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嘉兴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包覆纱纺纱系统及空心锭机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12195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空心锭机构,包括锭杆和筒管,锭杆靠近会合导纱钩的一端连接有集聚管,集聚管为空心结构且具有集聚通道,集聚通道与芯纱通道相连通,集聚通道的直径较芯纱通道的直径小。本发明专利技术在锭杆的上端加装集聚管,减小芯纱出口与会合导纱钩之间的距离,使得芯纱由集聚管导出后,即受到外包缠纱的缠绕,部分被束缚到纱体上的毛羽,在未能完全摆脱集聚管的束缚时,即被外包缠纱压制,捆扎在芯纱上,有利于减少包覆后的外露毛羽;集聚通道的直径较芯纱通道的直径小,使得芯纱表面毛羽受到集聚通道的限制被压向芯纱的纱体,进一步改善毛羽纠缠的情况。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包覆纱纺纱系统,包含上述的空心锭机构,以减少复合纱的毛羽。以减少复合纱的毛羽。以减少复合纱的毛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覆纱纺纱系统及空心锭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纱线加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包覆纱纺纱系统及空心锭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包覆纱,行业中称“机械包覆纱”,简称“机包纱”,是以长丝纱和/或短纤纱为原料,采用“空心锭包覆机”纺制而成的“纱/纱复合纱”,其典型结构特征是:一根纱线(外包缠纱)以圆柱螺旋线状缠绕到另一根纱线(芯纱)上形成包缠复合结构。
[0003]空心锭包覆机实现纱线包缠复合的核心机构是“空心锭”(1台包覆机可装配多大200多个空心锭)。空心锭机构主要由空心锭和铝锭管组成。空心锭,即中空(空心)锭子,其中心有可容纱线通过的管道(中心管),空心锭固装在机器的龙筋(机架)上,并可在锭带(皮带)的集中摩擦传动下,高速回转。铝锭管为有边铝制筒管,套装在空心锭锭杆上,并通过卡装在空心锭锭杆上的底座和可拆装锭帽固定在空心锭上,随空心锭一起回转。锭帽通过卡钉与空心锭锭杆上的卡槽配合实现固定,取下锭帽,可取下、更换铝锭管。外包缠纱可通过专用络筒机卷绕到铝锭管上,然后再将铝锭管卡装到空心锭锭杆上。铝锭管上卷绕外包缠纱的卷绕螺旋线方向(矢量方向)与空心锭回转矢量方向应相反。
[0004]芯纱从空心锭锭杆中心管(孔)的下端引入,上端引出,穿过会合导纱钩向上运动;外包缠纱从铝锭管上退绕,同样穿过会合导纱钩向上运动。当空心锭在电机带动的锭带传动下回转时,随空心锭一起回转的铝锭管上的外包缠纱即以一定的夹角形成对芯纱的螺旋缠绕,外包缠纱在对芯纱进行缠绕同时,不断从铝锭管上退绕并随芯纱一起向上引出,形成包缠结构的复合纱。会合导纱钩的作用是稳定外包缠纱对芯纱的缠绕点位置,使缠绕点稳定在会合导纱钩处,而不会随着外包缠纱缠绕角(外包缠纱与芯纱夹角)的波动而上下运动,从而使包缠捻度(单位长度芯纱上缠绕外包缠纱的圈数)稳定。会合导纱钩必须位于空心锭中心线上,且距离空心锭顶端一定距离。这是因为

处于会合导纱钩与铝锭管上退绕点之间的外包缠纱,会随着空心锭一起高速回转形成凸形气圈(类似环锭纺纱中导纱钩与钢丝圈之间纱线形成的气圈),所以会合导纱钩必须位于空心锭中心线上,以避免外包缠纱气圈与铝锭管边盘的摩擦不匀、跳动、勾挂,导致包缠作用不稳定;

外包缠纱对芯纱进行包缠并一起向上运动,随着外包缠纱的退绕输出,其在铝锭管上的退绕点在铝锭管的上下边盘间作往复运动,当外包缠纱在铝锭管上的退绕点位于上边盘处时(退绕点的上极限点),外包缠纱的退绕气圈最短,此时只有会合导纱钩具有一定的高度(距离空心锭顶端有一定距离),才能使外包缠纱的退绕气圈保持一定的凸形,否则外包缠纱会与铝锭管上边盘产生剧烈的摩擦,张力剧增,导致外包缠纱断头率的增加。实际应用中,会合导纱钩至空心锭顶端的距离(高度)一般在45mm左右(至铝锭管上边盘平面距离60mm左右)。
[0005]在生产中应用的空心锭包覆机上,空心锭中心管上端出口孔径一般为5mm,内衬耐磨瓷眼后孔径为3mm,会合导纱钩瓷眼内孔孔径一般为3mm。当外包缠纱围绕芯纱旋转进行缠绕时,芯纱会在外包缠纱张力的拖动下,以空心锭上端孔径和会合导纱钩内孔孔径为回
转直径回转,形成柱状气圈。
[0006]采用空心锭包覆机可以实现不同种类与性能纱线的包缠复合,如芯纱可以采用一定预牵伸倍数的氨纶弹力丝,外包缠纱采用涤纶或锦纶长丝纱,可以纺制涤纶弹力包覆纱或锦纶弹力包覆纱;芯纱采用涤纶长丝纱,外包缠纱采用棉纱,可纺制涤/棉包覆纱;芯纱采用不锈钢丝,外包缠纱采用棉纱,可纺制棉/不锈钢丝包覆纱等。这是行业中常用的进行两根及以上纱线复合的并捻(纱线并合后再加捻)技术所不能实现的,并捻技术一般只能用于同种纱线的复合加工。
