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9809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2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夹具,包括设置有凹陷部的夹具本体,凹陷部内设置有隔层板,隔层板和凹陷部内面之间设置有涂胶限位区,夹具本体和隔层板均贯通有相互正对的连接孔,连接孔与涂胶限位区正对,夹具本体和隔层板相互正对的连接孔连接有同一螺栓。通过采用上述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光伏夹具安装在彩钢瓦上的防水效果。防水效果。防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夹具


[0001]本技术涉及光伏夹具结构的
,具体涉及一种光伏夹具。

技术介绍

[0002]光伏夹具通常安装在彩钢瓦上,用以连接适配的导轨组件后,进而在导轨组件上安装光伏组件和边压码。目前彩钢瓦主要分为角驰型、直立锁边型、梯形彩钢瓦和异型彩钢瓦等。其中光伏夹具较难安装在梯形彩钢瓦和异型彩钢瓦上,而往往需要在光伏夹具和彩钢瓦上打孔后锁螺丝以实现安装。然而,在彩钢瓦和光伏夹具上打孔,往往会降低光伏夹具和彩钢瓦之间的防水性,因此通常会螺丝上涂抹防水胶。
[0003]然而由于光伏夹具的板厚较薄,因此使螺丝表面的防水胶和孔位之间出现间隙的概率增加,同时在阳光长时间直接照射的情况下,会使螺丝表面的防水胶和孔位之间出现的间隙扩大更加明显,因此容易造成螺丝上的防水胶和孔位之间的防水效果降低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夹具,能够进一步提高光伏夹具和彩钢瓦之间防水效果。
[0005]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光伏夹具,包括设置有凹陷部的夹具本体,所述凹陷部内设置有隔层板,所述隔层板和所述凹陷部内面之间设置有涂胶限位区,所述夹具本体和隔层板均贯通有相互正对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所述涂胶限位区正对,所述夹具本体和所述隔层板相互正对的连接孔连接有同一螺栓。
[0007]进一步得,所述夹具本体包括顶板,所述顶板平面相对的两侧边沿均固定连接有侧板,所述凹陷部形成于所述顶板和两个侧板围成的空间,所述连接孔贯通所述顶板。
[0008]进一步得,所述隔层板与两个所述侧板固定连接,所述涂胶限位区设置于所述顶板和所述隔层板之间,所述涂胶限位区包括两个档条,所述档条与所述顶板和所述隔层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档条和所述顶板和隔层板围成凹槽,所述连接孔位于两个所述档条之间的位置。
[0009]进一步得,两个所述档条沿长度方向的末端设置有同一密封板,所述密封板密封所述凹槽的槽口。
[0010]进一步得,所述螺栓的螺杆插接有防水垫圈,所述防水垫圈位于所述顶板和所述螺栓的螺帽之间。
[0011]进一步得,所述侧板朝向所述凹陷部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垫板。
[0012]进一步得,所述夹具本体远离所述凹陷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夹具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光伏安装板。
[0013]进一步得,所述光伏安装板贯通有安装孔。
[0014]进一步得,所述支撑板和所述夹具本体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块。
[0015]进一步得,所述光伏安装板和所述支撑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固块。
[0016]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一种光伏夹具,旨在于进一步提高光伏夹具和彩钢瓦之间防水效果。故而通过在夹具本体的凹陷部内设置隔层板,并且通过在隔层板和凹陷部的内面之间设置涂胶限位区,以便于将较厚的防水胶涂设在涂胶限位区内,从而增加螺栓与防水胶之间的接触面积,由此可以减少防水胶和连接孔之间出现间隙的概率,同时由于涂胶限位区位于凹陷部内,在夹具本体的遮蔽作用下,可以较佳地减少涂胶限位区内的防水胶与阳光直射而造成防水胶老化的情况。由此,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仅在较薄的夹具板件上打孔过螺丝后打胶的方式,本技术通过增加隔层板及涂胶限位区结构,从而使得填充的防水胶更加饱满,且难以受阳光直射影响,由此进一步提高光伏夹具和彩钢瓦之间连接位置的防水效果。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安装示意图。
