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具有卷对卷机构的设备的马达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09932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0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揭示一种应用于具有卷对卷机构的设备的马达控制系统,其应用于包括一放料机构、一处理机构以及一收料机构的一具有卷对卷机构的设备之中,且包括:一线光源、N个摄影机以及一处理模块。在该放料机构将一连续材馈送至该处理机构的过程中,该摄影机对该连续材进行摄以获得时间连续的多帧第一连续材影像。接着,在完成对于各所述第一连续材影像的一影像处理程序后,该处理模块确定各所述第一连续材影像之中是否含有至少一瑕疵。在确定所述第一连续材影像之中含有至少一瑕疵的情况下,该处理模块停止该具有卷对卷机构的设备所具有的多个马达的运转,使该连续材的具有瑕疵的部位位于该处理机构的一处理平台之上。接着,操作员修复或标记该瑕疵后,发送一复运转命令予该处理模块,该处理模块即控制该多个马达复继续运转。续运转。续运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具有卷对卷机构的设备的马达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是关于具有卷对卷机构的设备的
,尤指一种应用于具有卷对卷机构的设备的马达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已知,在纺织物(如:布匹)制成后,必须在出货包装前先行进行瑕疵检查。目前,布匹的瑕疵检查通常是由一操作员透过操作一验布机而完成。由中国台湾专利技术专利号217040的揭示内容可知,习知的验布机的主要结构包括:一放料机构、一布料展开机构、以及一收料机构。通常,该布料展开机构具有一第一传动筒、一验布平台与一第二传动筒,其中该第一传动筒位于该放料机构与该验布平台之间,且邻近该验布平台的顶侧。另一方面,该第二传动筒位于该收料机构与该验布平台之间,且邻近该验布平台的底侧。
[0003]进行布料检查时,操作员站在一操作平台前,透过操作一控制器的方式以控制该放料机构的释放布料速度,该第一传动筒和该第二传动筒的转动速度,以及该收料机构的卷收布料速度。接着,在控制布匹传动(移动)的过程中,操作员以人眼检验摊开在验布平台上的布匹区块。如果操作员发现受检的该布匹区块含有瑕疵,则操
[0004]作所述控制器以停止布匹的传送,接着判断该瑕疵是否可修复,如果可修复就当下修复,如果不可修复便在该瑕疵位置打上标记。最终,完成瑕疵检查的布匹由该放料机构进行收料。
[0005]操作员的经验反馈指出,习知的验布机在实际使用上具有以下缺陷:
[0006](1)操作员在布匹传动(移动)的过程中以其眼睛检查摊开在验布平台上的布匹区块是否存在瑕疵,这样的方式导致布匹必然存在漏检的瑕疵。
[0007](2)在发现布匹上有瑕疵的情况下,操作员停止布匹的传送,且在修复该瑕疵或是在该瑕疵位置打上标记之后,又再次地启动布匹的传送。在布匹的传送、停止、传送的过程中,操作员若没有精准掌握放料机构的放料速度,第一传动筒和第二传动筒的转动速度以及该收料机构的收料速度,则卷收成筒状的布匹,其两端的侧面不会是一个切齐的断面。
[0008]应可理解,验布机的放料机构和收料机构为一组卷对卷机构,而所述布料展开机构则为介于该放料机构和该收料机构之间的一处理机构(对布料进行瑕疵检测处理)。目前,许多物品的制程都会使用到卷对卷机构,例如:金属箔、金属薄板、软性触控面板、软性电路板、软性太阳能电池等。因此,有必要对于习知技术的具有卷对卷机构的设备进行结构或功能上的改良之处。有鉴于此,本案的专利技术人是极力加以研究专利技术,而终于研发完成一种应用于具有卷对卷机构的设备的马达控制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具有卷对卷机构的设备的马达控制系统,其应用于包括一放料机构、一处理机构以及一收料机构的一具有卷对卷机构的设备之中,且包括:一线光源、N个摄影机以及一处理模块。在该放料机构将一连续材馈送至该处理机
构的过程中,该摄影机对该连续材进行摄以获得时间连续的多帧第一连续材影像。接着,在完成对于各所述第一连续材影像的一影像处理程序后,该处理模块确定各所述第一连续材影像之中是否含有至少一瑕疵。在确定所述第一连续材影像之中含有至少一瑕疵的情况下,该处理模块停止该具有卷对卷机构的设备所具有的多个马达的运转,使该连续材的具有瑕疵的部位位于该处理机构的一处理平台之上。接着,操作员修复或标记该瑕疵后,发送一复运转命令予该处理模块,该处理模块即控制该多个马达复继续运转。
[0010]为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所述应用于具有卷对卷机构的设备的马达控制系统的一实施例,其应用于一具有卷对卷机构的设备之中,其中该具有卷对卷机构的设备包括一放料机构、一处理机构以及一收料机构;所述马达控制系统包括:
[0011]一线光源,设置在一第一位置,从而面对位于该放料机构与该处理机构之间的一第一摄像位置;
[0012]N个第一摄影机,设置在面对所述第一摄像位置的一第二位置,且N为至少为1的正整数;以及
[0013]一处理模块,耦接该线光源与所述第一摄影机,且包括:一特征处理单元、一瑕疵辨识单元、一马达控制单元、以及一人机界面单元;
