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绞车提升移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0839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绞车提升移运装置,包括设置于绞车加工位置和绞车固定用安装座之间的第一门架和第二门架,第一门架和第二门架平行设置并通过位于其顶部的横梁固定连接,第一门架和第二门架顶部设置有作为导轨的“H”型钢,且第一门架和第二门架之间通过“H”型钢滑动设置有移位架,移位架底部两侧安装有手拉葫芦,相对的手拉葫芦之间连接有用于绑扎在绞车底部并可提升绞车的吊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产生了降低绞车装配成本的效果。降低绞车装配成本的效果。降低绞车装配成本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绞车提升移运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吊运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绞车提升移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起重船作业和建造过程中,主甲板区域为货物放置区域和作业区域,经常有大型结构件在主甲板作业,因此要求主甲板平整、空旷,而锚机、绞车等大型甲板机械占地位置较大,一般采取放置在主船体中间甲板、吊机筒下等结构封闭区域;而封闭结构内无法使用吊机作业,且部分区域不满足开设临时工艺孔的条件,或者开设临时工艺孔成本高,影响其他专业作业,故需要提前将此类大型设备预埋进舱。
[0003]在大型甲板机械提前预埋进舱的阶段,设备底座上研磨和配钻还未完成,需要在封闭空间内先进行设备底座的研磨和配钻作业,再将设备放置到底座上完成安装,而此时舱内因封闭原因无法使用吊机等起重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绞车提升移运装置,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密封舱体内绞车无法通过吊机进行提升移运的问题。
[0005]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种绞车提升移运装置,包括设置于绞车加工位置和绞车固定用安装座之间的第一门架和第二门架,第一门架和第二门架平行设置并通过位于其顶部的横梁固定连接,第一门架和第二门架顶部设置有作为导轨的“H”型钢,且第一门架和第二门架之间通过“H”型钢滑动设置有移位架,移位架底部两侧安装有手拉葫芦,相对的手拉葫芦之间连接有用于绑扎在绞车底部并可提升绞车的吊带。
[0006]优选的,所述移位架的两侧壁均固定设置有连接架,连接架的顶部和底部均转动设置有滚轮,位于连接架顶部或底部的滚轮之一位于所述“H”型钢侧面的凹槽内。
[0007]优选的,所述连接架为三角形的钢架,所述连接架的每个拐角处均布置有一个所述滚轮,所述滚轮的外径等于所述“H”型钢侧面凹槽的宽度。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门架和第二门架内用于支撑起内部的竖直杆的所述“H”型钢内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竖直布置于所述“H”型钢的凹槽内,且加强筋位于竖直杆的正下方。
[0009]优选的,所述移位架的底部竖直设置有肋板,肋板垂直于所述第一门架和第二门架布置。
[0010]优选的,所述绞车提升移运装置的外围布置有围栏。
[0011]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通过在绞车的加工位置和绞车的安装底座之间设置第一门架和第二门架,并通过第一门架和第二门架顶部的“H”型钢制作导轨,在导轨上滑动安装移位架,在移位架底部设置手拉葫芦和吊带,通过手拉葫芦将绞车吊起,并通过移位架带动绞车移动至安装座的上方,再进行绞车的安装,以此避免在主船体的夹板上开设工艺孔,降低了绞车的装配成本,提高了绞车安装的效率,且该装置通过H型钢和槽钢搭建而成,施工简单且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绞车提升移位装置的俯视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绞车提升移位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绞车落位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绞车提升移位装置中机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图4中A区域的放大图。
[0018]上述附图中:1、第一门架;2、第二门架;3、绞车;4、提升移位器;5、手拉葫芦;6、安装座;7、连接架;8、移位架;9、横梁;10、加强筋;11、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20]如图1

