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等截面螺旋管桩生产系统及制造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12542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非等截面螺旋管桩生产系统及制造方法,属于混凝土预应力桩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所述喇叭腔的设计,解决了生产螺旋管桩时拔模不便的问题。所述非等截面螺旋管桩生产系统包括:钢筋笼、非等截面螺旋管型模具和动力部件;所述非等截面螺旋管型模具包括两个分体设置的模具瓣,两个所述模具瓣等分一个圆周,所述模具瓣内壁开设有第一螺旋腔和喇叭腔,所述喇叭腔宽度大于所述第一螺旋腔宽度,所述喇叭腔位于所述第一螺旋腔两端且所述喇叭腔和所述第一螺旋腔是连续连接的;两个所述模具瓣围成一个整的圆周,两瓣所述模具瓣的相连的两个喇叭腔连续拼接形成第二螺旋腔,所述第一螺旋腔和所述第二螺旋腔连续拼接形成所述螺旋管内的螺旋腔。述螺旋管内的螺旋腔。述螺旋管内的螺旋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等截面螺旋管桩生产系统及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混凝土预应力桩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非等截面螺旋管桩生产系统及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为了生产螺旋管桩,需要相应的螺旋管桩生产系统,同时在生产旋进式螺旋管桩时,为了顺利开模,当螺旋管桩生产系统中的管桩模具由两瓣模具瓣组成,那么就要在模具瓣上专门设置拔模口,如果模具瓣不设置拔模口的话,那么管桩模具就至少需要由三瓣模具瓣组成,为了简化螺旋管桩生产时的拔模工艺,我们重新设计了螺旋管型模具的内部结构以及对应的螺旋管桩生产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等截面螺旋管桩生产系统及制造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生产螺旋管桩拔模不便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非等截面螺旋管桩生产系统,所述非等截面螺旋管桩生产系统包括:钢筋笼、非等截面螺旋管型模具和动力部件;
[0005]所述钢筋笼包括:筒状部、突出部和端板;所述端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筒状部的两端,所述突出部沿所述筒状部外壁的周向螺旋分布,所述突出部连续或者间隔地分布在所述筒状部的外壁上,所述突出部和所述筒状部外壁固定连接;
[0006]所述非等截面螺旋管型模具包括两个分体设置的模具瓣,两个所述模具瓣等分一个圆周,所述模具瓣内壁开设有第一螺旋腔和喇叭腔,所述喇叭腔宽度大于所述第一螺旋腔宽度,所述喇叭腔位于所述第一螺旋腔两端且所述喇叭腔和所述第一螺旋腔是连续连接的;两个所述模具瓣围成一个整的圆周,两瓣所述模具瓣的相连的两个喇叭腔连续拼接形成第二螺旋腔,所述第一螺旋腔和所述第二螺旋腔连续拼接形成所述螺旋管内的螺旋腔;
[0007]所述钢筋笼放置在所述非等截面螺旋管型模具中,所述突出部和所述螺旋腔对应,所述动力部件驱动所述非等截面螺旋管型模具自转。
[0008]可选的,所述动力部件包括动力件和跑轮;所述非等截面螺旋管型模具放置在所述跑轮上;所述动力件驱动所述非等截面螺旋管型模具自转,或者所述动力件驱动所述跑轮转动,所述跑轮带动所述非等截面螺旋管型模具自转。
[0009]可选的,所述模具瓣两端固定安装有钢环分件,两个所述模具瓣一端的钢环分件组成一个完整的钢环,所述钢环放置在所述跑轮上。
[0010]可选的,所述非等截面螺旋管型模具还包括筋板,所述筋板沿模具的轴向方向和所述模具瓣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0011]可选的,所述模具瓣两侧延伸出连接板,两瓣所述模具瓣之间通过可拆卸固定机构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0012]可选的,所述喇叭腔和所述第一螺旋腔的连接部位是平缓过渡的;
[0013]或者,所述喇叭腔和所述第一螺旋腔的连接部位是台阶结构。
[0014]可选的,所述钢筋笼还包括过渡盘和抗扭力件;所述过渡盘和所述端板固定连接和/或所述过渡盘固定安装在所述筒状部上,所述筒状部内、所述端板上和所述过渡盘上均开设有中心通孔;至少一件所述抗扭力件固定安装在所述中心通孔的内壁上且贯穿所述中心通孔的两端,所述中心通孔和所述抗扭力件形成一个止转结构。
[0015]可选的,所述抗扭力件是“U”型槽钢,所述抗扭力件的槽口顶端和所述中心通孔的内壁平齐或者所述抗扭力件的槽口顶端突出所述中心通孔的内壁。
[0016]可选的,所述筒状部包括主筋和箍筋,所述主筋是长条形,所述箍筋是圆环形;
[0017]所述主筋呈圆型排布,所述箍筋的中轴线和所述筒状部的中轴线重合,所述箍筋和所述主筋固定连接,所述主筋的轴线和所述箍筋的中轴线平行;
[0018]所述端板上开设有主筋孔,所述主筋孔和所述主筋相对应,所述主筋穿过所述主筋孔,且所述主筋和所述端板固定连接。
[0019]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前文所述的非等截面螺旋管桩生产系统的非等截面螺旋管桩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0]将一瓣模具瓣放置好,将钢筋笼放入放置好的所述模具瓣中,所述突出部和所述螺旋腔对应,对所述抗扭力件的“U”型槽内涂抹润滑油并填充带钢丝绳的橡胶条;
[0021]向放置好的模具瓣中注入混凝土,当混凝土注入量达到要求后,将另一瓣所述模具瓣和放置好的所述模具瓣对接在一起,并将两瓣模具瓣固定安装在一起;
[0022]启动所述动力部件,所述动力部件驱动所述非等截面螺旋管型模具自转,混凝土在所述非等截面螺旋管型模具的内腔中均匀分布;