[0014]其中,在该放料机构依一放料速度将一连续材馈送至该处理机构的过程中,该处理模块控制该线光源持续提供一检测光至所述第一摄像位置,且同时控制所述第一摄影机依一影像采集频率对通过所述第一摄像位置的连续材进行摄影,从而获得时间连续的多帧第一连续材影像;
[0015]其中,该特征处理单元对每个所述第一连续材影像进行一特征萃取处理,以获得一第一连续材特征图像;
[0016]其中,该瑕疵辨识单元将所述第一连续材特征图像和一连续材特征模板进行一特征匹配程序,从而确定所述第一连续材影像之中是否含有至少一瑕疵;
[0017]其中,在确定所述第一连续材影像之中含有至少一瑕疵的情况下,该马达控制单元控制该放料机构的一第一马达、该处理机构的至少一第二马达以及该收料机构的一第三马达停止运转,从而使该连续材的具有瑕疵的部位位于该处理机构的一处理平台之上;
[0018]其中,在该人机界面单元接收到一复运转命令之后,该马达控制单元控制该第一马达、该第二马达以及该第三马达继续运转。
[0019]在一实施例中,前述本专利技术的马达控制系统还包括:
[0020]一第一转速感测器,连接该第一马达,用以侦测该第一马达的一第一转速;
[0021]一第二转速感测器,连接该第二马达,用以侦测该第二马达的一第二转速;以及
[0022]一第三转速感测器,连接该第三马达,用以侦测该第三马达的一第三转速。
[0023]在一实施例中,在该人机界面单元接收到所述复运转命令之后,该马达控制单元控制该第一马达依所述第一转速运转,控制该第二马达依所述第二转速运转,且控制该第三马达依所述第三转速运转。
[002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影像采集频率与该放料速度正相关。
[0025]在一实施例中,该处理模块还包括:一连续材移动监测单元,被配置以依据所述第一转速和所述第一转速而计算该连续材在该放料机构和该处理机构之间的一第一移动距离,同时依据所述第二转速和所述第三转速而计算该连续材在该处理机构和该收料机构之
间的一第二移动距离。
[0026]在一实施例中,前述本专利技术的马达控制系统还包括:一支撑机构,设置在该第一摄像位置,用以支撑该连续材,使该连续材通过该第一摄像位置的一受摄部位是展平的。
[0027]在一实施例中,各个所述第一摄影机皆具有一摄像范围,N个所述第一摄影机则具有一总摄像范围,且该总摄像范围的宽度大于等于该连续材的宽度。
[0028]在一实施例中,该处理模块整合在该具有卷对卷机构的设备的一机台控制装置之中。
[0029]在另一实施例中,该处理模块整合在一电子装置之中,且该电子装置信息连接该具有卷对卷机构的设备的一机台控制装置。
[0030]在一实施例中,前述本专利技术的马达控制系统还包括:
[0031]一第二摄像机,耦接该处理模块,且设置在一第三位置,从而面对位于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达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是应用于一具有卷对卷机构的设备之中,其中该具有卷对卷机构的设备包括一放料机构、一处理机构以及一收料机构;所述马达控制系统包括:一线光源,设置在一第一位置,从而面对位于该放料机构与该处理机构之间的一第一摄像位置;N个第一摄影机,设置在面对所述第一摄像位置的一第二位置,且N为至少为1的正整数;以及一处理模块,耦接该线光源与所述第一摄影机,且包括:一特征处理单元、一瑕疵辨识单元、一马达控制单元、以及一人机界面单元;其中,在该放料机构依一放料速度将一连续材馈送至该处理机构的过程中,该处理模块控制该线光源持续提供一检测光至所述第一摄像位置,且同时控制所述第一摄影机依一影像采集频率对通过所述第一摄像位置的连续材进行摄影,从而获得时间连续的多帧第一连续材影像;其中,该特征处理单元对每个所述第一连续材影像进行一特征萃取处理,以获得一第一连续材特征图像;其中,该瑕疵辨识单元将所述第一连续材特征图像和一连续材特征模板进行一特征匹配程序,从而确定所述第一连续材影像之中是否含有至少一瑕疵;其中,在确定所述第一连续材影像之中含有至少一瑕疵的情况下,该马达控制单元控制该放料机构的一第一马达、该处理机构的至少一第二马达以及该收料机构的一第三马达停止运转,从而使该连续材的具有瑕疵的部位位于该处理机构的一处理平台之上;其中,在该人机界面单元接收到一复运转命令之后,该马达控制单元控制该第一马达、该第二马达以及该第三马达重启运转。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连续材为下列任一者:金属箔、金属薄板、软性触控面板、软性电路板、或软性太阳能电池。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一转速感测器,连接该第一马达,用以侦测该第一马达的一第一转速;一第二转速感测器,连接该第二马达,用以侦测该第二马达的一第二转速;以及一第三转速感测器,连接该第三马达,用以侦测该第三马达的一第三转速。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马达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该人机界面单元接收到所述复运转命令之后,该马达控制单元控制该第一马达依所述第一转速运转,控制该第二马达依所述第二转速运转,且控制该第三马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逢佐叶怡婷孙逢佑周博翰张惠普陈允毅
申请(专利权)人:孙逢佐叶怡婷孙逢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