[0020]图中:1、夹具本体;11、顶板;111、连接孔;12、侧板;121、防滑垫板;13、凹陷部;14、隔层板;141、档条;142、密封板;15、凹槽;16、支撑板;17、加强块;18、光伏安装板;181、安装孔;2、螺栓;21、防水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内”、“中”、“左”、“右”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2]参照图1至图2所示,一种光伏夹具,包括设置有凹陷部13的夹具本体1,该凹陷用于与彩钢瓦的瓦脊配合。凹陷部13内设置有隔层板14,隔层板14和凹陷部13内面之间设置有涂胶限位区,夹具本体1和隔层板14均贯通有相互正对的连接孔111,连接孔111与涂胶限位区正对,夹具本体1和隔层板14相互正对的连接孔111连接有同一螺栓2。
[0023]具体的,本技术的光伏夹具主要用于安装在彩钢瓦上,进而通过安装好的光伏夹具安装相应的光伏结构。其主要改进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光伏夹具和彩钢瓦之间防水效果。故而通过在夹具本体1的凹陷部13内设置隔层板14,并且通过在隔层板14和凹陷部13的内面之间设置涂胶限位区,以便于将较厚的防水胶涂设在涂胶限位区内,从而增加螺栓2与防水胶之间的接触面积,由此可以减少防水胶和连接孔111之间出现间隙的概率,同时由于涂胶限位区位于凹陷部13内,在夹具本体1的遮蔽作用下,可以较佳地减少涂胶限位区内的防水胶与阳光直射而造成防水胶老化的情况。由此,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仅在较薄的夹具板件上打孔过螺丝后打胶的方式,本技术通过增加隔层板14及涂胶限位区结构,从而使得填充的防水胶更加饱满,且难以受阳光直射影响,由此进一步提高光伏夹具和彩钢瓦
之间连接位置的防水效果。
[0024]为了对夹具本体1的结构进行公开。夹具本体1包括顶板11,顶板11平面相对的两侧边沿均固定连接有侧板12,凹陷部13形成于顶板11和两个侧板12围成的空间,且凹陷部13的端面呈梯形,连接孔111贯通顶板11。将夹具本体1安装在彩钢瓦上时,通过将夹具本体1的凹陷部13与彩钢瓦的瓦脊配合,从而使得两个侧板12与彩钢瓦的侧面相抵,顶板11的隔层板14与彩钢瓦顶面相抵,通过增加夹具本体1与彩钢瓦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连接安装稳定性的功能。
[0025]为了对隔层板14的安装结构和涂胶限位区的结构进行公开。隔层板14与两个侧板12固定连接,隔层板14的平面和顶板11的平面相平行且间隔设置,涂胶限位区设置于顶板11和隔层板14之间。涂胶限位区包括两个档条141,档条141与顶板11和隔层板14固定连接,两个档条141和顶板11和隔层板14围成凹槽15,连接孔111位于两个档条141之间的位置。因此
[0026]为了减少外部的粉尘通过凹槽15的槽口进入,对内部的防水胶造成污染。因此在凹槽15内填充防水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有凹陷部的夹具本体,所述凹陷部内设置有隔层板,所述隔层板和所述凹陷部内面之间设置有涂胶限位区,所述夹具本体和隔层板均贯通有相互正对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所述涂胶限位区正对,所述夹具本体和所述隔层板相对的连接孔连接有同一螺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本体包括顶板,所述顶板平面相对的两侧边沿均固定连接有侧板,所述凹陷部形成于所述顶板和两个侧板围成的空间,所述连接孔贯通所述顶板。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伏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层板与两个所述侧板固定连接,所述涂胶限位区设置于所述顶板和所述隔层板之间,所述涂胶限位区包括两个档条,所述档条与所述顶板和所述隔层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档条和所述顶板和隔层板围成凹槽,所述连接孔位于两个所述档条之间的位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韩杰王志红许敬丰陈源锋黄焕林展锐孙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博创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