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车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2191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光车标,包括底壳和乳白色的灯罩,所述灯罩采用添加光扩散剂的乳白色PMMA或添加光扩散剂的PC材料制成,底壳上设置有PCBA,在所述灯罩上设置有外围发光区和中部发光区,所述灯罩上对应外围发光区的外侧设置有第一装饰罩,所述灯罩对应外围发光区与中部发光区之间设置有第二装饰罩,在第二装饰罩上方设置有黑色贴片,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添加了光扩散剂的乳白色PMMA材料或者用加了光扩散剂,并在外表面做了UV涂层的PC材料,替换掉传统方案中的光扩散板、光导板、透明灯罩、遮蔽物等多个零件加工艺的组合,同时可以达到相近的外观效果,此举大大降低了零件成本、不良率、加工制造及装配难度。及装配难度。及装配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光车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的车标
,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发光车标。

技术介绍

[0002]在国家重磅政策的带动,以及油价逐渐攀升的背景下,伴随着乘用车市场电动化的趋势,新势力纷纷进场。电动车与传统燃油车之间的市场地位逐渐发生变化。根据国内2022年3月份汽车销量TOP5来看,除了日产的轩逸任是燃油车之外,其他4名皆为电动及插混车。
[0003]在生活当中,我们也逐渐发现,原来白天在街头闪闪发光的电镀饰条、靓丽夺目甚至个性出众的喷漆零件的荣耀,逐渐被在漆黑的夜晚依然保持其靓丽夺目的个性化发光零部件所取代。因为其不仅代表着电动化,而且还是科技感的代言产物。
[0004]于是,在汽车头灯功能越来智能,造型越来越炫目的同时,在象征车辆“前脸”的格栅上,车厂研发人员的选择,已经完全倾向于贯穿灯。而位于格栅中部,用来象征车厂形象的车标也渐渐开始启用具备发光功能的车标,并与格栅上的贯穿灯,以及位于车辆两侧的头灯,共同组成Y型互存灯系统,起到车辆行驶过程中,前端的照明、以及视阔作用。也有些并不满足车辆行驶时位置灯法规的发光体零件,作为车辆停止状态下的氛围灯,或者叫做迎宾灯进行使用。
[0005]随着国家车辆电动化的大力推进,许多国内车厂技研部门已经摒弃传统陈旧的观念,开始着手研发具备发光功能的车标。特别是一些造车新势力,或传统车厂的电动车平台,有些直接将发光车标列为全系标配零件,平台零件,甚至标准件进行管理和应用。诸多车灯厂,以及专业零部件供应商,也为了迎接车标的变革,进行了先期研究,从而为更好的占领该类零件的供货市场份额做充分的准备。
[0006]现有技术的基本情况1:
[0007]如图1所示,其中,遮蔽物6通过遮蔽喷涂、印刷(丝网印刷或移印)、烫印、嵌片注塑成型、甚至用配件在正面直接遮挡等方式,使其附着到透明灯罩1内侧,从而起到非发光表面的遮光作用;光扩散板7、光导板4、PCBA板3,通过卡结、热熔、粘接、自攻螺丝固定等方式或几种方式的组合,被固定到底壳2上;透明灯罩带着遮蔽物,与底壳整体,在外周圈位置,通过热板焊接、超声波焊接、震动摩擦焊接、或激光焊接等方式结合到一起,起到密封效果,达到防水效果及一定的气密效果;其防水透气膜片5,通过膜片的背胶粘贴到底壳上;其PCBA上带有Pin针,通过底壳上对应的孔位伸到外部,与外部的连接器相连,从而对PCBA进行供电。
[0008]工作时,外部系统进行供电,通过PCBA上的Pin针,使PCBA上的整套电路通电,从而点亮PCBA上的LED灯珠;LED灯珠发出来的光束,进入光导板,此时光导板将光束导向需要出光的位置,并让光束向出光方向发出;光束进入光扩散板,并被光扩散板7打匀,并从光扩散板正面发出;被均匀的光束从透明灯罩1预设的出光区域向外界发散,其非发光区域的光束被遮蔽物2遮挡。
[0009]其缺点在于:
[0010]1.整个发光车标内部的零件太多,如上述的光扩散板、光导板、透明灯罩、遮蔽物等。对于生产来说,这些零配件均需配备各自的模具、检具、治具,从而大大提高了开发费用中的模检治具成本。
[0011]2.过多的零件,必然带来过多的生产环节。这些零件的相互装配会拉长总成零件的生产周期。
[0012]3.零件数量多,不仅会抬高总成零件的构成成本,还会拔高品质管控的难度,增加品质成本,并大大降低生产上的一次合格率,从而导致零件整体成本过高,失去竞争力。
[0013]4.因匀出光的要求,以及上述透明灯罩为透明材料的原因,传统发光车标会将出光位置的壁厚做成一致,这就会让零件失去立体感,导致整个发光车标的出光面成为一张平面、或者是一张大弧面,作为主机厂的Logo,无法给最终用户带来视觉冲击感。