4所示,为降低绞车装配的成本并提高绞车装配的效率。本技术提出一种绞车提升移运装置,包括设置于绞车3加工位置和绞车3固定用安装座6之间的第一门架1和第二门架2,第一门架1和第二门架2平行设置并通过位于其顶部的横梁9固定连接,第一门架1和第二门架2顶部设置有作为导轨的“H”型钢,且第一门架1和第二门架2之间通过“H”型钢滑动设置有移位架8,移位架8底部两侧安装有手拉葫芦5,相对的手拉葫芦5之间连接有用于绑扎在绞车3底部并可提升绞车3的吊带。
[0021]第一门架1和第二门架2的为通过钢架构搭建的矩形框架,其顶部和底部均采用H型钢,用于连接顶部和底部的竖直杆采用槽钢,在槽钢的两端的两侧均设置斜撑,底部的H型钢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在第一门架1和第二门架2之间焊接有横梁9,用于连接第一门架1和第二门架2,并提高结构强度。在移位架8的底部安装卸扣和手拉葫芦5,手拉葫芦5底部连吊带,吊带从绞车3底部的凹槽内穿过,在两侧的手拉葫芦5同时将吊带拉起时,通过吊带将绞车3提升,吊带采用“兜底”的方式对绞车3进行提升。通过推动移位架8移动,带动绞车3朝向安装座6移动,最后进行绞车3的装配。
[0022]如图4

5所述,为减小移位架8移动的摩擦。所述移位架8的两侧壁均固定设置有连接架7,连接架7的顶部和底部均转动设置有滚轮11,位于连接架7顶部或底部的滚轮11之一位于所述“H”型钢侧面的凹槽内。移位架8通过滚轮与H型钢凹槽的内壁接触,并对移位架8进行支撑,采用滚动摩擦的方式,减小摩擦;在H型钢凹槽内设置一个滚轮11,另一个滚轮11位于H型钢的外部,两个滚轮对H型钢进行夹持,能够避免滚轮11的安装轴发生弯曲。
[0023]如图4

5所示,为进一步提高滚轮11转动的稳定性。所述连接架7为三角形的钢架,所述连接架7的每个拐角处均布置有一个所述滚轮11,所述滚轮11的外径等于所述“H”型钢侧面凹槽的宽度。在H型钢侧面的凹槽内布置有两个滚轮11,且两个滚轮11同时与凹槽的两内侧壁接触,在H型钢的下方布置有一个滚轮11,且该滚轮11与H型钢的底面接触;滚轮11对H型钢的底壁夹持,上方的两个滚轮11还受到H型钢的顶壁的限位。
[0024]如图4所示,为提高第一门架1和第二门架2的强度。所述第一门架1和第二门架2内用于支撑起内部的竖直杆的所述“H”型钢内设置有加强筋10,加强筋10竖直布置于所述“H”型钢的凹槽内,且加强筋10位于竖直杆的正下方。通过竖直设置的加强筋10,在H型钢的底部形成“十”字形的筋条,对竖直杆进行支撑,能够避免底部的H型钢的顶面发生变形。
[0025]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提高移位架8的强度。所述移位架8的底部竖
直设置有肋板,肋板垂直于所述第一门架1和第二门架2布置。在移位架8的底部设置肋板,肋板作为移位架8的加强筋,能够避免移位架8在支撑绞车3时发生弯曲。
[0026]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提高绞车3移位过程的安全性。所述绞车3提升移运装置的外围布置有围栏。布置护栏能够避免在绞车3未被有效固定时发生掉落,能够避免绞车3对其它设备或工作人员造成伤害,降低风险。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绞车提升移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绞车(3)加工位置和绞车(3)固定用安装座(6)之间的第一门架(1)和第二门架(2),第一门架(1)和第二门架(2)平行设置并通过位于其顶部的横梁(9)固定连接,第一门架(1)和第二门架(2)顶部设置有作为导轨的“H”型钢,且第一门架(1)和第二门架(2)之间通过“H”型钢滑动设置有移位架(8),移位架(8)底部两侧安装有手拉葫芦(5),相对的手拉葫芦(5)之间连接有用于绑扎在绞车(3)底部并可提升绞车(3)的吊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绞车提升移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位架(8)的两侧壁均固定设置有连接架(7),连接架(7)的顶部和底部均转动设置有滚轮(11),位于连接架(7)顶部或底部的滚轮(11)之一位于所述“H”型钢侧面的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蔡肇斌甘邯贺力付为新董元康张帆王怀刚
申请(专利权)人:三峡物资招标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