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类螺纹特征的电极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2588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极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带类螺纹特征的电极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电极设计:借助三维软件从至少一个目标零件所具有类螺纹特征的放电部分获取与该放电部分相匹配的电极形状,并将该电极形状沿电极形状的轴向分解为多个适于CNC加工中心加工的电极齿,电极齿具有齿部,每个电极齿的齿部可共同组成所述电极形状,然后将属于同一电极形状的每个电极齿沿所述轴向依次均匀排布于一电极台上,电极台与每个电极齿组成的结构作为电极加工模型;电极装夹;加工工序编程;电极加工。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此类类螺纹电极因为毛刺多、形状易损伤、电极表面粗糙度不好的一系列问题,为EDM加工此类零件提供了坚实基础。EDM加工此类零件提供了坚实基础。EDM加工此类零件提供了坚实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类螺纹特征的电极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极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带类螺纹特征的电极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用EDM加工带有类螺纹特征的零件时,该零件如图1所示,需要用到相匹配的用于放电加工的电极,但电极有很多的尖角或利角,就需要CNC加工中心加工。CNC加工中心在加工这种尖角或利角的形状时,主要存在的问题就是加工完后留在尖角和利角部的毛刺很大且不容易去除,形状太薄极易损伤,严重影响EDM零件的加工,其次是要求电极的表面光洁度要好和尖角和利角的尺寸要精准。目前加工制造环节,用三轴立式加工中心加工这种电极尖角和利角部的毛刺还没有一个好的方法,使得这种类螺纹形状零件EDM很难加工达到零件设计的要求,而且直径越小的类螺纹形状越难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类螺纹特征的电极加工方法,以解决加工带类螺纹形状零件的电极的尖角或利角的毛刺及形状太薄极易损伤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带类螺纹特征的电极加工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类螺纹特征的电极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电极设计:借助三维软件从至少一个目标零件所具有类螺纹特征的放电部分获取与该放电部分相匹配的电极形状,并将该电极形状沿电极形状的轴向分解为多个适于CNC加工中心加工的电极齿,电极齿具有齿部,每个电极齿的齿部可共同组成所述电极形状,然后将属于同一电极形状的每个电极齿沿所述轴向依次均匀排布于一电极台上,电极台与每个电极齿组成的结构作为电极加工模型;电极装夹:通过夹具将电极毛坯装夹于CNC加工中心;加工工序编程:利用编程软件制定与所述电极加工模型相适配的电极开粗和电极精加工的加工工序;电极加工:由CNC加工中心先后执行电极开粗和电极精加工的加工工序,经过加工获得具有类螺纹特征的成品电极;其中,在步骤电极设计中,使获取的电极结构适于CNC加工,包括以下方法:在每个电极齿均设置一个参与放电的竖直面,再根据电极形状区分尖角或利角,在形成有尖角或利角一侧根据目标零件的实际情况增加加强圆弧,并且在电极齿上形成避空让位平面,再倒R角并与齿部相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类螺纹特征的电极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开粗的加工工序包括以下步骤:采用型腔铣加工策略,并选择D6

D8的刀具,将电极毛坯进行开粗去除余量;采用二次开粗加工策略,选择D1

D3的刀具进行局部开粗;采用等高加工策略,选择D0.3

D0.6的刀具进行局部开粗;采用等高加工策略,选择与电极齿齿部内R角相匹配的球刀进行局部开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类螺纹特征的电极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电极开粗的加工工序中,开粗的余量控制在不少于0.05MM且不大于0.07MM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带类螺纹特征的电极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精加工的加工工序包括以下步骤:采用平面铣策略,选择D2

D4的平刀,精修每个电极齿四周让位的竖直平面;精修电极齿类螺纹形状及其他相关面,相关面要一次加工成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类螺纹特征的电极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精修电极齿类螺纹形状及其他相关面,其他相关面要一次加工成型,包括以下步骤:选择小于电极齿部内R角的球刀,采用区域铣削的加工策略,并设置为往复走刀非陡峭切削模式,切削方向为顺铣;分析电极齿的形状确定切削角,如果电极齿的形状全是斜面和弧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连全崔育杨兵万有军邓仕平席振寰郭芝忠林岗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宝利根创科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