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链节以及链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0928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07
一种连接链节,具备连接销、第一链节板、第二链节板以及螺母构件。连接销具有外螺纹部及锥台形状部。第一链节板在长度方向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具有孔。第一链节板的一端部的孔及另一端部的孔的至少一方构成第一销孔。第二链节板在长度方向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具有孔。第二链节板的一端部的孔及另一端部的孔的至少一方构成第二销孔。螺母构件能与连接销的外螺纹部螺合。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连接链节,能够抑制切断续接后的链条不必要的伸长。续接后的链条不必要的伸长。续接后的链条不必要的伸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链节以及链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链条的切断续接的连接链节以及使用该连接链节进行了切断续接的链条。

技术介绍

[0002]以往,例如已知有日本专利特开2011-94660号公报所记载的传动链条。该传动链条具备在链条的长度方向上交替设置的内链节板及外链节板。内链节板及外链节板以内链节板的端部与外链节板的端部在链条的宽度方向重叠的方式串联地配置。在链条的长度方向彼此相邻的内链节板和外链节板,彼此的端部经由连结销而可自由旋动地连结。连结销的端部被压入到外链节板的销孔。即,连接销处于不能旋转地被嵌合于外链节板的销孔的所谓过盈配合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传动链条的使用者有时会在使用现场将传动链条切断成所需的长度尺寸后进行续接。此时,若连结销相对于外链节板的销孔的配合状态为连结销相对于销孔能旋转地嵌合的所谓间隙配合状态,则使用者能将连结销的端部容易地嵌入到销孔。然而,在此种所谓间隙配合状态的情况下,销孔的内周面与连结销的外周面会滑动。因此,有可能因长期使用造成的磨耗而导致销孔的孔径扩大,在切断续接后的链条发生不必要的伸长。
[0004]相对于此,若连结销相对于外链节板的销孔的配合状态为使连结销不能旋转地嵌合于销孔的所谓过盈配合状态,则销孔的内周面与连结销的外周面不会滑动。因此,能抑制被切断续接的链条发生不必要的伸长。然而,为了将连结销的端部相对于外链节板的销孔设为所谓的过盈配合状态,需要进行如下作业:使用油压机器等将连结销压入销孔、或利用大锤将连结销敲入销孔。因此,在所谓过盈配合状态的情况下,虽然能够抑制发生切断续接后的链条发生不必要的伸长的情况,但另一方面存在于切断续接时连结销的嵌入作业需要花费大量工夫和劳力的课题。
[0005]解决上述课题的连接链节,其用于链条的切断续接,所述链条构成为在链条的长度方向串联地配置的多个链节中于所述长度方向相邻的所述链节彼此经由连结销能自由旋动地连结,所述连接链节具备:连接销,其在前端具有外螺纹部且在相比于所述外螺纹部靠基端侧具有锥台形状部,所述锥台形状部形成为截面积随着朝向基端侧逐渐变大;第一链节板,其在长度方向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具有能插通所述连接销的孔,且所述一端部的所述孔及所述另一端部的所述孔的至少一方构成使所述连接销的基端部不能旋转地嵌合的第一销孔;第二链节板,其在长度方向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具有能插通所述连接销的孔,且所述一端部的所述孔及所述另一端部的所述孔的至少一方构成能使所述连接销的所述外螺纹部通过且内侧面形成为对应于所述锥台形状部的外侧面的凹锥面形状的第二销孔;以及螺母构件,其能与所述连接销的所述外螺纹部螺合。
[0006]解决上述课题的链条具备:多个链节,其沿所述链条的长度方向串联地配置;连结
销,其将在所述长度方向相邻的所述链节彼此能自由旋动地连结;以及所述连接链节,所述连接链节位于所述链条的所述长度方向的中途,所述连接链节将相对于所述连接链节在所述长度方向的一侧邻接的所述链节与在另一侧邻接的所述链节连结。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将一实施方式的链条的一部分分解表示的立体图。
[0008]图2是将链条中的连接链节的切断续接部分部分地断开表示的俯视图。
[0009]图3是将图2的一部分放大表示的俯视剖视图。
[0010]图4是将连接链节的一部分分解表示的立体图。
[0011]图5是将第一变形例的连接链节的一部分分解表示的立体图。
[0012]图6是将第二变形例的连接链节的一部分分解表示的立体图。
