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冠型保持器传递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0011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00
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冠型保持器传递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上均依次布设有下料单元、冲定位孔及内孔单元、精切外形单元、拉伸单元、翻侧孔单元和切底孔单元;下料单元用于冲出圆形下料,圆形下料传输至冲定位孔及内孔单元进行冲孔,冲孔后的成型件通过精切外形单元精切后形成半成品,并通过拉伸单元对半成品拉伸平整,利用翻侧孔单元对拉伸后的半成品冲压裁切,并利用切底孔单元将底孔冲下来,使产品中空形成最终产品,采用连续模具下料加多工位一体模具生产,本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原材料到产品,一套模具,不需要其余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高,且由于工序的减少也保证了产品的生产质量。产质量。产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冠型保持器传递模具


[0001]本技术属于保持器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冠型保持器传递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曲冠型轴承保持器的生产工艺为单工序工艺生产,整个生产工艺由四个工序组成,分别为下料,拉深,翻侧孔,切底孔,每一工序需要单独的模具、冲床和操作人员完成,而且除第一步下料可以自动进料外其它三个工序需要操作人员手工将半成品放入模具,然后手动操作冲床完成;
[0003]现有的冠型保持器生产工艺为,下料,拉深,翻侧孔,切底孔,旧模具生产工序多,导致效率慢、人员参与度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一些实施例,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冠型保持器传递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上均依次布设有下料单元、冲定位孔及内孔单元、精切外形单元、拉伸单元、翻侧孔单元和切底孔单元;所述上模的下料单元设有凸起结构和下料冲头,下模的下料单元设有中空的模具结构,上模与下模合模冲下料片;
[0005]冲头均位于上模,下料单元中上模为突起结构,下模为中空的模具结构;所述上模的精切外形单元包括凹模及切刀,下模的精切外形单元设有凸模和切槽,合模时上模的切刀压住下模的切槽下行进行精切;所述上模的拉伸单元包括退料块,退料块的外侧套装有拉伸凹模;所述下模拉伸单元包括拉伸凸模,下模上与拉伸凹模对应的位置设有压边圈;所述上模的翻侧孔单元包括定位模具和翻孔斜撑,下模的翻侧孔单元设置斜撑插入槽和弯折压杆,弯折压杆的一端位于斜撑插入槽,且此端设有与翻孔斜撑相匹配的斜面,上模下压时,翻孔斜撑插入斜撑插入槽内,斜撑的斜面与弯折压杆的断面相抵,随着上模的下压,弯折压杆向模具中间位置移动,并将工件的侧孔部位向内翻折,通过与下模配合,上模完全落下时完成侧孔翻折,下模归位后,由机械手将工件移动至下一工位;所述上模的切底孔单元包括底孔冲头,下模的切底孔单元包括切底孔凹模,合模时底孔冲头与凹模配合,将底孔冲下来。所述下料单元的凹模为圆形,下料单元用于冲出圆形下料。
[0006]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定位孔凸模为阵列式排列,定位块凸模设置在冲孔凹模一侧且具有设定间距。
[0007]进一步的,所述内孔与材料同心,用于限制材料水平移动。
[0008]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孔位于内孔与材料形成的环状内,定位孔靠近内孔一侧限制材料转动,方便后工序定位。
[0009]进一步的,所述翻侧孔单元合模时上模的弯折压杆下压将产品向下弯折至下模的凸模外侧,完成产品的折弯。
[0010]进一步的,所述拉伸单元利用拉伸原理,通过压边圈压紧成型件、匀速拉伸,确保成型件口部端面平齐。
[0011]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上模的切底孔单元包括底孔冲头,所述下模的切底孔单元包括凹模。
[0012]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下模还包括废料收集槽,合模时底孔冲头与凹模配合,废料穿过凹模掉落到废料收集槽。
