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榨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0787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制造纤维料幅的机器的压榨毡,其包括编织的基础结构以及固定在基础结构上的无纺覆层,其中,基础结构具有第一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其中,至少所述第一织物层具有在交叉位置处相交的纵向纱和横向纱,其中,第一织物层的纵向纱和横向纱在至少5%的交叉位置处,尤其在至少10%的交叉位置处材料配合地相互连接,尤其相互焊接。尤其相互焊接。尤其相互焊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压榨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的压榨毡。
[0002]在制造纸或纸板时,压榨毡形式的造纸机网毯被用来在压榨部的区域内对纤维料幅运输和脱水。这种毡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承受负荷的基础结构以及无纺层,无纺层通常与基础结构缝在一起。在大多数情况下,织物用于基础结构。
[0003]为了增加用于吸收液体的容积并且也为了增加强度,承受负荷的基础结构可以具有多个相叠布置的织物层。例如,在专利文献EP 0 425 523或EP 0 672 784 81中描述了具有这种基础结构的毡。同样,如专利文献EP 2160495 B1所述也可以设置多层具有不同纤维细度的无纺纤维。
[0004]在运行中,压榨毡在一个或多个压榨压区中受到反复的负载。在压榨压区中,毡被压缩,并且在通过压榨压区后,毡再次膨胀基本达到其原始厚度。由于该过程进行得非常频繁,毡在短时间后就被压实。现有技术对此的解释是无纺层的压拢。随着渗透性降低的层的形成也会发生织物层的压实。毡的重要特性,如渗透性以此改变。为了弥补这一点,从专利文献EP2 678 472中已知,例如设置特别细的无纺层,其在毡的运行中被磨掉。通过磨掉细的无纺纤维,毡的渗透性升高,而同时通过压实则降低了渗透性。以此虽然可以实现毡基本上恒定的渗透性,但设置“牺牲无纺层”带来额外的成本和耗费。
[0005]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建议一种压榨毡,其中减少了压实倾向。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建议一种毡,其为液体吸收提供了大的容积。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问题通过根据独立权利要求的设计方案解决。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有利设计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中。
[0007]在此建议一种用于制造纤维料幅的机器的压榨毡,其包括编织的基础结构以及固定在基础结构上的无纺覆层,其中,基础结构具有第一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根据本专利技术规定,至少所述第一织物层具有在交叉位置处交叉的纵向纱和横向纱,其中,第一织物层的纵向纱和横向纱在至少5%的交叉位置上,尤其在至少10%的交叉位置上相互焊接。
[0008]在此术语“纵向纱”和“MD纱”是同义词以及“横向纱”和“CD纱”是同义词。
[0009]如上所述,具有多个织物层的基础结构在提供用于液体吸收(“Void Volume”)的大容积方面是有利的。然而也表明,这种毡具有相对较高的压实倾向。本专利技术人认识到,这种压实效果的一部分是由于不同的织物层通过压区中的载荷部分地被压入彼此中。这由于织物的纱在一定程度上是可移动的而被促进或加强。通过压区中的持续载荷,各单独的MD或CD纱移动,使一层的纱被压入另一层的纱的缝隙中,这增加了毡的压实,也降低了渗透性。
[0010]为了防止这种效果,或至少大大减少这种效果,本专利技术人建议,至少在第一织物层中,在交叉位置处交叉的纵向纱和横向纱的一部分相互焊接。在此表明有利的是,第一织物层的纵向纱和横向纱在至少5%的交叉位置,尤其在至少10%的交叉位置上材料配合地相互连接,尤其相互焊接。以这种方式和方法阻止纱的移动或使之变难,并且抑制上述的压实效果。
[0011]随着焊接交叉位置份额的增加,例如增加到15%、20%、25%、30%、35%、40%或
更多,纱的固定和对移动的抑制也增加。然而,这也增加了基础结构的并因此整个毡的刚性或者说坚固性。这通常只可以或者只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因此通常有利的是,第一织物层的纵向纱和横向纱在小于60%,尤其小于50%的交叉点上相互焊接。
[0012]如果第二织物层也具有在交叉位置处交叉的纵向纱和横向纱,其中在至少5%的交叉位置上,尤其在至少10%的交叉位置上,第二织物层的纵向纱和横向纱材料配合地相互连接,尤其相互焊接,本专利技术的有利效果可以提高。以此进一步降低了两个层的纱的相互移动性。第二层中也适用的是,随着焊接交叉位置份额的增加,例如增加到15%、20%、25%、30%、35%、40%或更多,纱的固定和对移动的抑制也增加,并且通常有利的是,第二织物层的纵向纱和横向纱在小于60%,尤其在小于50%的交叉点上相互焊接。