[0013]图7是将第三变形例的连接链节的一部分放大表示的俯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参照附图,对连接链节以及链条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15]<整体构成>
[0016]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链条11具备在链条11的长度方向X串联地配置的多个内链节12和多个外链节13和一个连接链节14。即,该链条11例如为该链条11的使用者等在链条11的使用现场切断长度尺寸后进行续接的切断续接后的链条11。因此,链条11在其长度方向X的中途具有一个连接链节14。从连接链节14的位置观察,在链条11的长度方向X的一侧和另一侧分别存在内链节12。然后,连接链节14将相对于连接链节14在链条11的长度方向X的一侧邻接的内链节12与在另一侧邻接的内链节12连结。
[0017]内链节12和外链节13配置为在链条11的长度方向X上交替存在。各内链节12具有在宽度方向Y彼此分开而相对向的一对内链节板15。宽度方向Y与链条11的长度方向X正交。各外链节13具有一对外链节板16,该外链节板16配置成从宽度方向Y的外侧夹持在链条11的长度方向X相邻的内链节12的一对内链节板15。内链节板15及外链节板16例如由钢材等经由锻造、冲压加工等而形成。内链节板15及外链节板16分别形成为沿链条11的长度方向X延伸的大致矩形板状。
[0018]在内链节板15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以贯穿内链节板15的厚度方向的方式分别形成有圆形的衬套孔17。然后,在各对的相对向的内链节板15彼此之间,以保持相对向的内链节板15彼此的宽度方向Y的间隔的方式组装有圆筒状的衬套18。即,衬套18的两端部相对于成对的内链节板15的衬套孔17不能旋转地被嵌合。此外,具有比衬套18大的直径的辊19可旋转地外嵌于衬套18。即,辊19以相对于衬套18可旋转的所谓游嵌状态被支承。
[0019]在外链节板16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以贯穿外链节板16的厚度方向的方式形成有直径略小于衬套18的内径的圆形的销孔20。在成对的外链节板16的销孔20压入大致圆柱状的连结销21的两端部。连结销21相对于成为内链节12的销插通部的衬套18被可旋转地插入。然后,如图1所示,内链节12和外链节13以在链条11的长度方向X相邻的内链节板15和外链节板16彼此的端部重合的状态,经由连结销21被自由旋动地连结。连结销21具有凸缘状的基端部(图1中省略图示)及前端部。连结销21的基端部卡止于各对的一侧的外链节板16
的外表面。连结销21的前端部从各对的另一侧的外链节板16的销孔20向外侧突出。然后,在该状态下,藉由将固定销22安装于从外链节板16的销孔20向外侧突出的前端部,从防止连结销21从销孔20脱离。
[0020]<连接链节>
[0021]如图1、图2及图3所示,连接链节14具有第一链节板31、第二链节板32、连接销33及螺母构件34。第一链节板31及第二链节板32具有与外链节板16相同的大致矩形板状。连接销33形成与连结销21相同的大致圆柱状。第一链节板31及第二链节板32与内链节板15及外链节板16的情形相同,是由钢材等藉由锻造、冲压加工等而形成。
[0022]<连接销>
[0023]首先,连接销33具有轴部35、外螺纹部36及锥台形状部37。外螺纹部36被设置于连接销33的前端。外螺纹部36的外径小于轴部35的外径。锥台形状部37位于比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链节,其用于链条的切断续接,所述链条构成为在链条的长度方向串联地配置的多个链节中在所述长度方向相邻的所述链节彼此经由连结销能自由旋动地连结,所述连接链节的特征在于,具备:连接销,其在前端具有外螺纹部且在相比于所述外螺纹部靠基端侧具有锥台形状部,所述锥台形状部形成为截面积随着朝向基端侧逐渐变大;第一链节板,其在长度方向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具有能插通所述连接销的孔,且所述一端部的所述孔及所述另一端部的所述孔的至少一方构成使所述连接销的基端部不能旋转地嵌合的第一销孔;第二链节板,其在长度方向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具有能插通所述连接销的孔,且所述一端部的所述孔及所述另一端部的所述孔的至少一方构成能使所述连接销的所述外螺纹部通过且内侧面形成为对应于所述锥台形状部的外侧面的凹锥面形状的第二销孔;以及螺母构件,其能与所述连接销的所述外螺纹部螺合。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阿部勇志上冈健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椿本链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