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测量电梯的轿厢与井道壁之间距离的测量装置,测量装置包括第一刻度杆、第二刻度杆、传动组件以及控制器,第二刻度杆套设于第一刻度杆的第一安装槽内且与第一传动件螺纹连接;在第一安装槽内的第一限位部与第二刻度杆的外侧壁的第二限位部的限定下,可将第一传动件与第二刻度杆绕预设方向的转动,转换为第二刻度杆沿预设方向相对于第一刻度杆位置移动;控制器通过控制第一电机的正反转动以控制第二刻度杆的伸出距离,使第一刻度杆以及第二刻度杆可卡放于轿厢与井道壁之间的对应位置,将测量装置取出可较为直观地读取轿厢与井道壁之间的距离值,提高轿厢与井道壁之间距离测量的便利性及准确性。厢与井道壁之间距离测量的便利性及准确性。厢与井道壁之间距离测量的便利性及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测量电梯的轿厢与井道壁之间距离的测量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电梯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测量轿厢与井道壁之间距离的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梯的轿厢与井道壁之间的距离测量时,通常使用直尺测量;但测量人员很难使直尺达到需要测量的位置,导致距离测量误差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测量电梯的轿厢与井道壁之间距离的测量装置,可提高测量电梯的轿厢与井道壁之间距离的准确性。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测量电梯的轿厢与井道壁之间距离的测量装置,用于测量电梯的轿厢与井道壁之间距离,测量装置包括:第一刻度杆,所述第一刻度杆的端面沿预设方向开设有第一安装槽,且所述第一安装槽具有第一槽底,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壁面沿所述预设方向设置有第一限位部;第二刻度杆,所述第二刻度杆套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二刻度杆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沿所述预设方向延伸,且所述环形槽的开口靠近所述第一槽底,所述环形槽的槽壁设置有第一螺纹部,所述第二刻度杆的外侧壁设置有沿所述预设方向设置的第二限位部,且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配合;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以及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第一传动件,所述第一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一槽底,所述第一传动件设置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沿预设方向延伸,且所述容置槽的开口位于所述第一传动件远离所述第一槽底的端面,所述容置槽的槽壁套设于所述环形槽,且所述容置槽的槽壁设置有第二螺纹部,所述第一螺纹部与所述第二螺纹部螺纹连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安装于所述第一刻度杆靠近所述第一槽底的一侧,且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电机电性连接。
[000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凸起,所述凸起设置为长条状,且所述凸起沿所述预设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卡槽,部分所述凸起位于所述卡槽内;或者,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卡槽,所述卡槽设置为长条状,且所述卡槽沿所述预设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凸起,部分所述凸起位于所述卡槽内。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螺纹部位于所述第一传动件的内侧壁,所述第一螺纹部位于所述环形槽靠近所述的第二螺纹部的侧壁;或者,所述第二螺纹部位于所述第一传动件的外侧壁,所述第一螺纹部位于所述环形槽靠近所述的第二螺纹部的侧壁。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刻度杆远离所述第一槽底的一端的外侧壁标记有第一起点,靠近所述第一槽底的一端的外侧壁标记有第一止点,所述第一起点与所述第一止点
沿所述预设方向限定出第一测量刻度值的最大值,且所述第一测量刻度值从所述第一起点位置至所述第一止点位置逐渐增大;所述第二刻度杆远离所述第一槽底的一端的外侧壁标记为第二起点,靠近所述第一槽底的一端的外侧壁标记有第二止点,所述第二起点与所述第二止点沿所述预设方向限定出第二测量刻度值的最大值,且所述第二测量刻度值从所述第二起点位置至所述第二止点位置逐渐增大;所述第二刻度杆抽出所述第一安装槽以使所述第二测量刻度值完全显示时,所述第一起点与所述第二止点在所述第一刻度杆的径向上对应。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起点至所述第一止点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二起点至所述第二止点之间的距离。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件的中轴线与所述第二刻度杆的中轴线共线。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刻度杆远离所述环形槽的开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安装槽,且所述第二安装槽沿所述预设方向延伸;所述测量装置还包括第三刻度杆,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三刻度杆套接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所述第二安装槽具有第二槽底,所述第二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二槽底,且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三刻度杆传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三刻度杆沿所述预设方向往复运动。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内壁面设置有第三限位部,所述第三刻度杆的外侧壁设置有第四限位部,所述第三限位部与所述第四限位部配合,以使所述第三刻度杆沿所述预设方向往复运动。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刻度杆靠近所述第二槽底的一侧开设有驱动槽,且所述驱动槽沿所述预设方向延伸,所述驱动槽的内壁面设置有第三螺纹部;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二传动件设置为杆状,所述第二传动件套设于所述驱动槽,且所述第二传动件的外侧壁设置有第四螺纹部,且所述第三螺纹部与所述第四螺纹部螺接。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测量电梯的轿厢与井道壁之间距离的测量装置还包括:按键,所述按键设置于所述第一刻度杆的外侧壁且靠近所述第一槽底,所述按键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按键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电机以及所述第二电机的运行。
