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按键式开启延时自动熄灭开关,它包括一直流供电电路、一延时控制电路和一可控硅,当使用者按下延时控制电路中的常开开关接通时,延时控制电路使上述二极管导通,于是楼道的电灯点亮;当上述常开开关断开时,该延时控制电路使电灯保持一设定的时间点亮,当超过该设定时间后,电灯熄灭。该自动熄灭开关使用寿命长,可靠性好。(*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熄灭开关,特别涉及按键式开启延时自动熄灭开关。在当今社会,节约能源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其中防止楼梯通道的长明灯是节能的一个措施。现有大楼、工房的走道里,都有公用电灯,但却很少使用,原因是灯开了忘记了关闭,造成通宵长明,浪费了电能。为此,曾有多种已有技术想克服上述缺点,最典型的是申请为86209291的中国专利,它公开了一种塑料延时开关,即当电灯在接通电源后,利用弹簧的伸缩过程使得电灯在一、二分钟后自动切断电源,从而达到节电的目的。申请号为89215203.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楼梯通道节能开关,它是通过继电器和延时电路来使电灯亮后一定时间自动切断电源,使电灯熄灭。第一个专利所述的塑料延时开关,由于是利用弹性材料的弹性来达到延时目的,因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关的性能将降低,可靠性下降。第二个专利所述的节能开关由于是靠继电器的通、断来控制电灯的亮灭,因而可靠性较差,体积大,特别是其中的改型继电器,长期使用其触点也很容易“起毛”,而影响它的性能。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性能可靠的按键式开启延时自动熄灭开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按键式开启延时自动熄灭开关包括将交流电变成直流电的直流供电电路,且在上述交流电的一个支路上可串接有电灯;一输入端与上述直流供电电路的一输出端相连、另一输入端通过一与二极管串联的常开开关与上述直流供电电路的另一输出端相连的延时控制电路;一可控硅,该可控硅的控制板与上述延时控制电路的控制输出端相连;其另外两个极分别与所述直流供电电路的另外两个输出端相连。本技术提供的按键式开启延时自动熄灭开关由于采用上述延时电路来控制,因而其可靠性高,性能好且延时时间可适当控制。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以及图2是图1所述的实施例中按键开关的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电路图。该实施例所述的按键式开启延时自动熄灭开关包括直流供电电路1、延时控制电路2以及可控硅3。直流供电电路1将交流市电(220V)变成直流电。该直流供电电路1是一桥式整流电路,它可采用集成块1N4004×5。在交流电源的支路上可接有例如工房楼道和走道的路灯ZD,延时控制电路2包括延时电路21和控制电路22。延时电路21实际上是一RC充放电电路,它由电阻R2和电容C构成。控制电路22是由三极管BG1、BG2组成的直流耦合放大电路。直流供电电路1的一输出端C与延时控制电路2的一输入端d通过二极管D5和常开开关如按键开关AN相连,常开开关AN的一端与二极管D5的“一”端相连,另一端与电容C的一端及电阻R2的一端相连;直流供电电路1的另一输出端e与延时控制电路2的另一端、即电容C的另一端相连。三极管BG1的基极与电阻R2的另一端相连,三极管BG2与BG1采用基极-集电极直接耦合,三极管BG2的集电极,即延时控制电路2的控制输出端与可控硅SCR的控制极G相连。该可控硅的阳极A和阴极K分别与延时控制电路的两个输出端h、k也即与直流供电电路的直流输出端相连。同时,在与可控硅SCR并联的支路上串联一电阻R1和发光二极管LED。参见图1,平时按键开关AN处于常开状态,于是BG1截止。BG2经R3获得偏置电流而导通饱和,它的集电极处于低电位,即SCR的控制极处于低电位,可控硅SCR关闭,电灯ZD不亮,发光两极管LED发光,当行人按动按键开关AN,直流供电电路1通过二极管D5对电容C充电,电阻R2为BG1提供偏置电流,于是BG1导通、BG2截止,BG2的集电极处于高电位,可控硅SCR的控制极G处于高电位,因而它处于导通状态,电灯ZD发光,发光两极管LED被短路而不亮,为行人提供照明,当行人松开键后,电容C经R2和BG1的be结放电,当电容C两端的电压低于三极管BG1的发射结开启电压时,BG1截止,而BG2导通,如上所述,可控硅SCR关断,于是电灯ZD熄灭,此时发光两极管LED发亮。