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控制开关类。多层楼房的公共过道、城市中的公厕,在夜幕降临时,都要提供暂态照明,否则没有照明给人们带来生活上的不便是可想而知的。但如长夜照明,又引起不必要的浪费电和灯,因此,延时开关就不断进入市场,公知的延时开关,有继电器型的,采用机械法条式或空气阻尼式延时,其造价高、寿命短、体积大、并有噪音,难以普及推广,一些电子控制的延时开关,大多电路结构复杂,无法做成超小型即密集在20×20×40(mm3)的塑料盒中,因此就无法与“86”系列“指甲”型开关互配。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造价低、体积小、即超小型的功能器件,便于与“86”系列开关面板上互配使用。本技术的实施方案是采用可控硅作为开关元件,利用电容的充放电过程来达到电灯的延时自关目的。它由壳体和电子控制部件组成,电子控制部件包括双向可控硅T1与灯泡RL串联后接入220V交流电源中,可控硅触发极与电阻R、电容C1、C2、二极管D串联在触发回路中,电容C1、C2两端并联着按钮K。该功能器件应用在220V50HZ楼梯、通道、公厕照明灯中,其工作原理是可控硅T1的导通与不导通受可控硅触发极控制,而串联在可控硅触发极上的电容C1、C2、电阻R、二极管D控制着触发极,当二极管D向电解电容C1、C2缓慢充电时,可控硅触发极上有电流使可控硅T1导通,灯亮,以后电容的端电压逐渐增大至270V左右,经过一段时间延迟后,当充电电流小于触发电流时,可控硅T1截止,灯灭。下次要灯亮只须按下按钮K,泄放电容中电荷,使电容C1、C2又重新缓慢充电,灯再亮。通过调节电阻R值,可达到调节延时时间的长短。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型电子节能延时开关功能器件,由壳体和电子控制部件组成,其特征在于电子控制部件包括双向可控硅T↓[1]与灯泡R↓[L]串联后接入220V交流电源中,可控硅触发极与电阻R、电容C↓[1]、C↓[2]、二极管D串联在触发回路中,电容C↓[1]、C↓[2]两端并联着按钮K。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