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活性的生物发酵方法以及含有益生菌的药物组合物技术

技术编号:3711031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活性的生物发酵方法以及含有益生菌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Caspa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活性的生物发酵方法以及含有益生菌的药物组合物


[0001]本申请涉及生物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高活性的生物发酵方法以及含有益生菌的药物组合物。

技术介绍

[0002]痛风是一种常见且复杂的关节炎类型,各个年龄段均可能罹患本病,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痛风患者经常会在夜晚出现突然性的关节疼,发病急,关节部位出现疼痛、水肿、红肿和炎症,疼痛感慢慢减轻直至消失,持续几天或几周不等。痛风发作与体内尿酸浓度有关,痛风会在关节腔等处形成尿酸盐沉积,进而引发急性关节疼痛。
[0003]痛风是嘌呤类物质代谢紊乱,血尿酸浓度持续增高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软组织所致的一组代谢性疾病。痛风与高尿酸血症的病理机制主要是如下3个方面:(1)肾小管的数种尿酸转运蛋白的先天性异常可导致高尿酸血症的发生,并与促进尿酸排除药物及抑制尿酸排泄物质的机制相关;(2)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及痛风均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相关,甚至高尿酸血症也被证实与慢性肾病变相关;(3)先天性免疫中的TO11样受体(TLR

2,TLR

4)和NALP3炎症小体接受到尿酸的危险讯号后,通过白介索IL

l的活化而引起痛风的炎症反应,另外,转化生长因子TGF

β可能与炎症反应的自动缓解有关。
[0004]痛风治疗可分为三部分:

及早控制、缓解急性关节炎症发作;

通过降低血中尿酸含量预防组织中尿酸进一步沉积;

防止尿酸结石形成,减少由此导致的严重关节损伤、肾功能损害。痛风急性发作期推荐及早(一般应在24h内)进行抗炎止痛治疗,非甾体消炎药(NSAIDs)、秋水仙碱和糖皮质激素可有效抗炎镇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急性发作期不进行降酸治疗,但已服用降酸药物者不需停用,以免引起血尿酸波动,导致发作时间延长或再次发作。
[0005]秋水仙碱和非甾体抗炎药(non

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drugs,NSAIDs)是治疗急性期痛风的常用药物。秋水仙碱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首选药物,其可以抑制关节发炎部位的白细胞聚集,使白细胞吞噬尿酸的作用减弱,减轻局部白细胞破坏引起的炎症反应,而达到迅速消炎的目的。但临床上常会引起胃肠道反应和肝、肾功能损害。非甾体抗炎药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阻断前列腺素(PG)的合成,发挥解热,抗炎,镇痛功效。治疗急性期痛风的NSAIDs主要有对乙酰氨基酚,双氯芬酸钠,吲哚美辛等。尿酸盐结晶诱导巨细胞激活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催化白细胞介素

1p前体(Pro

IL

1β)转换成IL

1β。IL

1β公认为是引起痛风性关节炎的一个关键的细胞因子,对于痛风的治疗有重要的影响。任何直接或者间接阻断IL

1β与受体结合的药物都可以阻断IL

1β的作用。
[0006]目前对白细胞介素

1β抑制剂治疗急性期痛风的研究获得可喜的结果。有卡那单抗冻干粉针剂(canakinumab,Ilaris),利纳西普(rilonacept,Arcalyst)冻干粉针剂和阿那白滞素(anakinra,Kinereto这三个药物被FDA批准用来治疗周期性发热综合征(CAPS),而阿那白滞素还被FDA批准用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阿斯利康公司在研的lesinurad是一种选择性尿酸再吸收抑制剂,通过促进尿酸从体内排泄来治疗痛风,是新型痛风治疗药物中
的主要药物,适用于单独使用别嘌醇后尿酸水平没有降到理想值、对别嘌呤不耐受的患者。此外,黄嘌呤氧化酶(XOD)催化黄嘌呤和次黄嘌呤生成尿酸的过程是痛风和高尿酸血症药物研究的关键靶点。别嘌醇是作用于黄嘌呤氧化酶中黄嘌呤结合位点的抑制剂,是酶的底物类似物。但是不良反应多,有肝脏、骨髓毒性。
[0007]痛风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关节炎性症状,在急性期血液中高水平的尿酸可以直接刺激释放出大量的IL

1、IL

6、IL

8、IL

12等促炎性细胞因子及肿瘤坏死因子,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失衡是导致痛风性关节炎的一项重要原因。研究表明乳酸菌可调节糖尿病小鼠脾脏中细胞因子的mRNA表达量,使促炎因子IL

6、IL

8下调。以开菲尔发酵乳干预小鼠乳腺癌细胞时发现,其抗癌活性是通过其中的乳酸菌调节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减少IL

6的表达而实现的。通过乳酸菌发酵大麦的提取物也证实同样能够减少大鼠炎症因子IL

1β、IL

6和TNF

α的分泌,并通过抑制NF

κB蛋白表达,致使促炎症因子的表达减少。因此,乳酸菌具有参与细胞免疫应答,减少痛风尤其在急性痛风发作期的炎性反应,减少由于炎症反应造成的局部红肿热痛等不良症状的作用。导致痛风疾病的高浓度尿酸主要来自于嘌呤的代谢,采取合理方式干预嘌呤的代谢通路,降低尿酸终产物的产生,是防治痛风或高尿酸血症的一种方法。肠道乳酸菌是机体胃肠道内的有益菌群,具有分解、产生营养物质的能力,不仅可为宿主细胞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其自身吸收、转化功能也能给机体带来更多的益生作用。其对嘌呤的吸收、嘌呤代谢中间产物肌苷、鸟苷的吸收以及对尿酸的吸收三个方面也已被证实。日本发现一株乳酸菌PA

3菌株会分解并吸收嘌呤,使其难以被人体直接吸收。国内学者也证实口服的乳酸菌能在肠道中分解由食物摄取的嘌呤,能够降低嘌呤的吸收和血清尿酸的水平。
[0008]但是目前,研究将这些益生菌与其他治疗药物一起使用的药物组合物还比较少,而且效果更好的药物也不多,有待于进一步的开发。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此前的研究证实,Caspase

1又称为IL

l转化酶,可加工前体IL

1β,产生成熟的IL

1β,并分泌于细胞外。IL

1β可以通过与滑膜细胞、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等上的IL

1β受体相互作用,激活结头蛋白MyD88,继而启动NF

κB,触发继发性的炎性细胞因子转录,产生大量的细胞因子包括IL

1β、TNF

α、IL

6以及嗜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因此,开发抑制Caspase

1活性的药物能够用于痛风的的治疗。
[0010]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特异性针对Caspase

1的单克隆抗体。
[0011]一方面,所述的Caspase

1的单克隆抗体为Cas

5H14,其轻链可变区序列为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Caspase

1单克隆抗体Cas

5H14,其特征在于:轻链可变区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重链可变区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2.Caspase

1的单克隆抗体在制备用于治疗痛风的药物组合物中的用途,其中,所述的Caspase

1的单克隆抗体为Cas

5H14,其轻链可变区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重链可变区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3.一种高活性的生物发酵方法制备的益生菌组合物和Caspase

1的单克隆抗体在制备用于治疗痛风的药盒中的用途,其中,所述的Caspase

1的单克隆抗体为为Cas

5H14,其轻链可变区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重链可变区序列如SEQ...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凤森杨骏张永海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法不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