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微型投影的大像面长工作距离物镜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11023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微型投影的大像面长工作距离物镜系统包括:依次排布的第一投影镜头、第一透镜群(1)、第一光阑(3)、第二透镜群(2)、第一分光器件(4)、第一保护玻璃(5)和第一成像面(6);第一投影镜头发出的光线通过第一透镜群(1)、第二透镜群(2)、第一分光器件(4)、第一保护玻璃(5)和第一成像面(6),并在第一成像面(6)形成影像;第一透镜群(1)包括:透镜(P1)、透镜(G2)、透镜(G3)、透镜(G4)和透镜(G5),第二透镜群(2)置于第一光阑(3)后;第二透镜群(2)包括:透镜(G6)、透镜(G7)、透镜(G8)、透镜(G9)和透镜(GM10)。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透镜群,并设置镜片的材质与个数,解决了在长距离的情况下投影造成的成像像质低,镜头体积与质量不平衡和成本过高的问题。衡和成本过高的问题。衡和成本过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微型投影的大像面长工作距离物镜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投影物镜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微型投影的大像面长工作距离物镜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投影设备应用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包括家庭影音、投影广告、工业检测、3D打印等。越来越多的设备需要嵌入微型投影系统,对投影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尺寸要求更小、成像质量要求更高,成本要求更低等等。
[0003]为获得沉浸感更强的观影体验,需要更大的投影画幅,同时需具备足够长的观影距离(即镜头投影工作距离)才可兼顾观影的舒适感,现有技术中,实现长距离投影,目前存在成像像质低下、镜头体积与质量不平衡和成本过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微型投影的大像面长工作距离物镜系统。本专利技术设置透镜群,并设置镜片的材质与个数,解决了在长距离的情况下投影造成的成像像质低,镜头体积与质量不平衡和成本过高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6]一种用于微型投影的大像面长工作距离物镜系统包括:
[0007]依次排布的第一投影镜头、第一透镜群(1)、第一光阑(3)、第二透镜群(2)、第一分光器件(4)、第一保护玻璃(5)和第一成像面(6);
[0008]所述第一投影镜头发出的光线通过所述第一透镜群(1)、第二透镜群(2)、第一分光器件(4)、第一保护玻璃(5)和第一成像面(6),并在所述第一成像面(6)形成影像;<br/>[0009]所述第一透镜群(1)置于所述第一光阑(3)前;
[0010]所述第一透镜群(1)包括:透镜(P1)、透镜(G2)、透镜(G3)、透镜(G4)和透镜(G5),其中,透镜(P1)为具有负光焦度的透镜,透镜(G2)为具有负光焦度的透镜,透镜(G3)为具有负光焦度的透镜,透镜(G4)为具有正光焦度的透镜,透镜(G5)为具有正光焦度的透镜;
[0011]所述第二透镜群(2)置于所述第一光阑(3)后;
[0012]所述第二透镜群(2)包括:透镜(G6)、透镜(G7)、透镜(G8)、透镜(G9)和透镜(GM10),其中,所述透镜(G6)和透镜(G7)均为具有负光焦度的胶合透镜,透镜(G8)和透镜(G9)均为具有负光焦度的胶合透镜,透镜(GM10)为具有正光焦度的透镜。
[0013]优选地,所述透镜(P1)和所述透镜(GM10)均为非球面镜片。
[0014]优选地,所述透镜(P1)为塑料镜片;所述透镜(G2)、透镜(G3)、透镜(G4)、透镜(G5)、透镜(G6)、透镜(G7)、透镜(G8)、透镜(G9)和透镜(GM10)均为玻璃镜片。
[0015]优选地,所述物镜系统的第一透镜群(1)焦距f1与所述物镜系统焦距f之比为1。384;所述物镜系统的第二透镜群(2)焦距f2与物镜系统焦距f之比为1。417;透镜(G6)和透镜(G7)的焦距fG6G7与透镜(G8)和透镜(G9)焦距fG8G9之比为1。056;所述透镜(P1)焦距fP1
与所述物镜系统焦距f之比为

1。907;所述透镜(GM10)的焦距fGM10与所述物镜系统的焦距f之比为1。148。
[0016]优选地,所述第一投影镜头对应视场的MTF值大于0。7;所述第一投影镜头色差值小于0。4个像素大小。
[0017]一种用于微型投影的大像面长工作距离物镜系统包括:
[0018]依次排布的第二投影镜头、第三透镜群(7)、第二光阑(9)、第四透镜群(8)、第二分光器件(10)、第二保护玻璃(11)和第二成像面(12);
[0019]所述第三透镜群(7)置于所述第二光阑(9)前;
[0020]所述第二投影镜头发出的光线通过所述第三透镜群(7)、第四透镜群(8)、第二分光器件(10)、第二保护玻璃(11)和第二成像面(12),并在所述第二成像面(12)形成影像;
[0021]所述第三透镜群(7)包括:透镜(G1

