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坑放坡区的装配式护壁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基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基坑放坡区的装配式护壁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基坑护壁方式多为先挖孔,再放置土钉后注浆,然后对坡面进行喷砼处理,最后对喷射砼进行养护。整个操作流程中,喷射混凝土的厚度无法准确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在养护的过程中,不一定能够达到设计要求;喷射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少于14d,分层开挖支护后的每层养护时间不少于2d;喷射混凝土须利用大型喷射装置,此装置必将产生相应的机械使用费和机械磨损费。
[0003]目前深基坑工程,放坡区采用的做法大多为土钉墙支护。施工时需先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放坡开挖,达到设计深度及坡度后方可开展土钉孔钻孔作业,放置土钉后注浆,然后对坡面进行钢筋网绑扎和加强筋的焊接,隐蔽验收后进行喷砼处理,最后对喷射砼进行养护。养护完成后可继续开挖下层,重复上述工作直到开挖至基坑设计深度。此传统工艺流程中,存在较多问题:1、坡面开挖后需绑扎钢筋网和钻孔,岩土体暴露时间较长,若遇大雨等突发情况,增加坡面垮塌风险。2、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放坡区的装配式护壁,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的坡口板(1)、搭接板(2)和坡底板(3),坡口板(1)为弯折角度与坡角一致的弯折板,搭接板(2)和坡底板(3)为平板,坡口板(1)、搭接板(2)、坡底板(3)上均设有搭接结构,坡口板(1)的下折段、搭接板(2)和坡底板(3)上均设有土钉预留孔(6)和注浆孔(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放坡区的装配式护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坡口板(1)的上折段底部设有防滑固定节(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放坡区的装配式护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坡口板(1)的上折段上设有检查孔(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放坡区的装配式护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搭接结构包括搭接孔(8)、搭接片(9)和搭接螺栓(10),搭接的两板块其中一板块上设有搭接孔(8),另一板块上设有搭接片(9),搭接片(9)上设有搭接孔(8)。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基坑放坡区的装配式护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坡口板(1)的下端、搭接板(2)的上下端以及坡底板(3)的上端设有搭接结构,坡口板(1)分为首端坡口板(11)、中间坡口板(21)和尾端坡口板(31),搭接板(2)分为首端搭接板(12)、中间搭接板(22)和尾端搭接板(32),坡底板(3)分为首端坡底板(13)、中间坡底板(23)和尾端坡底板(33),首端板块的内侧、中间板块的左右侧、尾端板块的内侧设有搭接结构。6.一种基坑放坡区的装配式护壁的施工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基坑放坡区的装配式护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登峰,何刚,谢锦鸿,陈昌俊,邓毅,王万刚,杨懿,张晓亮,李沐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