[0014]5.出光效果难控制,导致开发过程长,开发费用高,开发难度大大增加。原因在于其最终出光效果的光束,是由LED灯珠发出的光束,依次经过光导板、光扩散板、透明灯罩而向外界呈现的。因此影响最终出光的光强、亮度、亮度均匀度、光的色坐标的因素太多,不仅需要管控LED灯珠及输入电流、电路的影响外,还要对光导板、光扩散板、透明灯罩对出光所带来的透过率、折射率、反射率、色偏等等因素进行解析、调整、管控。
[0015]现有技术的基本情况2:
[0016]如图2所示,其中,光扩散油漆8,通过遮蔽喷涂、印刷(丝网印刷或移印)、烫印、或嵌片注塑成型等方式,使其附着到透明灯罩1内侧,从而代替现有技术中的光扩散板,从而起到部分光扩散的作用;遮蔽物6,通过遮蔽喷涂、印刷(丝网印刷或移印)、烫印、嵌片注塑成型、或用配件在正面直接遮挡等方式,使其附着到透明灯罩1内侧,从而起到非发光表面的遮光作用;光扩散板7及PCBA板3,通过热熔、或自攻螺丝固定等方式,被固定到底壳2上;透明灯罩1带着光扩散油漆8和遮蔽物6,与底壳2整体,在外周圈位置,通过热板焊接、超声波焊接、震动摩擦焊接、或激光焊接等方式结合到一起,起到密封效果,达到防水效果及一定的气密效果;其防水透气膜片5,通过膜片的背胶粘贴到底壳上;其PCBA上带有Pin针,通过底壳上对应的孔位伸到外部,与外部的连接器相连。
[0017]工作时,外部系统进行供电,通过PCBA上的Pin针,使PCBA上的整套电路通电,从而点亮PCBA上的LED灯珠;LED灯珠发出来的光束,进入光扩散板,并被光扩散板打匀,并从光扩散板正面发出;被均匀的光束被光扩散油漆进一步扩散,之后从透明灯罩预设的出光区域向外界发散,其非发光区域的光束被遮蔽物遮挡。
[0018]其缺点在于:
[0019]1.整个发光车标内部的零件依然较多,如上述的光扩散油漆、遮蔽物、光扩散板、透明灯罩等。对于生产来说,这些零配件均需配备各自的模具、检具、治具,从而大大提高了开发费用中的模检治具成本。
[0020]2.该种技术,虽然减少了光导板这个零件,但却增加了光扩散油漆,该种油漆的透光率与油漆品种、漆膜厚度、喷涂工艺、配合的基材息息相关,因此合格率较普通的涂装更低,增加了成本。
[0021]3.过多的零件,必然带来过多的生产环节。这些零件的相互装配会拉长总成零件的生产周期。
[0022]4.零件数量多,不仅会抬高总成零件的构成成本,还会拔高品质管控的难度,增加品质成本,并大大降低生产上的一次合格率,从而导致零件整体成本过高,失去竞争力。
[0023]5.因匀出光的要求,以及上述透明灯罩为透明材料的原因,传统发光车标会将出光位置的壁厚做成一致。这就会让零件失去立体感,导致整个发光车标的出光面成为一张平面、或者是一张大弧面,作为主机厂的Logo,无法给最终用户带来视觉冲击感。
[0024]6.出光效果难控制,导致开发过程长,开发费用高,开发难度大大增加。原因在于其最终出光效果的光束,是由LED灯珠发出的光束,依次经过光扩散板、光扩散油漆、透明灯罩而向外界呈现的。因此影响最终出光的光强、亮度、亮度均匀度、光的色坐标的因素太多,不仅需要管控LED灯珠及输入电流、电路的影响外,还要对光扩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车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壳和乳白色的灯罩,所述灯罩采用添加光扩散剂的乳白色PMMA或添加光扩散剂的PC材料制成,底壳上设置有PCBA,在所述灯罩上设置有外围发光区和中部发光区,所述灯罩上对应外围发光区的外侧设置有第一装饰罩,所述灯罩对应外围发光区与中部发光区之间设置有第二装饰罩,在第二装饰罩上方设置有黑色贴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车标,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与底壳通过激光、超声波或震动摩擦焊接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车标,其特征在于:在灯罩与底壳通过激光焊接固定时,底壳上朝向灯罩一侧设置有焊接筋,焊接筋的两侧设置有第一溢料槽,激光焊接时,焊接筋融化并填充第一溢料槽,将底壳与灯罩熔接在一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车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部发光区和外围发光区向上凸出,所述中部发光区与外围发光区之间形成凹陷区,第二装饰罩由凹陷区延伸至中部发光区,黑色贴片位于凹陷区内,所述第二装饰罩与黑色贴片之间设置有双面胶带。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福聪赵环宇沈云峰孙宝兴
申请(专利权)人:敏实海拉嘉兴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