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包及用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1889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13
本申请公开一种电池包及用电设备,电池包包括外壳、第一电芯组件、第二电芯组件和散热件。第一电芯组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电芯组件包括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与第一支架连接,第一电芯组件和第二电芯组件形成间隙,散热件位于间隙。上述的电池包通过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连接,散热件设于第一电芯组件和第二电芯组件之间的间隙,有利于减少受到电芯组件的挤压而受到的损伤,提高电池包的使用寿命。提高电池包的使用寿命。提高电池包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储能
,特别涉及一种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电池包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热,需要通过散热件来调控温度。当散热件设置在电池包外壳内时,容易受到电芯组件的挤压而受损,不利于电池包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电池包,减少电池包外壳内的散热件因挤压受到的损伤,提高电池包的使用寿命。
[0004]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外壳、第一电芯组件、第二电芯组件和散热件。第一电芯组件设于外壳内,第一电芯组件包括第一电芯和第一支架,第一支架粘接于第一电芯的表面。第二电芯组件设于外壳内,第一电芯组件和第二电芯组件沿第一方向堆叠设置,第二电芯组件包括第二电芯和第二支架,第二支架粘接于第二电芯的表面,第二支架与第一支架连接,第一电芯组件和第二电芯组件形成间隙。散热件设于外壳内,并设于间隙。
[0005]上述的电池包通过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连接,散热件设于第一电芯组件和第二电芯组件之间的间隙,有利于降低因受到电芯组件的挤压而受损的风险。
[0006]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通过抵接相连,有利于提高第一电芯组件和第二电芯组件相互连接的稳定性,提高电池包的抗振性能。
[0007]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中的其中一个设有凸部,另一个设有凹部,凸部插接于凹部,散热件设有第一通孔,凸部的至少部分和/或凹部的至少部分容置于第一通孔。上述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通过凸部和凹部相互插接实现限位连接,有利于提高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连接稳定性,提高电池包的抗振性能。上述的凸部和/或凹部的至少部分容置于第一通孔,有利于减少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对散热件的影响,降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损坏散热件的风险。
[000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凸部的至少部分设于凹部,使第一电芯组件和第二电芯组件之间形成间隙;沿第一方向,散热件的长度小于或等于间隙的长度,有利于进一步减小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对散热件的影响,减少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损坏散热件的风险。
[0009]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架包覆第一电芯沿第一方向的两侧的至少部分,有利于将第一电芯沿第一方向两侧的至少部分防护,减少第一电芯被损伤的风险。第二支架包覆第二电芯沿第一方向的两侧的至少部分,有利于将第二电芯沿第一方向两侧的至少部分防护,减少第二电芯被损伤的风险。
[0010]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芯包括第一壳体、第一电极组件和第一电极端子,第一电极组件设于第一壳体内部,第一电极端子连接于第一电极组件并伸出于第一壳
体,第一壳体包括第一主体部和第一封边部,第一封边部连接于第一主体部,第一电极组件设于第一主体部内部,第一电极端子从第一封边部伸出,第一支架包覆第一封边部的至少部分,有利于将第一封边部的至少部分防护,减少第一壳体被损伤的风险。
[001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架包覆第一主体部的至少部分,有利于将第一主体部的至少部分防护,减少第一主体部被损伤的风险。
[001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封边部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侧封部和第一顶封部,第一电极端子从第一顶封部伸出,第一支架包覆第一侧封部的至少部分和第一顶封部。
[0013]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中的其中一个设有凸部,另一个设有凹部,凸部设于凹部。沿第一方向,凸部的投影与第一主体部的投影有重叠,在第一支架连接第二支架时,有利于减少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对第一顶封部的影响,减少对第一电极端子的影响。
[001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散热件连接于第一电芯组件和第二电芯组件,有利于提高第一电芯组件和第二电芯组件的散热,减小热量对第一电芯组件和第二电芯组件的影响。
[001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芯组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电芯组件沿第二方向堆叠设置,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第二电芯组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电芯组件沿第二方向堆叠设置;沿第一方向,一个第一电芯组件和一个第二电芯组件排列设置,第一电芯组件的第一支架与第二电芯组件的第二支架相互连接。
[0016]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二方向,相邻的两个第一支架相互连接,和/或,相邻的两个第二支架相互连接,有利于提高相邻第一支架和/或第二之间相互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抗震性能。