[0013]即便在大多所述例子中,基础结构正好具有两个织物层,但也可以规定这样的设计方案,其中基础结构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的层,尤其一个或多个另外的织物层。
[0014]交叉点处的材料配合的连接可以通过不同方式产生。
[0015]例如可以使用双组分纤维(“BiCo纤维”)。双组分纤维由两部分组成,例如,芯部和护套。这两种聚合物在此具有不同的软化或融化温度。芯部的熔化温度高于护套,使得护套可以在一定的温度冲击下熔化,并且以此在当前基质混合物中的相应芯部纤维之间形成连接点。
[0016]作为备选方案的是,通过焊接连接将MD和CD纱相互连接。不同的方法如超声波焊接或透射焊接都可以用于产生焊接连接。
[0017]近红外透射焊接被看作是特别有利的。常用的聚酰胺构成的纱对在约780nm和1100nm之间的近红外范围的光是基本透明的。
[0018]现在可以有利地规定,第一层和/或第二层的至少一些纵向纱和/或横向纱完全或在很大程度上吸收波长在780nm至1100nm之间的激光。(吸收超过30%,尤其超过40%的相应光在此认为是在很大程度上吸收。这种纱在下文中被称为吸收纱)。在用来自该波长范围的光适当地照射织物时,光相对无阻碍地穿透非吸收性的纱并被吸收纱吸收。由此加热两个纱的接触位置,以实现焊接。
[0019]有利的是,吸收纱可以由与其他纱相同的聚合物构成,其中额外加入吸收添加剂。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特别持久的焊接。替选地也可以使用兼容的聚合物来代替相同的聚合物,例如聚酰胺6和聚酰胺6.6。
[0020]此外可以使用准同步焊接方法来产生点焊。在此可以部分省去吸收剂的使用。
[0021]通过选择性照射选出的接触区/交叉点,可以只焊接这些接触区/交叉点。
[0022]例如,这种选择照射以规则图案的形式进行,例如以直线、波浪线、点状图案等形式进行。这些线的宽度或点的直径尤其可以选择得较大,以至于多个交叉点,尤其2、3、4、5或更多个交叉点被其覆盖。
[0023]对所需的效果有利的是,带有材料配合的连接的交叉点不仅位于网毯的部分区域,例如接缝区域中,而且分布在网毯的整个面上,尤其均匀分布在网毯的整个面上。
[0024]这种均匀分布例如可以以此实现,吸收纱作为CD纱或也作为MD纱按照固定的、预先确定的模式被织入。例如可以规定每第10根CD纱是吸收纱。这导致连接位置的数量相当少。如果每第4根CD纱、每第2根CD纱、甚至每根CD纱都作为吸收纱被织入,可行的连接位置的数量就会增加。
[0025]同样地,BiCo纱也可以按照上述模式被织入。
[0026]对于在此所述的织物层有非常大的自由度。以下是一些例子:
[0027]·
织物可以是平纹织物。
[0028]·
织物可以在卷到卷的过程中处理。尤其具有材料配合的连接的织物可以作为卷形产品产生,然后在制造真正的毡时相应地被切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制造纤维料幅的机器的压榨毡,其包括编织的基础结构和固定在所述基础结构上的无纺覆层(7),其中,所述基础结构具有第一织物层(1)和第二织物层(2),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第一织物层(1)具有在交叉位置(5)处相交的纵向纱(3、3.1)和横向纱(4),其中,所述第一织物层(1)的所述纵向纱(3、3.1)和所述横向纱(4)在至少5%的所述交叉位置(5)处,尤其在至少10%的所述交叉位置(5)处材料配合地相互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榨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织物层(1)的所述纵向纱(3、3.1)和所述横向纱(4)相互焊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榨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织物层(1)的所述纵向纱(3、3.1)和所述横向纱(4)在小于60%,尤其小于50%的交叉位置(5)处相互焊接。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压榨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织物层(2)也具有在所述交叉位置(5)处相交的纵向纱(3、3.2)和横向纱(4),其中,所述第二织物层(2)的所述纵向纱(3、3.2)和所述横向纱(4)在至少5%的交叉位置(5)处,尤其在至少10%的交叉位置(5)处相互连接,尤其相互焊接。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压榨毡,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
申请(专利权)人:福伊特专利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