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地形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0569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地形车,全地形车包括:车架;行走组件,包括第一行走轮组和第二行走轮组;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电源组件,包括主电源;悬架组件;主电源的高度方向沿上下方向延伸;在一个垂直于左右方向的竖直投影平面内,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在竖直投影平面内具有第一中心,第一行走轮组的轴线在竖直投影平面内具有第二中心,第一中心与第二中心在竖直投影平面内的连线与主电源的高度方向在竖直投影平面内的投影的夹角大于等于9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地形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全地形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玩乐用途的全地形车愈发受到欢迎。同时也催生了儿童全地形车的市场和需求。
[0003]当下全地形车不论是成人使用的全地形车还是儿童使用的全地形车都逐渐向电动化发展,其中电源、电机为电动化全地形车的重要组成,各款式电动化全地形车都设计了相应的电源电机布置结构。
[0004]但是申请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0005]现有电动全地形车均由燃油全地形车电动化改造而来,其整体架构仍为燃油全地形车的架构,由于电动全地形车的驱动部件和供能部件与燃油全地形车具有较大的差异,各部件的重量分配也完全不同,单纯采用燃油全地形车构架构难以完美匹配电动化装置,车辆的结构臃肿,操控性能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申请通过提供一种全地形车,其结构更加紧凑,重心更加集中,从而提高了儿童全地形车的操控性,满足儿童使用全地形车的需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地形车,所述全地形车包括:车架,包括车架主体;车身覆盖件,至少部分连接至所述车架;行走组件,包括第一行走轮组和第二行走轮组;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设于所述车架主体上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行走轮组;鞍座组件,设置在所述车架上方;电源组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鞍座组件下方,所述电源组件包括可给所述驱动组件供电的主电源;悬架组件,包括后悬架,所述第一行走轮组通过所述后悬架连接至所述车架,所述后悬架包括后摇臂;其中,所述主电源的高度方向基本沿上下方向延伸;在一个垂直于左右方向的竖直投影平面内,沿所述左右方向,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在所述竖直投影平面内具有第一中心,所述第一行走轮组的轴线在所述竖直投影平面内具有第二中心,所述第一中心与所述第二中心在所述竖直投影平面内的连线与所述主电源的高度方向在所述竖直投影平面内的投影的夹角大于等于90
°
且小于等于120
°
,所述主电源的高度方向与所述后摇臂在所述竖直投影平面内的投影的夹角设为大于等于90
°
且小于等于135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中:在一个垂直于竖直方向的水平投影平面内,所述主电源沿竖直方向在所述水平投影平面的投影面为第一投影面,所述驱动电机沿竖直方向在所述水平投影平面内的投影面为第二投影面,所述鞍座组件沿竖直方向在所述水平投影平面内的投影面为第三投影面;所述第一投影面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三投影面的面积,所述第二投影面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三投影面的面积,所述第一投影面和所述第二投影面都位于所述第三投影面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地形车,其中,所述第一投影面的中心位于所述第二投影面的前方,所述第一投影面的中心位于所述第三投影面的前方,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佳俊高天恺高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