[0017]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架还包括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分别位于第一支架沿第二方向上的两侧,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分别沿第二方向相互背离的向外延伸设置;沿第二方向,相邻两个第一支架通过第一止挡部和/或第二止挡部形成抵接,有利于提高相邻两个第一电芯组件之间相互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抗震性能。第二支架还包括第三止挡部和第四止挡部,第三止挡部和第四止挡部分别位于第二支架沿第二方向上的两侧,第三止挡部和第四止挡部分别沿第二方向相互背离的向外延伸设置;沿第二方向,相邻两个第二支架通过第三止挡部和/或第四止挡部形成抵接,有利于提高相邻两个第二电芯组件之间相互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抗震性能。
[001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止挡部设有第一开口,沿第三方向观察,第一开口的至少部分显露于第二止挡部,第一开口供冷却物穿过,形成散热通道,有利于散热;和/或,第二止挡部设有第二开口,沿第三方向观察,第二开口的至少部分显露于第一止挡部,第二开口供冷却物穿过,形成散热通道,有利于散热。
[0019]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芯包括第一壳体、第一电极端子和第三电极端子,第一电极端子和第三电极端子分别从第一壳体相对的两侧伸出于第一壳体;第一电芯组件包括多个第一电芯,多个第一电芯沿第三方向排列设置,沿第三方向相邻的两个第一电芯中,其中一个第一电芯的第一电极端子和另外一个第一电芯的第三电极端子连接并形成第一连接区域,第一支架包覆第一连接区域的至少部分和该相邻的两个第一电芯的第一
壳体的至少部分,第三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第二电芯包括第二壳体、第二电极端子和第四电极端子,第二电极端子和第四电极端子分别从第二壳体相对的两侧伸出于第二壳体;第二电芯组件包括多个第二电芯,多个第二电芯沿第三方向排列设置,沿第三方向相邻的两个第二电芯中,其中一个第二电芯的第二电极端子和另外一个第二电芯的第四电极端子连接并形成第二连接区域,第二支架包覆第二连接区域的至少部分和该相邻的两个第二电芯的第二壳体的至少部分。第一支架包覆第一连接区域的部分形成沿第一方向贯穿的第一通道,和/或,第二支架包覆第二连接区域的部分形成沿第一方向贯穿的第二通道。
[0020]上述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有利于提高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表面积,提高散热面积,还形成冷却物通过的散热通道,提高第一电芯组件和第二电芯组件的散热。
[002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外壳设有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第一电芯组件,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一电芯组件包括第一电芯和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粘接于所述第一电芯表面;第二电芯组件,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二电芯组件包括第二电芯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粘接于所述第二电芯表面,所述第一电芯组件和所述第二电芯组件沿第一方向堆叠设置;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连接,所述第一电芯组件和所述第二电芯组件形成间隙;散热件,设于所述间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通过抵接相连。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中的其中一个设有凸部,另一个设有凹部,所述凸部设于所述凹部;所述散热件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凸部的至少部分和/或所述凹部的至少部分容置于所述第一通孔。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凹部,以在所述第一电芯组件与所述第二电芯组件之间形成所述间隙;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散热件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间隙的长度。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包覆所述第一电芯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的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支架包覆所述第二电芯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的至少部分。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芯包括第一壳体、第一电极组件和第一电极端子,所述第一电极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内部,所述第一电极端子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极组件并伸出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主体部和第一封边部,所述第一封边部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部,所述第一电极组件设于所述第一主体部内部,所述第一电极端子从所述第一封边部伸出,所述第一支架包覆所述第一封边部的至少部分。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包覆所述第一主体部的至少部分。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边部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侧封部和第一顶封部,所述第一电极端子从所述第一顶封部伸出,所述第一支架包覆所述第一侧封部的至少部分和所述第一顶封部。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中的其中一个设有凸部,另一个设有凹部,所述凸部设于所述凹部;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凸部的投影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投影有重叠。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还包括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所述第一止挡部和所述第二止挡部分
别位于所述第一支架沿第二方向上的两侧,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止挡部和所述第二止挡部分别沿所述第二方向相互背离的向外延伸设置;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坤龙农文彬王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新能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