应该指出的是,二极管D5起到一方面对电容C充电、一方面防止电容C经按键开关AN反向放电的作用。图2是图1所述的实施例中按键开关AN的结构示意图。目前,大多数按键式或按钮式开关都采用弹簧来控制通、断,时间一长,即产生锈斑,行程不灵活,从而造成电路通、断,不可靠。图1所示的按键开关AN包括按键111、第一电极触点A、及第二电极触点B1和B2、弹性薄钢片112及开关座113。该弹性薄钢片是圆弧形的,当按键111未按下时,它只与第二电极触点B1和B2相连接,该电极触点B1和B2与导线的一端,例如图1所示的二极管D5的“-”端相连。此时,弹性薄钢片112不与第一电接触点A接触,该第一电接触点A与另一条导线的一端,例如图1中的电容器C的“+”端相连,于是,按键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当使用者,用手向下按按键111时,该按键111使薄钢片112的圆弧变形,使其与第一电接触点A相接触,于是第一电接触点A通过薄钢片112(导电体)与第二电接触点B1、B2相连接,开关处于“导通”状态,当使用者的手松开时,弹性薄钢片112恢复变形,于是带动按键111向上移动,其本身与第一电接触点A脱离,按键开关又处于“断开”状态。开关座113上设有两个定位销H以便其固定,这种定位销H可以为1个或多个。该按键开关AN寿命可达10万次以上,且手感好、接触可靠。当然,上述按键开关也可由其它类型的常开开关代替,且同样能实现本技术的目的。对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所述的实施例可作多种变化,例如1)延时开关控制电路2的延时电路21可由电感和电阻来代替;控制电路22可用两个以上的三极管耦合得到,或采用一般的放大电路和逻辑电路;2)电阻R1和发光二极管LED可省去。权利要求1.一种按键式开启延时自动熄灭开关,它包括一将交流电变成直流电的直流供电电路,且在上述交流电的一个支路上可串接有灯泡;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输入端与上述直流供电电路的一输出端相连、另一输入端通过一与二极管串联的常开开关与上述直流供电电路的另一输出端相连的延时控制电路;以及一可控硅,该可控硅的控制极与上述延时电路的控制输出端相连,其另外两个极分别与所述直流供电电路的两个输出端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式开启延时自动熄灭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常开开关包括可与一导线相连的第一电接触点;可与另一导线相连的第二电接触点;一壳体,该壳体上设有至少一个便于其固定的定位销;一可上下移动的按键;以及一弹性薄钢片,该薄钢片在平常状态仅与接有导线的第二电接触点相接触,当上述按键受力作用而向下运动时,它则变形,并与第一电接触点相接触;反之,当失去上述作用力时,它则恢复原形状,而与上述第一电接触点脱离。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式开启延时自动熄灭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延时控制电路包括一延时电路和直流耦合放大电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式开启延时自动熄灭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电路由一电阻和一电容组成;所述的放大耦合电路由两个三极管耦合构成。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按键式开启延时自动熄灭开关,它包括一直流供电电路、一延时控制电路和一可控硅,当使用者按下延时控制电路中的常开开关接通时,延时控制电路使上述二极管导通,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按键式开启延时自动熄灭开关,它包括:一将交流电变成直流电的直流供电电路,且在上述交流电的一个支路上可串接有灯泡;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输入端与上述直流供电电路的一输出端相连、另一输入端通过一与二极管串联的常开开关与上述直流供电电路的另一输出端相连的延时控制电路;以及一可控硅,该可控硅的控制极与上述延时电路的控制输出端相连,其另外两个极分别与所述直流供电电路的两个输出端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善霖,
申请(专利权)人:夏善霖,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