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焦跟踪方法及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2038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15
一种变焦跟踪方法及电子装置,该变焦跟踪方法包括:获取聚焦曲线样本,并对聚焦曲线样本进行曲面拟合,获得聚焦曲面模型,该聚焦曲面模型包括多个物距的聚焦曲线,聚焦曲线包括线性区、非线性区及分界点;针对线性区根据GZT进行变焦跟踪,针对非线性区以第一调焦值使用基于聚焦曲面的变焦跟踪法进行变焦跟踪。第一调焦值根据第一物距值确定,第一物距值是在线性区和非线性区分界点采用几何法得到的物距值。通过对聚焦曲线样本进行曲面拟合,建立聚焦曲面模型,可减少聚焦曲线的测量工作,使得长焦端确定的调焦值更为准确,使得变焦过程画面保持清晰。另外,针对线性区、非线性区及分界点采用不同的变焦跟踪方法,可避免画面卡顿和/或模糊。和/或模糊。和/或模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焦跟踪方法及电子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图像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变焦跟踪方法及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安防等要求,摄像机应用的范围较广。为了使得摄像机在采集图像过程中,使得图像保存清晰,摄像机需要变焦跟踪,再对焦进行搜索。变焦跟踪需要采集并存储多条聚焦曲线,根据多条聚焦曲线确定拍摄焦距。
[0003]考虑到成本问题,对大倍率摄像机的部署的需求越来越高。对于大倍率摄像机而言,由于大倍率摄像机的变焦范围更广,相应的,聚焦曲线所占用的存储空间也较大,对摄像机的存储空间要求更高,且变焦跟踪耗时较长,容易出现画面卡顿。另外,大倍率摄像机在广角端时聚焦曲线比较集中,不同物距的变焦值对应的调焦值相差较小,存在“一对多”的问题;而在长焦端不同物距的变焦值对应的调焦值相差较大,会导致画面模糊。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变焦跟踪方法及电子装置,用于降低大倍率摄像机变焦跟踪的耗时,节约摄像机的存储空间,尽量避免摄像机拍摄的画面卡顿或者模糊。
[0005]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变焦跟踪方法,该方法的执行主体为具有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的摄像机,该摄像机可以为大倍率摄像机。
[0006]该变焦跟踪方法包括:获取聚焦曲线样本,并对聚焦曲线样本进行曲面拟合,获得聚焦曲面,该聚焦曲面模型包括多个物距的聚焦曲线,聚焦曲面模型包括线性区和非线性区;针对线性区根据几何变焦跟踪法(Geometric Zoom Tracking,GZT)进行变焦跟踪,针对非线性区以第一调焦值使用基于聚焦曲面的变焦跟踪法进行变焦跟踪。其中,第一聚焦值是根据第一物距值确定的,第一物距值是在线性区和非线性区的分界点采用几何法得到的物距值。
[0007]该方案中,通过对聚焦曲线样本进行曲面拟合,建立聚焦曲面模型,可减少聚焦曲线的测量工作,且在长焦端利用聚焦曲面可以更加精确的确定调焦值,使得变焦过程画面保持清晰。另外,针对线性区和非线性区采用不同的变焦跟踪方法,可以尽量避免画面卡顿和/或模糊。
[0008]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获取聚焦曲线样本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广角端采集的聚焦点对采集的第一聚焦曲线进行线性拟合;根据第一聚焦曲线以及线性拟合后的第一聚焦曲线确定第一聚焦曲线的线性区和非线性区的分界点;在分界点之前的线性区以第一间隔采样,在分界点之后的非线性区以第二间隔采样,其中,第一间隔大于第二间隔。
[0009]该方案中,在线性区以较大间隔采样,在非线性区以较小间隔采样,可以节约聚焦曲线的采集时间。且由于线性区以较大间隔采样,所采集的数据较少,因此可以减少采集的聚焦曲线的存储空间。
[0010]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针对非线性区以第一聚焦值使用基于聚焦曲面的变焦跟
踪法进行变焦跟踪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0011]在线性区和非线性区的分界点采用几何法估计第一物距值;
[0012]根据第一物距值确定第一调焦值。
[0013]该方案中,变焦位置在线性区与非线性区的分界点时,使用几何法估计物距以进一步获取调焦值。由于几何法估计物距只需要一帧图像,因此可以避免画面出现卡顿。
[0014]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针对非线性区以第一调焦值使用基于聚焦曲面的变焦跟踪法进行变焦跟踪,包括:
[0015]根据第一帧的调焦位置和第二帧的调焦位置调整物距,第二帧为第一帧的下一帧;
[0016]根据调整后的物距调整当前的调焦值,获得第一调焦值;
[0017]以第一调焦值使用基于所述聚焦曲面的变焦跟踪法进行变焦跟踪。
[0018]该方案中,通过分析前一帧和当前帧的变焦位置,自适应的调节物距值,从而动态的修正调焦值,可以尽量减少长焦端的画面模糊。
[0019]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第一帧的调焦位置和第二帧的调焦位置调整物距,包括:
[0020]根据第一帧的调焦位置和第二帧的调焦位置以及调整因子调整物距,其中,所述调整因子基于所述第一帧的清晰度值和所述第二帧的清晰度值确定,不同的清晰度值范围对应的调整因子不同。
[0021]该方案中,针对不同阶段的物距可设置不同的调整因子,从而提高修正调焦值的精度,以尽量避免长焦端的画面出现模糊。
