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热管理系统的热管理模块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11163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热管理系统(20)的热管理模块(1)。热管理模块(1)包括第一热交换器(2a),该第一热交换器用于供制冷剂流过并且相对于制冷剂流体分开地供第一工作介质流过。热管理模块(1)还包括第二热交换器(2b),该第二热交换器用于供液态制冷剂在一侧流过并且供气态制冷剂在另一侧流过。此外,热管理模块(1)包括连接装置(3),该连接装置被设置在第一热交换器(2a)和第二热交换器(2b)之间。连接装置(3)将第一热交换器(2a)和第二热交换器(2b)彼此机械地且流体地连接,使得制冷剂能够在两个热交换器(2a、2b)之间流动,从而特别是能够被交换。交换。交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热管理系统的热管理模块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热管理系统的热管理模块和具有这种热管理模块的热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热管理系统被理解为是指在车辆中用于输送热量的装置,该车辆特别是具有电能储存器和电动驱动马达。在这些热管理模块中,通常提供两个或更多个热交换器,这些热交换器供制冷剂流过,并为此,可以被设置在制冷剂回路中。如果要将制冷剂从第一热交换器输送到第二热交换器,则为此所需的这些热交换器之间流体密封的流体连接(通常由管状体、软管等来实现)在技术上被证明是非常复杂的,并且因此实现起来很昂贵。此外,这种传统的流体连接的易磨损性也相对较高。特别是,随着操作持续时间的增加,发生不期望的泄漏的可能性也会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热管理模块创建一种改进的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消除了上述问题。
[0004]根据本专利技术,该目的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主题来实现。有利的实施例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0005]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构思是,为热管理模块配备连接装置,该热管理器模块包括用于供制冷剂流过的两个热交换器,这两个热交换器借助该连接装置彼此机械地且流体地连接,使得制冷剂能够通过连接装置在两个热交换器之间输送。
[0006]这使得两个热交换器可以并入到制冷剂回路中,特别是并入到所谓的热管理系统的制冷剂回路中,其中,在前序中提到的在两个热交换器之间的流体连接的复杂配置可以作为该制冷剂回路的一部分而省略,因为这已经借助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连接装置实现。
[0007]特别是,两个热交换器中的第一热交换器可以是用于所述制冷剂回路的所谓的冷水机,其中,热量可以在制冷剂与工作介质(通常是冷却剂)之间传递。两个热交换器中的第二热交换器可以是用于所述制冷剂回路的内部热交换器。这样的内部热交换器可以具有第一流体路径和相对于第一流体路径流体分开的第二流体路径。内部热交换器因此能够被集成到同一制冷剂回路中的不同的位置,从而能够供同一制冷剂流过。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热管理模块包括第一热交换器,第一热交换器用于供制冷剂流过以及相对于制冷剂流体分开地供工作介质流过。热管理模块还包括第二热交换器,第二热交换器具有用于供制冷剂流过、优选供不同相的制冷剂流过、特别优选供液相和气相的制冷剂流过的第一和第二流体路径。
[0009]具体来说,第二热交换器被实施成使得第一与第二流体路径之间存在热连接,从而在液态形式与气态形式的制冷剂之间也存在热连接。以类似的方式,在第一热交换器中,工作介质与制冷剂之间存在热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热管理模块包括被设置在第一与第二热
交换器之间的连接装置。连接装置将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彼此机械地且流体地连接,使得制冷剂能够在两个热交换器之间流动。
[0010]在优选实施例中,用于供制冷剂流过的至少一个制冷剂路径形成在第一热交换器中。在该实施例中,能够供制冷剂流过的至少一个连接制冷剂路径形成在连接装置中,通过该至少一个连接制冷剂路径,第一热交换器的至少一个制冷剂路径和/或第二热交换器的至少第一或第二流体路径彼此流体连通。
[0011]特别方便的是,两个热交换器中的至少一个、特别优选地第一热交换器被配置为具有沿堆叠方向堆叠在彼此之上的多个叠片的叠片式热交换器。通过这种方式,形成用于供制冷剂流过的制冷剂路径以及供工作介质或冷却剂流过的介质路径。这实现了制冷剂路径与连接装置的至少一个连接制冷剂路径的简单流体连接。
[0012]根据另一个优选实施例,连接装置包括围绕至少一个连接制冷剂路径的基体。在此实施例中,至少一个连接制冷剂路径从第一体侧(第一热交换器被设置在该第一体侧上)延伸到与第一体侧相对的第二体侧(第二热交换器被设置在该第二体侧上)。通过这种方式,制冷剂的路径可以在两个热交换器之间保持为很小。此外,可以对两个热交换器和输送装置进行简单组装。优选地,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制冷剂路径与第二热交换器的至少一个第一流体路径流体连通,并且在连接装置中与第一连接制冷剂路径流体分开的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制冷剂路径与第二热交换器的至少一个第二流体路径流体连通。
[0013]根据另一个优选实施例,至少一个连接制冷剂路径被配置为在基体中从第一体侧延伸到到第二体侧的孔。该变体非常容易制造,使得整个热管理模块的制造成本具有成本优势。
[0014]根据一个有利的改进方案,基体包括将第一体侧连接到第二体侧的周向侧,热管理模块的至少一个功能元件被设置在该周向侧上。这使得一个或更多个功能元件能够以特别节省空间的方式设置在热管理模块上,而不会因此损害用于制冷剂通过连接装置或连接制冷剂路径的制冷剂引导。
[0015]根据另一个有利的改进方案,至少一个功能元件是阀装置,其用于控制连接装置中制冷剂的通流,特别是连接制冷剂路径中制冷剂的通流。替代地或附加地,在该改进方案中,至少一个功能元件是温度传感器,用于确定流过连接装置的制冷剂的温度、特别是流过至少一个连接制冷剂路径的制冷剂的温度。替代地或附加地,在该改进方案中,至少一个功能元件是紧固元件,用于安装热管理模块,特别是将热管理模块安装在机动车辆的热管理系统中或该热管理系统上。所有的变体都有助于为热管理模块灵活、节省空间从而经济地添加各种功能。
[0016]特别优选地,连接装置和两个热交换器能够一体形成。当整个热管理模块要被安装在机动车辆中的热管理系统中时,这简化了组装工作。
[0017]特别方便地,基体的材料可以是金属,优选是铝。替代地,也可以使用塑料。在该改进方案中,两个热交换器分别以材料接合的方式优选通过焊接连接或通过钎焊连接而连接到连接装置,特别是连接到连接装置的基体。因此通过连接装置在两个热交换器之间产生永久流体密封的流体连接。
[0018]根据另一个优选实施例,连接装置、特别是其基体是通过铸造工艺制造的铸造件,或通过锻造工艺制造的锻造件。这样的连接装置在技术上能够以特别简单的方式制造。这
当如上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制冷剂路径将被实现为形成在基体中的孔时尤其适用。
[0019]根据一个有利的改进方案,第一热交换器是冷水机。替代地或附加地,在该改进方案中,第二热交换器可以是内部热交换器。
[0020]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热管理系统,特别是用于电动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具有根据本专利技术在上文中提出的热管理模块。因此,前面解释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热管理模块的优点也适用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热管理系统。热管理系统包括能够供制冷剂流过的制冷剂回路,热管理模块的第一和第二热交换器被设置在该制冷剂回路中。热管理系统还包括介质回路,介质回路与制冷剂回路分开形成,并能够供工作介质流过,第一热交换器被设置在该介质回路中。方便的是,第二热交换器的第一和第二流体路径被设置在制冷剂回路的不同位置。
[0021]第二热交换器的第一流体路径能够被设置在制冷剂回路中,连接装置的(第一)连接制冷剂路径能够设置在其下游,第一热交换器的制冷剂路径能够设置在其下游,连接装置的(第二)连接制冷剂路径能够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热管理系统(20)的热管理模块(1),

