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志明专利>正文

车载纳米电子加热供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12372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应用于汽车、火车等机动车上的车载纳米电子加热供暖系统,含由自然散热片、强制散热器、除霜器、阀门、管道、汽车膨胀水箱和水泵串联组成供暖回路,在供暖回路中水泵的出水口和自然散热片、强制散热器和除霜器的总进水口之间连接有纳米膜电加热器;纳米膜电加热器的加热腔体内还设有加热管,加热管两端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与水泵的出水口及自然散热片、强制散热器和除霜器的总进水口连接。本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纳米电加热膜对流经U型加热管的循环水对加热,与传统的其他加热方式相比,纳米电加热膜热效率高、寿命长、安全环保、升温速度快、控温精度高;本新型是一种可完全独立供电工作,其工作完全不受汽车的发动机使用情况影响。(*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加热器的供暖装置,特别是一种应用于汽车、火车等机动车上的车载纳米电子加热供暖系统
技术介绍
现在的机动车中一般都装有空调,如公交客车、卧铺长途空调车和客运火车等,且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豪华旅游大客车已成为公路高速客运的主力车型;除快捷,安全外,乘客对乘坐舒适性和车室室温条件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其中,冬季车内采暖性能的好坏,已成为评价其舒适性的主要指标之一。传统车载水暖供暖系统采用燃油加热器存在一些问题,如其无法满足较大热负荷的需求和较高取暖质量的要求,其最大的加热量仅为19.7KW(17000Kcal/h),再者燃油加热器需要和客车的发动机在工作上联动,其还存在利用率不高、废气排放不环保及由于结构复杂所带来的安装维护不易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实用、加热速度快、热负荷大、高效环保并可不受汽车使用情况而独立工作的车载纳米电子加热供暖系统。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车载纳米电子加热供暖系统,含由自然散热片、强制散热器、除霜器、阀门、管道、汽车膨胀水箱和水泵串联组成供暖回路,其特征在于在供暖回路中水泵的出水口和自然散热片、强制散热器和除霜器的总进水口之间连接有纳米膜电加热器。纳米膜电加热器的加热腔体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温控装置和限温装置;加热腔外设有带电源指示灯和工作指示灯的控制电路;在加热腔内还设有加热管,在加热管表面设有纳米电加热膜,加热管两端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与水泵的出水口及自然散热片、强制散热器和除霜器的总进水口连接。本技术优先采用的加热管为U型加热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纳米电加热膜对流经U型加热管的循环水对加热,与传统的其他加热方式相比,纳米电加热膜热效率高、寿命长、安全环保、升温速度快、控温精度高;本新型是一种可完全独立供电工作,其工作完全不受汽车的发动机使用情况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传统燃油加热器安装在空调车安装车厢水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纳米膜电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安装有本技术的空调车安装车厢水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纳米膜电加热器;2.加热腔;3.压力传感器;4.温控装置;5.限温装置;6.电源指示灯;7.工作指示灯;8.控制电路;9.U型加热管;10.纳米电加热膜;11.燃油加热器;12.进水管;13.出水管;14.自然散热片;15.强制散热器;16.除霜器;17.水泵;18.管道;19.阀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现有传统燃油加热器11安装在空调车安装车厢水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在供暖回路的管道18中连接连接有自然散热片14、强制散热器15和除霜器16,在管道18回路一端开口连接有燃油加热器11和水泵17,管道18的另一端开口与发动机(或膨胀水箱)连接,水泵17也和发动机(或膨胀水箱)连接,组成客车水暖供暖系统的回路;管道18上设有阀门19控制其暖流的流向。