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农田沟渠末端的微型沉淀池系统及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11886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农田面源退水收集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农田沟渠末端的微型沉淀池系统及其方法,所述用于农田沟渠末端的微型沉淀池系统包括外体轮廓和1~5层的内层导流墙,所述外体轮廓上设有进水孔,最内层的内层导流墙设有出流延伸管,所述出流延伸管从最内层的内层导流墙内部延伸至外体轮廓外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强化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和提高农田面源污染的拦截处理能力,降低后续措施的处理负荷,能够针对分散性强、分布广农污和农田污染特点的兼具多功能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结构简单改变的用于农田沟渠末端的微型沉淀池系统及其方法。微型沉淀池系统及其方法。微型沉淀池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农田沟渠末端的微型沉淀池系统及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田面源退水收集净化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农田沟渠末端的微型沉淀池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
[0003]具有多种复杂结构的沉砂池多用于给水处理厂构筑物和污水处理厂构筑物,其具有池体较大,构造复杂等特点,在水处理方面具有很强的净化作用,但这些构筑物大多用在人口聚集的城市地区,在农村地区由于投资高、收益小等条件限制很少采用。随着我国加快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政策相继发布,农村用水设施和农田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使得农村地区的水处理和水收集技术需要快速发展。
[0004]目前农田面源退水收集净化技术主要集中两方面,一方面是对土质和混凝土沟渠改造为各种结构的生态沟渠拦截净化,另一方面是在农田沟渠的末端建设调蓄塘类似构筑物进行净化。对沟渠结构的生态改造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强化沟渠的拦截能力,但农田退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呈现不均匀流态,当水量较少时,不利于生态沟渠中的植物生长,当水量较大时,在生态沟渠中的水力停留时间较短,会一定程度上降低其拦截净化能力,最终仍会有大量氮磷等物质流向河湖;若在生态沟渠的末端建设调蓄塘,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但同时也激发了用地资源的矛盾问题。
[0005]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难度和意义:
[0006]因此,基于这些问题,提供一种强化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和提高农田面源污染的拦截处理能力,降低后续措施的处理负荷,能够针对分散性强、分布广农污和农田污染特点的兼具多功能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结构简单改变的用于农田沟渠末端的微型沉淀池系统及其方法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申请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强化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和提高农田面源污染的拦截处理能力,降低后续措施的处理负荷,能够针对分散性强、分布广农污和农田污染特点的兼具多功能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结构简单改变的用于农田沟渠末端的微型沉淀池系统及其方法。
[0008]本申请实施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9]一种用于农田沟渠末端的微型沉淀池系统,所述用于农田沟渠末端的微型沉淀池系统包括外体轮廓和1~5层的内层导流墙,所述外体轮廓上设有进水孔,最内层的内层导流墙设有出流延伸管,所述出流延伸管从最内层的内层导流墙内部延伸至外体轮廓外部;
[0010]每层内层导流墙分布有泄水孔,每层内层导流墙的泄水孔由外至内逐渐降低;
[0011]所述外体轮廓和最外层内层导流墙之间以及内层导流墙之间为墙体中间的底平面,所述墙体中间的底平面包含一段坡度为1:(4~7)的斜坡;
[0012]斜坡的尾端为深度0.2~0.5m的捕获井,捕获井位于外体轮廓和最外层内层导流墙之间或者相邻两层内层导流墙之间,且捕获井宽度等于底平面宽度,所述斜坡和捕获井记为斜式捕获井,所述捕获井下游设有滤料隔墙。
[0013]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4]在上述用于农田沟渠末端的微型沉淀池系统中,进一步的,所述外体轮廓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或截面为椭圆形的柱形,所述外体轮廓和内层导流墙的形状相同。
[0015]外体轮廓的横截面可设置为正方形、长方形和圆形、椭圆形,正方形和长方形两种类型方便制作,根据地形的限制可分别选用,圆形和椭圆形的相比较正方形和长方形两种,有利于减小水力损失,对水力损失要求较高的工程可采用。
[0016]在上述用于农田沟渠末端的微型沉淀池系统中,进一步的,当所述外体轮廓为长方体或正方体时,捕获井形状为正方形,且位于外体轮廓或内层导流墙的拐角处,在水力冲击负荷最大处设置滤料隔墙;
[0017]当所述外体轮廓为圆柱体或截面为椭圆形的柱形时,捕获井位于沿水流方向的每层底平面的2/3处。
[0018]在上述用于农田沟渠末端的微型沉淀池系统中,进一步的,所述外体轮廓直径为1~5m,高度为1~5m,所述外体轮廓和内层导流墙的材料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防腐PVC结构,当外体轮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时,所述外体轮廓的厚度为5~20cm,当外体轮廓为防腐PVC结构时,所述外体轮廓的厚度为0.5cm~1.5cm。
[0019]钢筋混凝土外体轮廓厚度为5~20cm,适宜用于水量大、水流冲击力强导致的埋深较深的情况,PVC 结构的外体轮廓厚度0.5~1.5cm的,适宜用于埋深较浅的情况。
[0020]在上述用于农田沟渠末端的微型沉淀池系统中,进一步的,当外体轮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时,泄水孔处为多层交错分布的格栅网;当外体轮廓采用防腐PVC结构时,泄水孔处为一层格栅网。
[0021]当外体轮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时,由于墙体具有一定厚度,在泄水孔位置设置多层交错分布的格栅网,在保证水流通过的同时,最大程度颗粒和溶胶物质进行拦截;当外体轮廓采用防腐PVC结构时,由于墙体厚度较薄,只需设置一层过滤格栅即可,但由于墙体厚度所占用的体积减少,所以相比较钢筋混凝土结构可多设置一层内层导流墙,能够多增加一个沉淀循环从而强化沉淀作用。
[0022]在上述用于农田沟渠末端的微型沉淀池系统中,进一步的,所述泄水孔的数量为1~3个,且每层内层导流墙的泄水孔分布在同一面墙上,且相邻两层的内层导流墙的泄水孔交错设置,第n层内层导流墙上的泄水孔根据n