具有第一热交换器(2a),所述第一热交换器(2a)用于供制冷剂流过并且相对于制冷剂流体分开地供工作介质流过,

具有第二热交换器(2b),所述第二热交换器(2b)具有分别用于供制冷剂流过的至少一个第一流体路径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流体路径分开的至少一个第二流体路径,

具有连接装置(3),所述连接装置(3)被设置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与所述第二热交换器(2a、2b)之间,并将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和所述第二热交换器彼此机械地且流体地连接,使得制冷剂能够在两个热交换器(2a、2b)之间流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模块,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2a)中形成用于供制冷剂流过的至少一个制冷剂路径,

在所述连接装置(3)中形成能够供制冷剂流过的至少一个连接制冷剂路径(10),通过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制冷剂路径(10),所述第一热交换器(2a)的至少一个制冷剂路径和所述第二热交换器(2b)的至少一个第一流体路径或/和第二流体路径彼此流体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管理模块,其特征在于两个热交换器(2a、2b)中的至少一个被配置为具有沿堆叠方向(S)堆叠在彼此之上的多个叠片(6)的叠片式热交换器(5)。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热管理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装置(3)包括限定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制冷剂路径(10)的基体(7),

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制冷剂路径(10)从第一体侧(8a)延伸到与所述第一体侧(8a)相对的第二体侧(8b),所述第一热交换器(2a)被设置在所述第一体侧(8a)上,所述第二热交换器(2b)被设置在所述第二体侧(8b)上,

其中,优选地,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制冷剂路径(10)与所述第二热交换器(2b)的至少一个第一流体路径流体连通,并且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制冷剂路径(10)以与第一连接制冷剂路径(10)流体分开的方式与所述第二热交换器(2b)的至少一个第二流体路径流体连通。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热管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制冷剂路径(10)形成为孔(12),所述孔(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多米尼克
申请(专利权)人:马勒国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