜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套管和载杆的材料采用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环烯烃共聚物和亚克力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0]通过这样的设置:实现通过过滤组件对液氮进行过滤的功能。
[0011]作为优选,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在连接体上。
[0012]通过这样的设置:起到方便通过连接部搬运该玻璃化冷冻工具的作用,方便连接和移动,有利于实现批量化处理。
[0013]作为优选,所述连接部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安装有与其配合的延长杆。
[0014]通过这样的设置:实现通过连接部带动该玻璃化冷冻工具整体运动,通过延长杆的设置,起到方便拿取的作用,方便操作。
[0015]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槽横截面内轮廓呈“星形”、“六角形”、“矩形”、“三角形”和“椭圆形”中的任意一种。
[0016]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适用于不同的延长杆,起到提高适用性的作用。
[0017]作为优选,所述载杆设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与处理槽连通,所述导液通道的位置高度高于排液口,所述排液口宽度设置为能够阻碍生物材料通过的大小,所述排液口宽度的设置包括通过设定宽度尺寸形成限制来阻止生物材料通过或通过液体表面张力形成限制来阻止生物材料通过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
[0018]通过这样的设置:排液口通过毛细管现象自动吸走多余的液体,起到减小液滴量的作用,便于生物材料的玻璃化冷冻,并能有效限制生物材料,防止生物材料穿过排液口,使生物材料保存在处理槽内。
[0019]作为优选,所述处理槽设有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的最低位置均位于排液口处。
[0020]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通过重力使处理液和生物材料集中在排液口处,起到方便生物材料与处理液接触,并能起到方便通过排液口将处理液排出处理槽的作用。
[0021]作为优选,所述排液口位于处理槽靠近液体添加槽的一侧。
[0022]通过这样的设置:方便使液体添加槽的液体流动到生物材料处,方便生物材料与处理液接触,起到方便对生物材料进行处理的作用。
[0023]一种玻璃化冷冻工具的使用方法,采用一种玻璃化冷冻工具,所述玻璃化冷冻工具包括连接体和载杆,所述载杆固定安装在连接体上,所述载杆设有处理槽和液体添加槽,所述载杆设有导液通道,所述导液通道两端分别与处理槽和液体添加槽,所述载杆设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与处理槽连通,所述连接体可拆卸安装有套管,所述连接体设有贯通口,所述连接体固定安装有将贯通口堵住的过滤组件;
[0024]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5]S1、置入生物材料:将所述套管从连接体上拆下,将生物材料放置在所述处理槽内;
[0026]S2、添加处理液:在所述液体添加槽内加入生物材料的处理液,所述处理液通过导液通道进入处理槽内并与生物材料接触;
[0027]S3、排出处理液:生物材料处理完毕后,再通过添加槽将处理槽内的处理液排出处
理槽,使生物材料保留在处理槽内;
[0028]S4、玻璃化冷冻和安装套管:在套管内设置液氮,将装有生物材料的载杆插入套管中的液氮内,并将套管安装到连接体上;
[0029]S5、冷冻保存:使液氮通过贯通口进入套管内,并通过过滤组件对液氮进行过滤,避免生物材料间互相污染,所述套管内的液氮在气化时通过贯通孔排出。
[0030]通过这样的设置:实现预处理和冷冻保存的一体化,操作步骤简化,方便对生物材料进行处理,同时,预处理和冷冻保存的一体化有利于实现批量化和自动化的生物材料管理。能够大大降低生物材料在搬运过程中出现损伤和污染的几率,起到保护生物材料的作用。通过套管的设置,能够起到保护载杆上的生物材料的作用,避免在设备批量处理的过程中被污染,保证实验过程的可靠性。在液氮处理和保存时,过滤组件能够对液氮进行双向过滤。
[0031]作为优选,在所述S1的步骤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0032]准备多个玻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化冷冻工具,包括连接体(11)和载杆(12),所述载杆(12)固定安装在连接体(1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杆(12)设有处理槽(13)和液体添加槽(14),所述载杆(12)设有导液通道(15),所述导液通道(15)两端分别与处理槽(13)和液体添加槽(14),所述连接体(11)可拆卸安装有套管(21),所述连接体(11)设有贯通口(22),所述连接体(11)固定安装有将贯通口(22)堵住的过滤组件(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化冷冻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23)采用不锈钢滤膜、高分子材料滤膜和陶瓷膜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套管(21)和载杆(12)的材料采用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环烯烃共聚物和亚克力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化冷冻工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部(31),所述连接部(31)设置在连接体(11)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化冷冻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1)设有连接槽(32),所述连接槽(32)安装有与其配合的延长杆(4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玻璃化冷冻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32)横截面内轮廓呈“星形”、“六角形”、“矩形”、“三角形”和“椭圆形”中的任意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化冷冻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杆(12)设有排液口(16),所述排液口(16)与处理槽(13)连通,所述导液通道(15)的位置高度高于排液口(16),所述排液口(16)宽度设置为能够阻碍生物材料通过的大小,所述排液口(16)宽度的设置包括通过设定宽度尺寸形成限制来阻止生物材料通过或通过液体表面张力形成限制来阻止生物材料通过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玻璃化冷冻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槽(13)设有第一倾斜面(17)和第二倾斜面(18),所述第一倾斜面(17)和第二倾斜面(18)的最低位置均位于排液口(16)处。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玻璃化冷冻工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旭临
申请(专利权)人:香港中文大学深港创新研究院福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