1层内层导流墙设置,即第n层内层导流墙的泄水孔分布在水流经过n

1层内层导流墙环流半圈后的位置;
[0023]相邻两层的导流墙上面的泄水孔呈相对分布,能够保证进入微型沉淀池的水流至少走完半个周长,才可进入下一层,充分保证了水流的沉淀时间。
[0024]每一层内层导流墙的泄水孔上安装孔径相同的格栅网,但第n层导流墙上的泄水孔上安装的格栅网的孔径小于第n

1层导流墙上的泄水孔上安装的格栅网的孔径。
[0025]在上述用于农田沟渠末端的微型沉淀池系统中,进一步的,所述内层导流墙由外至内逐层高程降低,所述相邻两层的内层导流墙高差在20~60cm;
[0026]所述滤料隔墙高度为外体轮廓或相邻两层内层导流墙中位于外层的内层导流墙
的1/4~1/2高度;
[0027]所述泄水孔低于其所在内层导流墙上沿10cm~15cm。
[0028]为了防止降雨很大时,农田退水量超过沉砂池泄水孔的泄水量,这时水会漫过泄水孔,从而借助外层导流墙比内层导流墙的高度差,从外层导流墙的顶部溢流进入下一层导流墙,尽量在水量很大时也能发挥沉砂池沉淀的功能。
[0029]在上述用于农田沟渠末端的微型沉淀池系统中,进一步的,所述外体轮廓设有溢流口,比外体轮廓上沿低至少10cm,且高于进水孔。
[0030]水量已经达到微型沉淀池的最大容量,里面全部都是水了,通过这个口可以直接溢流至河道中,而不是从微型沉淀池的外体轮廓顶部,无法控制的向微型沉淀池周围四散漫流。
[0031]在上述用于农田沟渠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农田沟渠末端的微型沉淀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农田沟渠末端的微型沉淀池系统包括外体轮廓和1~5层的内层导流墙,所述外体轮廓上设有进水孔,最内层的内层导流墙设有出流延伸管,所述出流延伸管从最内层的内层导流墙内部延伸至外体轮廓外部;每层内层导流墙分布有泄水孔,每层内层导流墙的泄水孔由外至内逐渐降低;所述外体轮廓和最外层内层导流墙之间以及内层导流墙之间为墙体中间的底平面,所述墙体中间的底平面包含一段坡度为1:(4~7)的斜坡;斜坡的尾端为深度0.2~0.5m的捕获井,捕获井位于外体轮廓和最外层内层导流墙之间或者相邻两层内层导流墙之间,且捕获井宽度等于底平面宽度,所述斜坡和捕获井记为斜式捕获井,所述捕获井下游设有滤料隔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农田沟渠末端的微型沉淀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体轮廓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或截面为椭圆形的柱形,所述外体轮廓和内层导流墙的形状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农田沟渠末端的微型沉淀池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外体轮廓为长方体或正方体时,捕获井形状为正方形,且位于外体轮廓或内层导流墙的拐角处,在水力冲击负荷最大处设置滤料隔墙;当所述外体轮廓为圆柱体或截面为椭圆形的柱形时,捕获井位于沿水流方向的每层底平面的2/3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农田沟渠末端的微型沉淀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体轮廓直径为1~5m,高度为1~5m,所述外体轮廓和内层导流墙的材料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防腐PVC结构,当外体轮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时,所述外体轮廓的厚度为5~20cm,当外体轮廓为防腐PVC结构时,所述外体轮廓的厚度为0.5cm~1.5c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农田沟渠末端的微型沉淀池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外体轮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时,泄水孔处为多层交错分布的格栅网;当外体轮廓采用防腐PVC结构时,泄水孔处为一层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泽朋胡保安何攀李龙王子兴刘璟曹书军黄佳音张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天津生态环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