)、透镜(G2

)、透镜(G3

)、透镜(G4

)透镜(G5

)和透镜(G6

),其中,透镜(G1

)为具有负光焦度的透镜,透镜(G2

)为具有负光焦度的透镜,透镜(G3

)为具有负光焦度的透镜,透镜(G4

)为具有正光焦度的透镜,透镜(G5

)为具有正光焦度的透镜,透镜(G6

)为具有正光焦度的透镜;
[0022]所述第四透镜群(8)置于所述第二光阑(9)后;
[0023]所述第四透镜群(8)包括:透镜(G7

)、透镜(G8

)、透镜(G9

)、透镜(G10

)和透镜(GM11

),其中,所述透镜(G7

)和透镜(G8

)均为具有负光焦度的胶合透镜,透镜(G9

)和透镜(G10

)均为具有负光焦度的胶合透镜,(GM11

)为具有正光焦度的透镜。
[0024]优选地,所述第三透镜群(7)的透镜镜片和所述第四透镜群(8)的透镜镜片均为玻璃制成。
[0025]优选地,所述透镜(GM11

)均为非球面镜片。
[0026]优选地,所述物镜系统的第三透镜群(7)焦距f3与所述物镜系统焦距f之比为1。239;所述物镜系统的第四透镜群(8)焦距f4与所述物镜系统焦距f之比为1。236;透镜(G7

)和透镜(G8

)的焦距fG7

G8

与透镜(G9

)和透镜(G10

)焦距fG9

G10

之比为1。560;所述(GM11)镜片焦距fGM11

与所述物镜系统焦距f之比1。025。
[0027]优选地,所述投影镜头对应视场的MTF值大于0。65;所述第二投影镜头色差值小于0。4个像素大小。
[0028]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002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微型投影的大像面长工作距离物镜系统,通过设置第一透镜群、第二透镜群、第三透镜群和第四透镜群,并且设置每个透镜群中镜片的材质与数量,确定镜片之间的焦距比,使得投影镜头在长距离发出的光源通过透镜群在成像面呈现高质量的图像,并且解决了在长距离下投影高成本和投影镜头体积与重量不平衡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微型投影的大像面长工作距离物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排布的第一投影镜头、第一透镜群(1)、第一光阑(3)、第二透镜群(2)、第一分光器件(4)、第一保护玻璃(5)和第一成像面(6);所述第一投影镜头发出的光线通过所述第一透镜群(1)、第二透镜群(2)、第一分光器件(4)、第一保护玻璃(5)和第一成像面(6),并在所述第一成像面(6)形成影像;所述第一透镜群(1)置于所述第一光阑(3)前;所述第一透镜群(1)包括:透镜(P1)、透镜(G2)、透镜(G3)、透镜(G4)和透镜(G5),其中,透镜(P1)为具有负光焦度的透镜,透镜(G2)为具有负光焦度的透镜,透镜(G3)为具有负光焦度的透镜,透镜(G4)为具有正光焦度的透镜,透镜(G5)为具有正光焦度的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群(2)置于所述第一光阑(3)后;所述第二透镜群(2)包括:透镜(G6)、透镜(G7)、透镜(G8)、透镜(G9)和透镜(GM10),其中,所述透镜(G6)和透镜(G7)均为具有负光焦度的胶合透镜,透镜(G8)和透镜(G9)均为具有负光焦度的胶合透镜,透镜(GM10)为具有正光焦度的透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微型投影的大像面长工作距离物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P1)和所述透镜(GM10)均为非球面镜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微型投影的大像面长工作距离物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P1)为塑料镜片;所述透镜(G2)、透镜(G3)、透镜(G4)、透镜(G5)、透镜(G6)、透镜(G7)、透镜(G8)、透镜(G9)和透镜(GM10)均为玻璃镜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微型投影的大像面长工作距离物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镜系统的第一透镜群(1)焦距f1与所述物镜系统焦距f之比为1。384;所述物镜系统的第二透镜群(2)焦距f2与物镜系统焦距f之比为1。417;透镜(G6)和透镜(G7)的焦距fG6G7与透镜(G8)和透镜(G9)焦距fG8G9之比为1。056;所述透镜(P1)焦距fP1与所述物镜系统焦距f之比为

1。907;所述透镜(GM10)的焦距fGM10与所述物镜系统的焦距f之比为1。148。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微型投影的大像面长工作距离物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投影镜头对应视场的MTF值大于0。7;所述第一投影镜头色差值小于0。4个像素大小。6.一种用于微型投影的大像面长工作距离物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排布的第二投影镜头、第三透镜群(7)、第二光阑(9)、第四透镜群(8)、第二分光器件(10)、第二保护玻璃(11)和第二成像面(12);所述第三透镜群(7)置于所述第二光阑(9)前;所述第二投影镜头发出的光线通过所述第三透镜群(7)、第四透镜群(8)、第二分光器件(10)、第二保护玻璃(11)和第二成像面(12),并在所述第二成像面(12)形成影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丰程四海董俊屈坤贺银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点睛创视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