[0022]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可以是摄像机,也可以是摄像机中的一部分,也可以是独立于摄像机的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包括处理模块和存储模块,其中,存储模块,用于存储聚焦曲线样本;处理模块用于:获取聚焦曲线样本,并对聚焦曲线样本进行曲面拟合,获得聚焦曲面模型,该聚焦曲面模型包括多个物距的聚焦曲线,且聚焦曲面模型包括线性区和非线性区;针对线性区根据GZT进行变焦跟踪,针对非线性区以第一调焦值使用基于聚焦曲面的变焦跟踪法进行变焦跟踪,其中,第一聚焦值是根据第一物距值确定的,第一物距值是在线性区和非线性区的分界点采用几何法得到的物距值。
[0023]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模块在获取聚焦曲线样本之前,还用于:
[0024]根据广角端采集的聚焦点对采集的第一聚焦曲线进行线性拟合;
[0025]根据第一聚焦曲线以及线性拟合后的第一聚焦曲线确定第一聚焦曲线的线性区和非线性区的分界点;
[0026]在分界点之前的线性区以第一间隔采样,在分界点之后的非线性区以第二间隔采样,其中,第一间隔大于第二间隔。
[0027]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在在针对非线性区以第一聚焦值使用基于聚焦曲面的变焦跟踪法进行变焦跟踪之前,还用于:
[0028]在线性区和所述非线性区的分界点采用几何法估计第一物距值;
[0029]根据第一物距值确定第一调焦值。
[0030]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用于针对非线性区以第一调焦值使用基于聚焦曲面的变焦跟踪法进行变焦跟踪,具体包括:
[0031]根据第一帧的调焦位置和第二帧的调焦位置调整物距,其中,第二帧为第一帧的下一帧;
[0032]根据调整后的物距调整当前的调焦值,获得第一调焦值;
[0033]以第一调焦值使用基于聚焦曲面的变焦跟踪法进行变焦跟踪。
[0034]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第一帧的调焦位置和第二帧的调焦位置调整物距,包括:
[0035]根据第一帧的调焦位置和第二帧的调焦位置以及调整因子调整物距,其中,调整因子基于第一帧的清晰度值和第二帧的清晰度值确定,不同的清晰度值范围对应的调整因子不同。
[0036]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摄像机,该摄像机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方法实施例中的行为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该电子设备包括通信接口以及处理器,可选的,还包括存储器。其中,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处理器与存储器、通信接口耦合,当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时,使摄像机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所执行的方法。
[0037]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焦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大倍率摄像机,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聚焦曲线样本,并对所述聚焦曲线样本进行曲面拟合,获得聚焦曲面模型,所述聚焦曲面模型包括多个物距的聚焦曲线,所述聚焦曲面模型包括线性区、非线性区和分界点;针对所述聚焦曲面模型的线性区根据几何变焦跟踪法GZT进行变焦跟踪,针对所述聚焦曲面模型的非线性区以第一调焦值使用基于聚焦曲面的变焦跟踪法进行变焦跟踪,其中,所述第一调焦值根据第一物距值确定,所述第一物距值是在所述线性区和所述非线性区分界点采用几何法得到的物距值。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聚焦曲线样本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广角端采集的聚焦点对采集的第一聚焦曲线进行线性拟合;根据所述第一聚焦曲线以及线性拟合后的第一聚焦曲线确定所述第一聚焦曲线的线性区和非线性区的分界点;在所述分界点之前的线性区以第一间隔采样,在所述分界点之后的非线性区以第二间隔采样,其中,所述第一间隔大于所述第二间隔。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针对所述非线性区以第一调焦值使用基于所述聚焦曲面的变焦跟踪法进行变焦跟踪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线性区和所述非线性区的分界点Z
b
使用几何法估计第一物距值;根据所述第一物距值确定所述第一调焦值。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所述非线性区以第一调焦值使用基于聚焦曲面的变焦跟踪法进行变焦跟踪,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帧的变焦位置和所述第二帧的变焦位置调整物距,其中,所述第二帧为所述第一帧的下一帧;根据调整后的物距调整当前的调焦值,获得所述第一调焦值;以所述第一调焦值使用基于所述聚焦曲面的变焦跟踪法进行变焦跟踪。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第一帧的调焦位置和第二帧的调焦位置调整物距,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帧的调焦位置和所述第二帧的调焦位置以及调整因子调整物距,其中,所述调整因子基于所述第一帧的清晰度值和所述第二帧的清晰度值确定,不同的清晰度值范围对应的调整因子不同。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明伟旷凤孙海峰张于芝吴洪洋王焕周文茂侯宝临叶青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