这种使用燃油加热器11向车室内供暖的方式无法满足较大热负荷的需要和较高取暖质量的要求,则客车的舒适性有所欠缺,且燃油加热器11的废气排放造成环境污染,复杂的结构更需要费用高昂的专业安装和维护。如图3所示的车载纳米电子加热供暖系统,含由自然散热片14、强制散热器15、除霜器16、阀门19、管道18、汽车膨胀水箱和水泵17串联组成供暖回路,在供暖回路中水泵17的出水口和自然散热片14、强制散热器15和除霜器16的总进水口之间连接有纳米膜电加热器1。如图2和图3所示,纳米膜电加热器1的加热腔2体上设有压力传感器3、温控装置4和限温装置5;加热腔2外设有带电源指示灯6和工作指示灯7的控制电路8;在加热腔2内还设有加热管,在加热管表面设有纳米电加热膜10,加热管两端的进水管12和出水管13分别与水泵17的出水口及自然散热片14、强制散热器15和除霜器16的总进水口连接;即将本技术的纳米膜电加热器1安装在并取代燃油加热器11位置(如图3所示)。本技术优先采用的加热管为U型加热管9。使用时打开管道18上的阀门19和水泵17,水开始循环流动,启动电源电源指示灯6亮,控制电路8开始工作,工作指示灯7亮,压力传感器3会根据水流动压力是否对加热,避免纳米电加热膜10加热迅速而局部受热不均匀而损坏;加热管表面的纳米电加热膜10开始工作对循环水进行快速加热,同时可根据要求对所要的温度进行设置并由与控制电路8连接的限温装置5进行实时监控,其所设定的温度范围由与控制电路8连接的温控装置4的传感器实时控制并反馈给限温装置5,即循环水可在一恒温状态工作,加热的循环水经除霜器16流向自然散热片14和强制散热器15,所产生的热量发散到车室内,供旅客取暖。此外在设计采暖系统时,本技术还可在一机两用,将该装置与发动机的水套连接,即可实现给发动机和车室同时加热;还可通过阀门19控制,可实现对车室或是发动机单独加热。本技术采用纳米电加热膜10加热方式,利用电能与水循环供暖系统模式对车室内进行供暖;在使用前,即在先通电加热前让水泵17工作使水先循环,再利用水流动信号或时间延时信号传送至控制电路8指示纳米膜电加热器1通电加热供暖;反之在停止供暖时先断电停止车载纳米电子加热装置工作,后停止水泵17工作,避免纳米电加热膜10加热迅速而局部受热不均匀而损坏。本技术结构简单实用,加热速度快,安全高效、环保节能;且其是一种完全独立供电(采用空调发动机)即可工作的的加热取暖装置,其工作不受汽车的使用工况影响;为乘客提供了舒适的车室乘坐环境,为空调客车提供了安全经济实用的供暖装置。权利要求1.车载纳米电子加热供暖系统,含由自然散热片、强制散热器、除霜器、阀门、管道、汽车膨胀水箱和水泵串联组成供暖回路,其特征在于在供暖回路中水泵的出水口和自然散热片、强制散热器和除霜器的总进水口之间连接有纳米膜电加热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纳米电子加热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膜电加热器的加热腔体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温控装置和限温装置;加热腔外设有带电源指示灯和工作指示灯的控制电路;在加热腔内还设有加热管,在加热管表面设有纳米电加热膜,加热管两端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与水泵的出水口及自然散热片、强制散热器和除霜器的总进水口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纳米电子加热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管为U型加热管。专利摘要一种应用于汽车、火车等机动车上的车载纳米电子加热供暖系统,含由自然散热片、强制散热器、除霜器、阀门、管道、汽车膨胀水箱和水泵串联组成供暖回路,在供暖回路中水泵的出水口和自然散热片、强制散热器和除霜器的总进水口之间连接有纳米膜电加热器;纳米膜电加热器的加热腔体内还设有加热管,加热管两端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与水泵的出水口及自然散热片、强制散热器和除霜器的总进水口连接。本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纳米电加热膜对流经U型加热管的循环水对加热,与传统的其他加热方式相比,纳米电加热膜热效率高、寿命长、安全环保、升温速度快、控温精度高;本新型是一种可完全独立供电工作,其工作完全不受汽车的发动机使用情况影响。文档编号H05B3/10GK2858352SQ20052012586公开日2007年1月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车载纳米电子加热供暖系统,含由自然散热片、强制散热器、除霜器、阀门、管道、汽车膨胀水箱和水泵串联组成供暖回路,其特征在于:在供暖回路中水泵的出水口和自然散热片、强制散热器和除霜器的总进水口之间连接有纳米膜电加热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志明
申请(专利权)人:朱志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