[0007]由短纤维,如棉、毛、麻、绢丝、化纤短纤维等纺制而成的纱线称为短纤纱,短纤纱的典型形貌特征是表面分布着不同长度的“毛羽”。所谓“毛羽”,主要由暴露在纱线表面的纤维头端形成,另有少量由卷曲的纤维中段在纱线表面形成的环圈。
[0008]短纤纱毛羽对织造加工及织物性能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0009]①
纱线毛羽,特别是长毛羽(长度≥3mm)在织造过程中会导致经纱之间的相互纠缠,影响机织(梭织)开口织造的正常进行,因此,短纤纱织造时,经纱须经上浆处理,以通过浆料形成的浆膜将毛羽贴伏在纱体上。在织造完成后还要将浆料退掉,会消耗大量的水、电、汽和助剂、浆料,造成物料和能源的浪费。毛羽的相互纠缠,使得至今绝大部分普通短纤纱不能进行经编加工(经编织造纱线不能上浆),制约了短纤纱线的应用领域。
[0010]②
纱线织造成织物后,纱线毛羽形成织物表面毛羽,而织物表面毛羽,特别是长毛羽,会在服装穿着过程中的摩擦作用下相互纠缠形成毛球,严重影响服装的外观(视觉)舒适性。羊毛面料的起球问题,至今仍是行业中难以有效控制的共性技术难题。
[0011]③
贴身穿着的毛、麻服装表面的毛羽,尤其是短毛羽,是导致“刺痒感”的根本原因。部分毛羽因能承受较大弯曲载荷,在与皮肤接触时,能使皮肤产生足够凹陷而触发引起刺痒感的痛觉神经感受器。毛织物可通过优选超细羊毛消除贴身穿着时的刺痒感,但麻纤维因其本身抗弯刚度大,导致其织物具有不同程度的刺痒感。抗弯刚度最大的苎麻纤维面料的刺痒感,目前仍为行业中不能解决的技术难题。
[0012]由于空心锭包覆特殊的“包缠复合”作用机理,如果以短纤纱为芯纱,根据纱线、织物最终用途优选(种类、规格)的长丝纱为外包缠纱对短纤纱进行包覆加工,可通过外包缠纱对芯纱的缠绕捆扎与覆盖作用,将暴露在芯纱表面的大部分毛羽捆扎、束缚到纱体上,因而显著减少短纤纱的毛羽。短纤纱毛羽的显著减少,为实现免浆织造(不用上浆直接进行织造)提供了可能性(外包缠纱对芯纱包缠复合的并合作用,可以提高复合纱的强度,降低强度不匀率,达到织造要求的强度和强度不匀率),有利于生产过程的节能减排;织物毛羽的显著减少,还可以提高织物的抗起球性,减轻毛、麻织物贴身穿着时的刺痒感。
[0013]包覆加工对短纤纱毛羽的控制效果,已为生产实践所证实(具体控制效果可参见实施例中普通包覆加工对毛纱和麻纱毛羽的控制效果)。
[0014]从短纤纱表面毛羽的分布形态可以判断,外包缠纱对其进行缠绕包覆时,部分毛羽会因外包缠纱的缠绕作用被压制、捆扎到纱体上,但仍有部分毛羽会在受到外包缠纱压制、捆扎时,发生弯曲、旋转、躲让,不能被外包缠纱捆扎在纱体上,因为尾端固定在纱体中的毛羽,头端是自由的,且伸出长度不同,与纱体轴线的夹角不同,在纱体的伸出方向不同(有的毛羽伸出方向向上,有的毛羽伸出方向向下,即有的毛羽倾斜方向与纱线轴向运动方向相反,有的相同),毛羽被外包缠纱捕捉、压制、捆扎,存在一定的发生概率(部分毛羽不能
被捕捉、捆扎)。
[0015]芯纱受到外包缠纱缠绕包覆时,芯纱毛羽的非受控性,影响了包缠复合对毛羽的捆扎、束缚效果。
[0016]芯纱在外包缠纱张力拖动下以空心锭上端孔和会合导纱钩内孔为回转直径的高速回转(形成柱状气圈),在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心锭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锭杆,所述锭杆为空心结构,所述锭杆具有允许芯纱穿过的芯纱通道,所述锭杆靠近会合导纱钩的一端连接有集聚管,所述集聚管为空心结构且具有集聚通道,所述集聚通道与所述芯纱通道相连通,所述集聚通道的直径较所述芯纱通道的直径小;筒管,所述筒管套装于所述锭杆的外部,所述锭杆能够带动所述筒管转动,所述筒管用于外包缠纱的卷绕,所述外包缠纱的卷绕方向与所述筒管的转动方向相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聚通道包括圆柱段和圆台段,所述圆柱段的一端与所述芯纱通道相连通,所述圆柱段的另一端与所述圆台段的直径较大一端相连通,所述芯纱由所述圆台段的直径较小一端导出后与所述外包缠纱一同穿过所述会合导纱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心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纱通道的直径为5mm,所述圆柱段的直径为2mm,所述圆台段的较小直径为所述芯纱直径的3~5倍,所述会合导纱钩的孔径大于所述圆台段的直径较小一端与所述外包缠纱的直径的2倍之和,所述圆台段的锥角为70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聚管与所述会合导纱钩之间的间距为0.5mm~1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锭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敖利民唐雯方瑞峰高思思朱思盈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