[0013]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切刀采用直切刀。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5]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冠型保持器传递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上均依次布设有下料单元、冲定位孔及内孔单元、精切外形单元、拉伸单元、翻侧孔单元和切底孔单元,下料单元用于冲出圆形下料,圆形下料传输至冲定位孔及内孔单元进行冲孔,冲孔后的成型件通过精切外形单元精切后形成半成品,并通过拉伸单元对半成品拉伸平整,利用翻侧孔单元对拉伸后的半成品冲压裁切,并利用切底孔单元将底孔冲下来,使产品中空形成最终产品,采用连续模具下料加多工位一体模具生产,本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原材料到产品,一套模具,不需要其余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高,且由于工序的减少也保证了产品的生产质量。
[0016]本技术附加方面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0017]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8]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19]图1为本技术的冠型保持器传递模具的上模板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冠型保持器传递模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冠型保持器传递模具的侧视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的翻侧孔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3]其中:1、下料单元2、冲定位孔及内孔单元;3、精切外形单元;4、拉伸单元;5、翻侧孔单元;6、切底孔单元;11、翻孔斜撑;12、弯折压杆;13、斜撑插入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5]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26]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27]实施例一:
[0028]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冠型保持器传递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均设有下料单元、冲定位孔及内孔单元、精切外形单元、拉伸单元、翻侧孔单元和切底孔单元;所述下料单元用于冲出圆形下料,圆形下料传输至冲定位孔及内孔单元进行冲孔,冲孔后的成型件通过精切外形单元精切后形成半成品,并通过拉伸单元对半成品拉伸平整,利用翻侧孔单元对拉伸后的半成品冲压裁切,并利用切底孔单元将底孔冲下来,使产品中空形成最终产品。
[0029]所述上模的下料单元设有凸起结构和下料冲头,下模的下料单元设有中空的模具结构,上模与下模合模冲下料片;
[0030]冲头均位于上模,下料单元中上模为突起结构,下模为中空的模具结构,下模的通孔直径略大于工件半成品直径,以便通过后续的精冲工序对产品进行精确冲裁。
[0031]定位孔冲头与内孔冲头均位于上模,均为柱形突起结构,下模为设置有与定位孔冲头和内孔冲头相匹配的通孔,冲头将废料冲入通孔内,通孔底部为废料收集槽,冲孔后的产品留在下模表面由机械手夹持送往下一工序。
[0032]冲出定位孔和内孔,内孔与材料同心,用于限制材料水平移动,定位孔位于内孔与材料形成的环状内,定位孔靠近内孔一侧限制材料转动,方便后工序定位。
[0033]所述上模的精切外形单元包括凹模及切刀,下模的精切外形单元设有凸模和切槽,合模时上模的切刀压住下模的切槽下行,切刀将成型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冠型保持器传递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上均依次布设有下料单元、冲定位孔及内孔单元、精切外形单元、拉伸单元、翻侧孔单元和切底孔单元;所述上模的下料单元设有凸起结构和下料冲头,下模的下料单元设有中空的模具结构,上模与下模合模冲下料片;所述上模的精切外形单元包括凹模及切刀,下模的精切外形单元设有凸模和切槽,合模时上模的切刀压住下模的切槽下行进行精切;所述上模的拉伸单元包括退料块,退料块的外侧套装有拉伸凹模;所述下模的拉伸单元包括拉伸凸模,下模上与拉伸凹模对应的位置设有压边圈;所述上模的翻侧孔单元包括上模中间的定位模具和翻孔斜撑,下模设置斜撑插入槽和弯折压杆,弯折压杆的一端位于斜撑插入槽,且此端设有与翻孔斜撑相匹配的斜面,上模下压时,翻孔斜撑插入斜撑插入槽内;所述上模的切底孔单元包括底孔冲头,下模的切底孔单元包括切底孔凹模,合模时底孔冲头与凹模配合,将底孔冲下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冠型保持器传递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单元的凹模为圆形,下料单元用于冲出圆形下料。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冠型保持器传递模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培振郑广会温春国郑世育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意吉希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