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升自航运输起重一体化风电安装平台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80492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8 1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升自航运输起重一体化风电安装平台及施工方法,包括平台主船体、竖直滑动布置于平台主船体底部的三角桁架式桩腿、固定于三角桁架式桩腿底端的锥形桩靴以及设置于平台主船体一侧两端的主起重机和辅起重机,平台主船体顶部设置有三角桁架式桩腿的升降用升降系统,平台主船体上设置动力系统,动力系统包括设置与艉部的全回转推进器,艏部一个设置艏侧推,内部配置有主发电机组、停泊发电机组和应急发电机组。本发明专利技术产生了提高海上风电安装平台的运输储量、抗涌浪能力、起吊性能和安全性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上风电安装平台,尤其涉及自升自航运输起重一体化风电安装平台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海上风电开发逐步由近海浅水区向深远海拓展,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单机容量越来越大,重量越来越重,轮毂中心高度越来越高,目前现有的无动力非自航小型风电安装平台已无法满足深远海风电机组的安装要求。目前市场上主流风电设备安装平台大多是800至1200吨量级的平台,最大作业水深不超过55米。设计水深(桩腿长度)、起重量或起吊高度上已经出现不能满足广东和福建等海域海上风电场的作业要求的情况。国内平台从早期的拖航逐渐发展为自升式平台,2020年交付的广州打捞局“华祥龙”号插桩船即具备自航能力和dp-2动力定位能力,但是起重能力只有1200吨,现有风电安装平台的起重能力无法满足14mw及以上风机机组的安装。

2、现有的海上风电安装平台,一般为非自航平台,无法依靠自身开展动力定位,机动性很差,只能依靠外部拖轮拖航,海上移动速度慢,施工准备时间长,抗涌浪能力差,工作效率低下。目前的第三代风电安装平台大部分为圆柱型桩腿,桩腿长度基本都在90米以下,桩腿有限作业高度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自升自航运输起重一体化风电安装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主船体(1)、竖直滑动布置于平台主船体(1)底部的三角桁架式桩腿(2)、固定于三角桁架式桩腿(2)底端的锥形桩靴(3)以及设置于平台主船体(1)一侧两端的主起重机(5)和辅起重机(6),平台主船体(1)顶部设置有三角桁架式桩腿(2)的升降用升降系统(4),平台主船体(1)上设置动力系统,动力系统包括设置与艉部的全回转推进器,艏部一个设置艏侧推,内部配置有主发电机组、停泊发电机组和应急发电机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自升自航运输起重一体化风电安装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主船体(1)为流线型船艏、双层底中部和方形船艉,...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升自航运输起重一体化风电安装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主船体(1)、竖直滑动布置于平台主船体(1)底部的三角桁架式桩腿(2)、固定于三角桁架式桩腿(2)底端的锥形桩靴(3)以及设置于平台主船体(1)一侧两端的主起重机(5)和辅起重机(6),平台主船体(1)顶部设置有三角桁架式桩腿(2)的升降用升降系统(4),平台主船体(1)上设置动力系统,动力系统包括设置与艉部的全回转推进器,艏部一个设置艏侧推,内部配置有主发电机组、停泊发电机组和应急发电机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自升自航运输起重一体化风电安装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主船体(1)为流线型船艏、双层底中部和方形船艉,所述平台主船体(1)船艏处设置有作为生活楼的上层建筑(9),所述主起重机(5)和辅起重机(6)布置于所述平台主船体(1)甲板的一侧,所述主起重机(5)和辅起重机(6)之间设置有风机主机舱(8)容纳区,所述平台主船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风机塔筒(7)容纳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自升自航运输起重一体化风电安装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桁架式桩腿(2)分布于所述平台主船体(1)的四角,每个所述三角桁架式桩腿(2)采用三角形桩腿形式,每个桩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康为夏程维杰贺力付为新田雪王怀刚魏大伟
申请(专利权)人:三峡物资招标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