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圆锥滚子轴承,涉及轴承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保持架上并未做散热结构,散热效果有待提升的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截面为U形的保持架以及在保持架上开设L形通孔、方形通孔,轴承内圈用于内圈的支撑和便于与轴进行配合,开设的散热缝隙便于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达到散热效果,涂的第三导热硅脂涂层能够起到快速导热的作用,导热通道能够便于热量导出到散热缝隙处,环形限位槽内的导热架便于进行传热,导热架与轴承外圈之间的环形间隙能够便于热量的传导,保持架上的导热通道与L形通孔、方形通孔均能够提高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开设了散热结构便于热量传导。热结构便于热量传导。热结构便于热量传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圆锥滚子轴承
[0001]本技术涉及轴承领域,具体为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圆锥滚子轴承。
技术介绍
[0002]圆锥滚子轴承轴承的内、外圈均具有锥形滚道,可分为单列、双列和四列圆锥滚子轴承等不同的结构型式。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可以承受径向负荷和单一方向轴向负荷。当轴承承受径向负荷时,将会产生一个轴向分力。
[0003]圆锥滚子轴承是指滚动体为圆锥滚子的径向推力式滚动轴承。有小锥角和大锥角两种。小锥角主要承受以径向载荷为主的径向和轴向联合载荷,常成双使用,反向安装,内外座圈可分别安装,在安装使用中可调整径向和轴向游隙;大锥角主要承受以轴向载荷为主的轴向和径向联合载荷,一般不单独用来承受纯轴向载荷,当成对配置时可用以承受纯径向载荷。
[0004]圆锥滚子轴承主要承受以径向为主的径、轴向联合载荷。轴承承载能力取决于外圈的滚道角度,角度越大承载能力越大。该类轴承属分离型轴承,根据轴承中滚动体的列数分为单列、双列和四列圆锥滚子轴承。单列圆锥滚子轴承游隙需用户在安装时调整。
[0005]中国专利CN216895363U公开了一种高效散热的圆锥滚子轴承,包括轴承外圈、圆锥滚子座和轴承内圈,圆锥滚子座的外侧一周开设有呈圆形阵列分布的滚子转动槽,滚子转动槽的内侧设置有滚子,轴承外圈的内侧中部设置有第一倾斜滚子转动面,轴承外圈的内部一周开设有导热通道,第一倾斜滚子转动面的内侧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导热孔,轴承外圈的上、下两外侧均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二散热孔,轴承外圈的外侧一周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一散热孔,第一散热孔、第二散热孔、导热通道和导热孔相互连通,其优点是有效解决圆锥滚子轴承不易散热、散热效果差的问题,提升圆锥滚子轴承的散热效果,提高圆锥滚子轴承内部的空气流通性,进一步对圆锥滚子轴承高效散热,但其保持架上并未做散热结构,散热效果有待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圆锥滚子轴承,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轴承内圈,所述轴承内圈的外圈层活动连接有保持架,所述保持架上活动连接有滚子,所述滚子与轴承外圈活动连接,所述轴承内圈与所述轴承外圈均为圆筒状,所述轴承内圈侧面设有第二导热硅脂涂层。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轴承内圈的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散热缝隙,所述散热缝隙内壁涂有导热硅脂。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轴承内圈的内壁左右对称开设有导热通道,所述导热通道与所述散热缝隙相连通。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轴承内圈上左右对称设置有环形限位槽,所述环形限位槽内活动连接有导热架,所述导热架的截面为T形且其上涂覆有第一导热
硅脂涂层。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轴承内圈的外圈层箍设有锁圈。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保持架的截面为U形,所述保持架上设有L形通孔与方形通孔,所述L形通孔、所述方形通孔均与所述滚子相连接。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保持架上设有导热通道,所述轴承外圈与所述导热架之间设有环形间隙。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截面为U形的保持架以及在保持架上开设L形通孔、方形通孔,轴承内圈用于内圈的支撑和便于与轴进行配合,开设的散热缝隙便于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达到散热效果,涂的第三导热硅脂涂层能够起到快速导热的作用,导热通道能够便于热量导出到散热缝隙处,锁圈便于对保持架进行限位,滚子在保持架内转动用于承托轴承外圈,环形限位槽内的导热架便于进行传热,导热架与轴承外圈之间的环形间隙能够便于热量的传导,保持架上的导热通道与L形通孔、方形通孔均能够提高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开设了散热结构便于热量传导。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保持架结构示意图一;
[0017]图4为本技术保持架结构示意图二。
[0018]图中:1、轴承外圈;2、第一导热硅脂涂层;3、第二导热硅脂涂层;4、轴承内圈;5、导热通孔;6、第三导热硅脂涂层;7、环形限位槽;8、保持架;9、滚子;10、锁圈;11、环形间隙;12、L形通孔;13、方形通孔;14、散热缝隙;15、导热架;16、导热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实施例1
[0020]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圆锥滚子轴承,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轴承内圈4,所述轴承内圈4的外圈层活动连接有保持架8,所述保持架8上转动连接有滚子9,所述滚子9与轴承外圈1活动连接,所述轴承外圈1的截面为三角形,所述轴承内圈4与所述轴承外圈1均为圆筒状,所述轴承内圈4侧面设有第二导热硅脂涂层3。
[002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轴承内圈4的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散热缝隙14,宽度为0.2mm。
[002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轴承内圈4的内壁左右对称开设有导热通孔5,所述导热通孔5与所述散热缝隙14相连通。
[002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轴承内圈4上左右对称设置有环形限位槽7,所述环形限位槽7内活动连接有导热架15,所述导热架15的截面为T形且其侧面涂覆有第一导热硅脂涂层2。
[002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轴承内圈4的外圈层箍设有锁圈10,锁圈10的数量有两个。
[002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保持架8的截面为U形,所述保持架8上
设有L形通孔12与方形通孔13,所述L形通孔12、所述方形通孔13均关于所述滚子9左右对称设置。
[0026]本技术的工作原理:首先,轴承内圈4用于内圈的支撑和便于与轴进行配合,开设的散热缝隙14便于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达到散热效果,涂的第三导热硅脂涂层6能够起到快速导热的作用,导热通孔5能够便于热量导出到散热缝隙14处,锁圈10便于对保持架8进行限位,滚子9在保持架8内转动用于承托轴承外圈1,环形限位槽7内的导热架15便于进行传热,导热架15与轴承外圈1之间的环形间隙11能够便于热量的传导,保持架8上的导热通道16与L形通孔12、方形通孔13均能够提高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便于热量传导,减少对热量传递的阻滞。
[0027]本技术涉及的机械连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的惯用手段,可通过有限次试验得到技术启示,属于公知常识。
[0028]本文中未详细说明的部件为现有技术。
[0029]上述虽然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而不具备创造性劳动的修改或变形仍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圆锥滚子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内圈(4),所述轴承内圈(4)的外圈层活动连接有保持架(8),所述保持架(8)上活动连接有滚子(9),所述滚子(9)与轴承外圈(1)活动连接,所述轴承内圈(4)与所述轴承外圈(1)均为圆筒状,所述轴承内圈(4)侧面设有第二导热硅脂涂层(3),轴承内圈(4)上左右对称设置有环形限位槽(7),所述环形限位槽(7)内活动连接有导热架(15),所述导热架(15)的截面为T形且其上涂覆有第一导热硅脂涂层(2),保持架(8)上设有导热通道(16),所述轴承外圈(1)与所述导热架(15)之间设有环形间隙(11),保持架(8)的截面为U形,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林苹,葛龙强,燕芳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盖米特轴承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