[0023]待混凝土干燥后,将一瓣所述模具瓣从另一瓣所述模具瓣上拆卸下来,再将非等截面螺旋管桩从另一瓣所述模具瓣上移走,最后将带钢丝绳的橡胶条从“U”型槽内抽出。
[0024]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非等截面螺旋管桩生产系统及制造方法,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5]1.本申请通过所述第一螺旋腔和所述喇叭腔的设计,在两瓣所述模具瓣拼接的位置形成了宽度大于所述第一螺旋腔宽度的所述第二螺旋腔,从而使得在生产非等截面螺旋管桩时,因为两瓣所述模具瓣拼接的位置宽度较宽,所以两瓣所述模具瓣相较于没有喇叭腔设计的模具瓣更容易拔模,解决了生产螺旋管桩时拔模不便的问题。
[0026]2.本申请通过所述过渡盘和所述抗扭力件的设计,使得生产出的非等截面螺旋管桩在旋进入土的过程中,能够承受更大的扭力,提高了非等截面螺旋管桩整体的强度。
[0027]3.本申请通过在“U”型槽内涂抹润滑油并填充带钢丝绳的橡胶条的设计,使得非等截面螺旋管桩在生产时,混凝土不会将“U”型槽填死,从而保证非等截面螺旋管桩在后续的使用中,钻杆能够顺利的装入管桩的中心孔并能和管桩在周向上锁死,进一步保证钻杆可以顺利的给管桩施加向下的压力和扭力。
附图说明
[0028]图1显示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非等截面螺旋管桩生产系统的示意图。
[0029]图2显示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非等截面螺旋管桩生产系统的爆炸示意图。
[0030]图3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钢筋笼的示意图。
[0031]图4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非等截面螺旋管型模具的示意图。
[0032]图5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固定机构的示意图。
[0033]元件标号说明
[0034]钢筋笼1,筒状部11,主筋111,纵向加强筋112,箍筋113,突出部12,端板13,主筋孔131,纵向加强筋孔132,过渡盘14,抗扭力件15,中心通孔16;
[0035]非等截面螺旋管型模具2,螺旋腔21,第一螺旋腔211,第二螺旋腔212,喇叭腔213,模具瓣22,钢环23,钢环分件231,筋板24,连接板25,卡位口251,固定机构26,第一螺栓261,第二螺栓262,支耳263,螺母264,圆环265;
[0036]动力部件3,动力件31,跑轮32。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38]请参阅图1至图5。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等截面螺旋管桩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等截面螺旋管桩生产系统包括:钢筋笼、非等截面螺旋管型模具和动力部件;所述钢筋笼包括:筒状部、突出部和端板;所述端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筒状部的两端,所述突出部沿所述筒状部外壁的周向螺旋分布,所述突出部连续或者间隔地分布在所述筒状部的外壁上,所述突出部和所述筒状部外壁固定连接;所述非等截面螺旋管型模具包括两个分体设置的模具瓣,两个所述模具瓣等分一个圆周,所述模具瓣内壁开设有第一螺旋腔和喇叭腔,所述喇叭腔宽度大于所述第一螺旋腔宽度,所述喇叭腔位于所述第一螺旋腔两端且所述喇叭腔和所述第一螺旋腔是连续连接的;两个所述模具瓣围成一个整的圆周,两瓣所述模具瓣的相连的两个喇叭腔连续拼接形成第二螺旋腔,所述第一螺旋腔和所述第二螺旋腔连续拼接形成所述螺旋管内的螺旋腔;所述钢筋笼放置在所述非等截面螺旋管型模具中,所述突出部和所述螺旋腔对应,所述动力部件驱动所述非等截面螺旋管型模具自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等截面螺旋管桩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部件包括动力件和跑轮;所述非等截面螺旋管型模具放置在所述跑轮上;所述动力件驱动所述非等截面螺旋管型模具自转,或者所述动力件驱动所述跑轮转动,所述跑轮带动所述非等截面螺旋管型模具自转。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非等截面螺旋管桩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瓣两端固定安装有钢环分件,两个所述模具瓣一端的钢环分件组成一个完整的钢环,所述钢环放置在所述跑轮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等截面螺旋管桩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等截面螺旋管型模具还包括筋板,所述筋板沿模具的轴向方向和所述模具瓣的外表面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等截面螺旋管桩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瓣两侧延伸出连接板,两瓣所述模具瓣之间通过可拆卸固定机构可拆卸地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等截面螺旋管桩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腔和所述第一螺旋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善强钱崑江守慈张鲲朱碧堂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旋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