[0014]基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测量电梯的轿厢与井道壁之间距离的测量装置,第一刻度杆沿预设方向开设有第一安装槽,第二刻度杆套设于第一刻度杆的第一安装槽内;第二刻度杆沿预设方向开设有环形槽,且第二刻度杆的环形槽内设置有第一螺纹部,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传动件连接,第一传动件设置有容置槽,且容置槽的槽壁套设于环形槽,第一传动件的容置槽的槽壁设置有第二螺纹部,第一螺纹部与第二螺纹部螺纹连接;进而随第一传动件绕预设方向的转动,可将第一传动件与第二刻度杆绕预设方向的转动,转换为第二刻度杆沿预设方向相对于第一刻度杆位置移动;控制器可控制第一电机的正向转动或者反向转动,可较为便利地控制第二刻度杆相对于第一刻度杆的伸出距离,增加测量装置的测量范围;通过控制第一电机来控制第二刻度杆的伸出距离,使第一刻度杆以及第二刻度杆可卡放于轿厢与井道壁之间的对应位置,将测量装置取出即可较为直观地读取轿厢与井
道壁之间的距离值,提高轿厢与井道壁之间距离测量的便利性及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测量电梯的轿厢与井道壁之间距离的测量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沿A
‑
A处的剖切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刻度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刻度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第三刻度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说明:10、第一刻度杆;11、第一安装槽;111、第一槽底;12、第一限位部;13、第一起点;14、第一止点;20、第二刻度杆;21、环形槽;22、第一螺纹部;23、第二限位部;24、第二起点;25、第二止点;26、第二安装槽;261、第三限位部;262、第二槽底;30、传动组件;31、第一电机;32、第一传动件;321、容置槽;322、第二螺纹部;33、第二电机;34、第二传动件;341、第四螺纹部;40、控制器;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测量电梯的轿厢与井道壁之间距离的测量装置,用于测量电梯的轿厢与井道壁之间的距离,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刻度杆,所述第一刻度杆的端面沿预设方向开设有第一安装槽,且所述第一安装槽具有第一槽底,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壁面沿所述预设方向设置有第一限位部;第二刻度杆,所述第二刻度杆套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二刻度杆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沿所述预设方向延伸,且所述环形槽的开口靠近所述第一槽底,所述环形槽的槽壁设置有第一螺纹部,所述第二刻度杆的外侧壁设置有沿所述预设方向设置的第二限位部,且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配合;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以及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第一传动件,所述第一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一槽底,所述第一传动件设置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沿预设方向延伸,且所述容置槽的开口位于所述第一传动件远离所述第一槽底的端面,所述容置槽的槽壁套设于所述环形槽,且所述容置槽的槽壁设置有第二螺纹部,所述第一螺纹部与所述第二螺纹部螺纹连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安装于所述第一刻度杆靠近所述第一槽底的一侧,且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电机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测量电梯的轿厢与井道壁之间距离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凸起,所述凸起设置为长条状,且所述凸起沿所述预设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卡槽,部分所述凸起位于所述卡槽内;或者,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卡槽,所述卡槽设置为长条状,且所述卡槽沿所述预设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凸起,部分所述凸起位于所述卡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测量电梯的轿厢与井道壁之间距离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纹部位于所述第一传动件的内侧壁,所述第一螺纹部位于所述环形槽靠近所述的第二螺纹部的侧壁;或者,所述第二螺纹部位于所述第一传动件的外侧壁,所述第一螺纹部位于所述环形槽靠近所述的第二螺纹部的侧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测量电梯的轿厢与井道壁之间距离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刻度杆远离所述第一槽底的一端的外侧壁标记有第一起点,靠近所述第一槽底的一端的外侧壁标记有第一止点,所述第一起点与所述第一止点沿所述预设方向限定出第一测量刻度值的最大值,且所述第一测量刻度值从所述第一起点位置至所述第一止点位置逐渐增大;所述第二刻度杆远离所述第一槽底的一端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学忠,杨新振,李会滨,张云生,李向东,
申请(专利权)人:滨州市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